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列日涅夫改革曾规定:凡是农庄、农场超过固定收购计划指标后交售给国家的农产品,国家按比收购价格高出50%的价格收购,从1965年到1979年,农产品共提价7次。这反映出勃列日涅夫改革
A.突破了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 |
B.比较注重缓和工农业间的矛盾 |
C.把农业看成是改革的重中之重 |
D.解决了工农业间的剪刀差问题 |
“20世纪50年代,苏联科技人员发明了连续铸钢法,铸出的钢锭比传统方法质地均匀,且能将产量提高1/10到1/5,因而被28个国家买去专利。但直到1980年,苏联自身只有11%的钢锭采用此项技术生产。”对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
A.制度变革激发技术创新 |
B.计划经济制约技术转化 |
C.科技交流不受冷战影响 |
D.经济模式决定科研方向 |
2006年底,据俄罗斯权威民意调查机构——列瓦达中心的民调显示,勃列日涅夫是仅次于普京的声望最高的领导人,61%的受访者认为其执政时期是二战后苏联(俄)国家发展最好的时期。民众怀念勃列日涅夫时期的理由不正确的是( )
A.农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改善 |
B.苏联保持了大国的荣光 |
C.苏联军事实力逐渐接近美国 |
D.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
苏联动用黄金储备购买粮食的资料 (单位:吨)
上述表格说明( )
A.经济发展严重依赖国际市场 | B.计划经济体制弊端初现 |
C.苏联已成为重要能源输出国 | D.农业危机威胁政治稳定 |
1952年到1964年,苏联政府收购谷物的平均价格指数提高了7.48倍,收购畜产品的价格指数提高了15.69倍。这是( )
A.推行农业集体化导致的变化 |
B.适应“加速发展战略”的需要 |
C.应对世界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措施 |
D.调整农业政策的结果 |
斯大林去世后,苏联先后有多位领导人进行改革,有人评价其中某位领导人“改革的手术刀不是挥向党身上的肿瘤,而是挥向了党的脖子”。这位领导人是( )
A.赫鲁晓夫 | B.勃列日涅夫 |
C.戈尔巴乔夫 | D.叶利钦 |
美国学者指出:苏共的垮台和苏联的剧变,是“一次来自上层的革命,旧统治集团中的主体部分自行背叛了以往对自己借以统治的体制的忠贞,掉头而去”。这主要是指( )
A.赫鲁晓夫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 |
B.勃列日涅夫改革使苏联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 |
C.苏联实施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错误 |
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放弃社会主义的原则 |
有人评价赫鲁晓夫:“他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其中“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反映了赫鲁晓夫改革( )
A.未改变工业发展落后的局面 |
B.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 |
C.未改变苏联原来的社会制度 |
D.未突破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 |
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这表明苏联政府试图( )
A.废除对企业的指令性计划 |
B.由市场决定产品价格 |
C.鼓励私营企业发展 |
D.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 |
俄罗斯科学院某院士说,我们俄罗斯人以我们自己的沉痛灾难为代价,成为耶稣,悲壮地走上祭坛,向世人和历史宣告,苏联的“民主化”“私有化”完全是一条绝路、死路。这说明他把苏联解体的原因归结为( )
A.斯大林模式 | B.苏联政局的动荡 |
C.西方的和平演变政策 | D.戈尔巴乔夫改革 |
1951-1980年,苏联工业产值年平均增长率为8.7%,农业为3.0%;1979年与1949年相比,全部工业产值增长了19.3倍,其中重工业增长了27.1倍,轻工业仅增长了9.5倍。上述分析突出表明该时期的苏联( )
A.发展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 B.经济发展速度趋于缓慢 |
C.改革并未突破既有体制 | D.国民经济结构严重失调 |
美国学者指出:苏共的垮台和苏联的剧变,是“一次来自上层的革命,旧统治集团中的主体部分自行背叛了以往对自己借以统治的体制的忠贞,掉头而去”。这主要是指( )
A.赫鲁晓夫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 |
B.勃列日涅夫改革使苏联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 |
C.苏联实施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错误 |
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放弃社会主义的原则 |
《论苏联的改革》中分析说: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比如卖糖的小商店一下子消失。再比如,在生态学家的压力下,同时关闭了所有生产洗涤设备的工厂,造成洗涤用品短缺。……这类决策有很多。”作者意在说明戈尔巴乔夫改革( )
A.是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
B.在国家经济决策问题上的随意性 |
C.在经济领域完全背离了社会主义原则 |
D.重点在工业生产领域 |
苏联的世界超级大国地位在勃列日涅夫时期确立下来。这一荣耀背后的最主要消极影响是导致了( )
A.苏联经济严重失衡 | B.苏联官僚集团膨胀 |
C.美国加紧遏制苏联 | D.苏联民众国家认同感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