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罗泰格拉出生于公元前480年前后,他曾与雅典民主派政治家伯利克里结为至友,一生旅居各地,收徒传授修辞和论辩知识。晚年因“不敬神灵”被控,著作《论神》被焚,本人被逐出雅典,在渡海去西西里的途中沉船失事。下列关于普罗泰格拉的表述,正确的是
A.曾生活于雅典民主制的黄金时代 | B.他继承了苏格拉底的人文主义思想 |
C.否定了神的权威,受到神的报复 | D.他强调理性、承认感觉是认识的起源 |
“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观点体现了普罗塔哥拉鲜明的反传统倾向,它既否定了传统的神本主义,也破除了绝对权威主义。下列与普氏观点最接近的说法是
A.“格物致知” | B.“知识即感觉” | C.“因信称义” | D.“知识即美德” |
柏拉图说:“一个人要想成为伟大的人,就不应该只爱他自己,也不应该只爱自己的事情,而应该只爱公正的事情,不论那件事情碰巧是他做的,还是别人做的。”这表明了柏拉图具有
A.广泛民主思想 | B.法治思想 |
C.理性主义思想 | D.人民主权思想 |
某学者在评价一思想家的主张时指出:“知识成为了生活中的工具。诡辩代替了真理。原本哲学化的生活变成了工具化的生活。科学走上了人类学的道路。”据此可知,该思想家可能是
A.普罗泰格拉 | B.苏格拉底 | C.柏拉图 | D.彼特拉克 |
普罗泰格拉的《论神》开头第一句:“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存在,也不知道他们不存在。有许多东西阻碍着我们的认识,如问题晦涩、人生短促等。”据此可知。普罗泰格拉研究的是
A.人和神之间的关系 | B.人和人类社会 | C.伦理道德 | D.民主和法制 |
亚里士多德说:“由于致富艺术表现在商业活动中,这种艺术永远不会有达到目的的极限,因为其目的是永无止境地攫取财富和占有货币。”按亚里士多德思想“合乎逻辑推向”,下述思想明显与其不同的是
A.孔子提出,中国“乃士农工商四民之结合,而士农则总居工商之上” |
B.《史记·货殖列传》载:“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 |
C.韩非子把从事“末业”的“工商之民”列为社会中的“五蠢”之一 |
D.《管子》强调要利用国家垄断等手段挤压民间商品经济的发展空间 |
柏拉图在其著作《理想国》中指出:“在理想的社会中,就像在一个好的灵魂中一样,每一部分都要遵循正确的等级,他把社会中的人划分为三个等级,最上面的是有正义感和理性的‘贤人’,第二等级是御国御侮的战士,第三等级是劳动者。”由此可见,柏拉图( )
A.重视人的理性和道德 |
B.坚持思想自由至上的原则 |
C.崇尚怀疑主义的精神 |
D.吸收孔子等级有序的观点 |
“在正式确定继承人之前,柏拉图对亚里士多德进行了一次考核,看他是不是接受了自己的哲学思想的真传。结果,柏拉图在考核亚里士多德对‘理念论’掌握得如何时,亚里士多德反而对这个理论提出大胆的批判。”给这个历史故事取一个标题,最合适的是( )
A.“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 B.“认识你自己” |
C.“美德即知识” | D.“人是万物的尺度” |
“古代世界的三个相隔很远的地区,在大约同一时候都开展着高度的哲学活动。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古代希腊和中国的哲学思想相通的是( )
A.以人为本,关注社会 | B.反对迷信,蔑视神权 |
C.民主权利,源远流长 | D.思想一统,法律至上 |
“在正式确定继承人之前,柏拉图对亚里士多德进行了一次考核,看他是不是接受了自己的哲学思想的真传。结果,柏拉图在考核亚里士多德对‘理念论’掌握得如何时,亚里士多德反而对这种理论提出大胆的批判。”给这个历史故事取一个标题,最合适的是( )
A.“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
B.“认识你自己” |
C.“知识即美德” |
D.“人是万物的尺度” |
在社会道德方面,古希腊智者学派强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判断标准,不必强求一律;而苏格拉底却认为“知识即美德”。这从根本上反映了( )
A.人们关注的对象从自然界转向人类本身 |
B.希腊城邦民主制度从繁荣走向衰落 |
C.古希腊雅典城邦社会道德世风日下 |
D.学者的研究转向法律和宗教方面 |
古希腊学者安提丰曾说过,“根据自然,我们大家在各方面都是平等的,并且无论是蛮族人,还是希腊人,都是如此。在这里,应当适时地注意,所有人的自然需求都是一样的。”这段话表明安提丰
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 | B.重视人的地位与作用 |
C.反对贵族专权暴政 | D.捍卫自然规律与法则 |
中国当代著名导演艺术家罗锦鳞先生在编导古希腊悲剧《安提戈涅》中,直接写道:“你是君王,我是百姓,但是我们有同样的发言权。”此语表明他侧重古希腊悲剧所展现的( )
A.戏剧情节 | B.等级观念 | C.人文素养 | D.民主精神 |
智者学派指出:法律、正义只是人所约定的习俗。为了避免互相伤害,人们相互约定不伤害别人,这是政府创立的基础。正义的本质和起源在于人们实践了先前的约定。该观点被称之为“人类最早的社会契约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人们的约定是制定法律的基础 |
B.智者学派重视法律和正义的作用 |
C.社会契约论起源于智者学派 |
D.遵循人性是法律制定的依据 |
古罗马建筑大师维特鲁威说:“建筑物必须按照人体各部分的式样制定严格比例。”这一理论体现的思想观念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 | B.“美德即知识” |
C.“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 | D.“人非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