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1961年9月,南斯拉夫总统铁托说:“当我们走上独立的道路而不同两个对立阵营的国家集团结盟的时候,当我们反对分裂世界的政策和拒绝这个政策所带来的一切时,我们选择了一条艰苦的道路。”这一番言论反映了(  )

A.美苏两极对峙局面的出现 B.社会主义阵营的日趋瓦解
C.不结盟运动正在逐渐兴起 D.多极化世界格局开始形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57年西欧六国签订《罗马条约》。对此,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会见法国代表团时说:“(欧洲)共同市场建成的那一天,将是自由世界最美好的日子之一,甚至要比赢得战争(‘冷战’)胜利的那一天更加美好。”美国支持“共同市场”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美国希望欧洲一体化为其推行霸权主义服务
B.欧洲一体化旨在摆脱美苏“冷战”的威胁
C.欧洲一体化增强了其对抗美国的实力
D.“冷战”的形成是欧洲一体化的必备条件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英国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力鼓动欧洲联合的国家。但在是否加入欧共体的问题上,英国人用“with”而不是“of”来形容英国与欧洲大陆的关系。产生这种矛盾心理的主导因素在于英国(  )

A.拥有丰富的资源和最广阔的市场
B.与欧洲大陆主要国家的政体相近
C.念念不忘其昔日显赫的大国地位
D.企图控制欧洲并与美国全面抗衡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在对20世纪70年代国际关系的发展进行探究性学习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决定了该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在其寻找的下列论据中无法支撑这一观点的是(  )

A.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没有中国的声音是极不正常的”
B.法国——“在欧洲事务安排上,我们无法保证都有美国人的位子”
C.非洲——“在国际关系民主化发展的今天,我们完全享有与大国平等的地位”
D.日本——“经济上的巨人,政治上的侏儒,这种现象必须改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60年代的某国际组织在其宣言中说:“我们一开始就坚持反对集团政策和外国统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政治和经济霸权,而主张每一个国家拥有自由、独立和自主发展的权利。我们从来不同意充当任何人的橡皮图章或后备军。”据材料可知,此国际组织是(  )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B.华沙条约组织
C.欧洲共同体 D.不结盟运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64年中法正式建交。美国甚感震惊,但又无可奈何,只好由美国国务卿发表一个声明表示“遗憾”。而戴高乐总统则非常自信地说“法国承认中国只不过如实地承认世界”,他相信目前某些国家的政府“迟早会仿效”法国。这反映了

A.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最终形成 B.两极格局走向多极化
C.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D.法国力图摆脱美国的控制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到1970年,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或两个卒子——东欧和西欧;中国也已不再是苏联的卫星国:美国发起的把中国排斥在联合国外的做法开始失败”。最适合以上表述的主题是

A.多极化趋势出现 B.欧洲地理政治的变迁
C.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 D.欧盟增加新成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开展研究性学习,查阅了以下相关的历史书籍。他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A.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 B.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
C.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D.不结盟运动的诞生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64年,第二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指出,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是国际局势紧张和冲突的根源,还第一次明确提出建立国际经济领域“新秩序”的口号。这反映了不结盟运动

A.要求打破大国对国际政治的垄断 B.希望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C.由反对霸权主义到谋求经济发展 D.主持国际正义、维护世界和平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法国总统戴高乐曾经指出:“建设欧洲是要以能行动的、具有权力的、能负担责任的因素为基础的。这些因素,就是国家。只有国家才是有权命令并有权要求服从的实体。在当前,除了由各个国家组成的欧洲之外,没有,也不可能有。”这表明戴高乐

A.认为欧洲的恢复和发展需要得到美国的援助
B.希望进一步加快欧洲一体化进程
C.主张主权国家是实现欧洲联合的基础
D.强调法德和解是欧洲联合的基本前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学者徐蓝说,欧共体实行的以一系列《洛美协定》为代表的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的政策,尽管存在缺陷,却是欧共体与发展中国家探索南北合作的途径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有益尝试,更是欧共体希望在国际舞台上“用一个声音说话”以加强其欧洲特性的突出表现。这实质上反映了

A.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 B.发展中国家与欧洲结盟
C.美国的影响力在减弱 D.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类进入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就是有了公平正义的概念,有了国际交往准则。尤其是二战后建立起的国际秩序,法理上不支持“强者欺负弱者”。由此可知下列观点不当的是

A.落后就要挨打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D.人权高于主权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美国对亚洲不结盟国家一改以往的不承认政策,“承认每个国家都有权选择自己未来的道路,并不以施加压力的方式强迫那些不愿意的国家成为盟国。……只要这些国家决心维护自己的独立,并为达到这一目标而采取积极的政策,美国就应支持和援助他们。”美国这一政策的调整主要是由于

A.自身实力的削弱 B.冷战对抗的需要
C.经济危机的困扰 D.不结盟国家的斗争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美国《时代周刊》1962年8月刊的封面(Berlin wall),柏林墙有一个美丽的代号“中国长城第二”。关于柏林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有

A.柏林墙的倒塌标志着德国的统一,也推动了前苏联解体和冷战结束
B.柏林墙的建立是二战以后德国分裂和冷战的重要标志性建筑
C.柏林墙修筑的目的是为阻止西方势力的渗透而筑
D.柏林墙修筑的直接原因是1919年德国分裂、美苏冷战导致的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日本《选择》月刊发表文章声称:“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引发了世界经济危机,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火车头,对中国需求、中国资金的依存,使日、美、欧的反共论调失声……对中国来说,通过政府投资来强求加快经济增长,是由于经济目的之上的政治目的需要。”对这一观点的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确认了中国在克服当前经济危机中的领导地位
B.日、美、欧等国在当前经济危机面前束手无策
C.文章延续了二战后的冷战思维
D.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放弃了对中国的敌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多极化趋势加强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