1976年,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组成七国集团,协调经济政策以解决世界经济难题,俄罗斯加入后成为八国集团。1999年,八国集团国家和中国、巴西、印度等组成二十国集团,寻求合作以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从这一历程可看出( )
A. |
世界格局的变化冲击旧的世界经济秩序 |
B. |
经济全球化深入到贸易金融领域 |
C. |
越来越多的亚非拉国家进入世界体系 |
D. |
区域经济集团从封闭走向开放 |
20世纪60年代末,基辛格说:“一个统一的欧洲对世界事务大概会坚持一种特别的欧洲的观点﹣﹣这就是欧洲将对美国在大西洋政策方面的霸权挑战的另一种说法。”这一看法出现的深层背景是( )
A.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
B.欧洲威胁到美国全球霸权
C.世界多极化趋势显现
D.美国与欧洲关系发生变化
1964年,主要由亚非拉国家组成的七十七国集团成立。在1975~2006年联合国决议中,围绕着裁军和国际安全议题,七十七国集团成员的意见基本一致。这种状况( )
A. |
确立了世界多极化的格局 |
B. |
维护了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 |
C. |
遏制了战后全世界范围内的军备竞赛 |
D. |
改变了发达国家主导国际政治的局面 |
20世纪70年代以前,拉美各国外交政策的意识形态一直很浓。70年代,拉美大多数国家承认国际关系中的多种意识形态,主张不同社会政治制度国家和平共处,开展“多元外交”。这一变化( )
A.顺应了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
B.推动了亚非拉国家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
C.表明了“一超多强”局面的出现
D.旨在应对欧盟国际地位提高带来的挑战
20世纪80年代,日本流行一本名为《日本可以说不》的书,书中主张摆脱美国的控制。这种现象说明( )
A.日本得到西欧国家的强有力的支持 |
B.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局面开始形成 |
C.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已经丧失 |
D.日本开始谋求成为世界政治大国 |
美国著名政治学专家塞缪尔·享廷顿在他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得出结论:“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共产主义世界的重大变动,冷战的国际体系成为历史。在后冷战的世界中,人民之间最重要的区别不是意识形态的、政治的或经济的,而是文化的区别。”作者旨在强调
A.文明冲突替代了超级大国的争霸 | B.政治上的区别决定着文化区别 |
C.各国文化差别明显影响政府决策 | D.多样化的文明之间互补和共融 |
下图是苏联向古巴运送战略导弹,而且大胆地将导弹并排放在甲板上。这一做法后来引发了古巴导弹危机。当时有人称第三次世界大战即将爆发,但不久苏联作出让步,古巴导弹危机得以和平解决。这一结局可以说明
A.苏联已经放弃了争霸计划 |
B.在当时的美苏争霸中苏联处于劣势 |
C.新的世界大战不可能发生 |
D.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害怕战争 |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促进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因素不包括
A.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 B.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
C.欧洲统一进程的加快 | D.美苏两国的冷战对峙 |
欧洲共同体于1967年正式成立,其主要目的是
A.抗衡美苏,加强在世界上的政治经济地位 |
B.建立自身军事安全体系 |
C.促进西欧各国煤钢的联合生产 |
D.促进战后欧洲的经济复兴 |
1950年,法国提出欧洲应该超越国家的藩篱联合起来。这一建议得到联邦德国等国家的支持,但英国等一些国家反对成立超国家的机构,只有法、德、意等六国实现了联合。六国率先实现联合的直接原因是这些国家( )
A.屡遭战争重创 | B.社会制度相同 |
C.发展水平相近 | D.历史上关系紧密 |
历史发展的逻辑可能是极具讽刺意味的:一方面,美国无法放弃借助苏联解体的历史契机图谋世界霸权的野心;另一方面,美国越是想称霸,越是无法实现称霸的梦想,美国称霸的结果只会加速与其它世界强国实现世界权力均衡的进程。”该材料表明
A.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
B.美国放弃霸权政策奉行单边主义 |
C.两极格局结束单极世界形成 |
D.美国与世界各强国之间势均力敌 |
1970年日本大阪世界博览会上的太阳神塔象征着日本经济的重新崛起。下列与日本经济崛起有关的因素有( )
①重视科技教育 ②美国的扶持
③二战前的民主化改革 ④引进技术,制定经济战略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导致这一发展方向的决定性因素不包括
A.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 | B.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
C.美、日、西欧经济三足鼎立 | D.第三世界崛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