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1933年罗斯福政府批准了《房产主再放款法》,成立房产主贷款公司,发放贷款给城市小房主,帮其赎回抵押的房屋,后又通过《房产主贷款法》(1934年)和《国家住宅法》给小房主提供小额修房贷款,并使部分市民可以租到房价低廉的住宅。这些举措(  )

A.刺激了工业的复兴,推动了经济发展
B.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们的困境和不满
C.通过增加政府财政开支来增加就业
D.整顿金融秩序,为新政的推行奠定基础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民国二十二年七月,《申报月刊》发表了《中国现代化之前提与方式》一文。作者“以为个人主义的资本主义早已过去,本世纪各国的资本主义,都是‘受节制的资本主义’。与之无关的时代背景是

A.经济大危机爆发,自由放任政策遭到重挫
B.苏联实施计划经济体制,获得初步成功
C.罗斯福实行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对日战争迫近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罗斯福新政时期某艺术家的歌曲唱到:“这样的一天总会到来:USA再加上一个S,变成美利坚苏维埃。土地归农民所有,工人是工厂的主人,我们掌握了大权,USA变成USSA。”歌曲反映出当时(    )
A.美国放弃了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
B.一些美国人对新政的本质认识不清
C.新政从根本上改变了工人的处境
D.新政的实施缓解了美国的阶级矛盾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33年6月16日,罗斯福促使国会通过了《国家工业复兴法》,法案中规定工人有权参加工会并同资方集体谈判劳动条件。1935年最高法院宣布这个法案违反宪法。如果罗斯福要保留被判违宪的法案中的主要东西,他可以(   )

A.解除大法官的职务
B.令国会复议,以三分之二多数再次通过
C.避开法律程序,用行政手段实施
D.搞出新的法案作为代替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罗斯福就职演说:“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为此罗斯福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

A.发展工业生产,提高就业率
B.整顿金融业,召募银行职员
C.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
D.拓展服务业,扩充服务人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记载,1929年美国的私人投资率占GDP的16%,而罗斯福新政时期的1941年私人投资率仅占GDP的14%,说明新政时期私人投资恢复有限。这主要是因为“新政”

A.加剧了经济危机程度 B.废止了自由企业制度
C.促进了经济有序发展 D.增强了国有企业比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大前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由于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这一基本矛盾而产生的。小前提:罗斯福新政将美国私人垄断资本义推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结论:罗斯福新政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这个三段式的推理属于(    )

A.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正确
B.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错误
C.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D.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钱乘旦在《现代化与中国的世界近现代化史研究》中认为“现代化”是一个中性概念……现代化的执行方式可以姓“资”,也可以姓“社”,甚至出现更复杂的属性。下列各项能体现“现代化复杂属性”的有
①苏俄新经济政策 ②苏联斯大林模式 ③美国罗斯福新政 ④中国的改革开放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下列哪些史实能论证邓小平的这个观点(    )

A.美国的罗斯福新政;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美国的里根改革;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美国的罗斯福新政;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D.美国的里根改革;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29-1933年经济危机后,英国经济遭受重创,急需缓解危机之法,但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却专程到美国拜会富兰克林·罗斯福,并向他推销解决危机的“经济干预主义”政策。出现该举动的主要原因是(  )

A.英国政府没有意识到新政理论的效用
B.罗斯福新政与凯恩斯主义实质相同
C.该理论需要强大的经济基础作后盾
D.罗斯福新政对凯恩斯的现实吸引力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38年,美国国会通过《公平劳工标准法》,设定了工人的最低工资,并创设了统一的“一星期40小时工作制”。随后,“附有慷慨的健康和失业福利的长期合同消除了因购买汽车和住房而致负债的长期风险”。这一现象本质上反映了(     )

A.美国民主制度转型,立法保护工人权益
B.国际工人运动在美国取得了革命性进步
C.生产与消费矛盾仍是经济体制改革重点
D.美国试图缓和社会矛盾,准备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20年代列宁在苏俄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开创“农村包围城市”道路,30年代罗斯福在美国实施“新政”,90年代邓小平倡导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有这些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互相借鉴
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没有本质区别
C.实事求是人类的共同知识财富
D.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罗斯福新政有两个阶段,其中第二阶段主要是巩固和发展第一阶段已取得的成就。下列法律法规是在第二阶段颁布的有
①《农业调整法》 ②《公平劳动标准法》 ③《联邦紧急救济法》 ④《社会保险法》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诚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人格的塑造,也是经济正常运行的主要保障。下列突出商业诚信的是

A.罗斯福新政实行“以工代赈”
B.战国白圭“人弃我取,人取我予”
C.新经济政策实行固定粮食税
D.春秋范蠡“积著之理,务完物,无息币”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33年美元贬值约30%。1973年美元贬值10%,各国放弃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材料中美元两度贬值的共同目的是

A.刺激国内消费市场 B.维护与黄金的固定比值
C.开拓国际贸易市场 D.巩固美国金融霸主地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罗斯福新政的影响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