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列日涅夫改革曾规定:凡是农庄、农场超过固定收购计划指标后交售给国家的农产品,国家按比收购价格高出50%的价格收购,从1965年到1979年,农产品共提价7次。这反映出勃列日涅夫改革
A.突破了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 | B.比较注重缓和工农业间的矛盾 |
C.把农业看成是改革的重中之重 | D.解决了工农业间的剪刀差问题 |
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中指出:苏联官僚主义的习惯势力,以党的领导干部为主体的特权阶层,对自由交流知识的限制和缺乏激励个人发挥主动性的制度,这一切使它在迎接未来的高技术革命方面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为此
A.斯大林推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
B.勃列日涅夫实行新经济体制 |
C.赫鲁晓夫发起对斯大林个人崇拜批判 |
D.戈尔巴乔夫推行政治多元化 |
有学者认为:苏联和东欧模式的失败主要是因为国有化与中央集权等传统方式无法化解20世纪70年代世界经济的结构性危机(石油危机、高失业率与通货膨胀、以美元为基准货币的固定汇率制度的失调等)。该观点反映出( )
A.全球化趋势对各国经济模式具有制约作用 |
B.经济体制改革要与政治体制改革相协调 |
C.外部环境对本国经济发展模式起决定作用 |
D.中央集权体制和国有化政策阻碍世界经济发展 |
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
材料 |
结论 |
A |
在1720—1820年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总值中所占比重年增长率,高于整个欧洲地区。 |
这一时期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远高于英国 |
B |
普法战争中普鲁士军队在色当俘获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及其亲率的近十万法军。 |
先进的社会制度是夺取战争胜利的必要条件 |
C |
苏联粮食产量1954年为8560万吨,1956年为12500万吨,1958年为13470万吨。 |
赫鲁晓夫的改革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 |
D |
“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以来的20年间,三个经济体间已发展出更宽、更深、更高效的供应链。 |
三国互惠,使墨西哥一跃成为发达国家 |
在庆祝十月革命40周年时,赫鲁晓夫提出15年内在人均产品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美国。1961年他又声称苏联将在“20年内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赫鲁晓夫
①从根本上改变了斯大林模式 ②在经济建设上过于冒进
③提出的目标不切合实际 ④其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赫鲁晓夫在上台之初说:“我们共产党员……好像是布道的神父,许诺说天上有个天国,可眼下却没有土豆吃。……我们又不是神父,我们是共产党人,我们应当在地面上给予这种幸福。”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
A.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经济体制 |
B.赫鲁晓夫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 |
C.表明赫鲁晓夫试图改变苏联农业的落后状态 |
D.表明赫鲁晓夫要废除农业集体化 |
苏联动用黄金储备购买粮食的资料(单位:吨)
年份 |
黄金总量 |
黄金出口 |
其中用于购买粮食 |
1965年 |
577.1 |
335.6 |
335.3 |
1972年 |
1243.7 |
458.6 |
458.2 |
1977年 |
774.4 |
390.0 |
390.0 |
1980年 |
502.0 |
156.0 |
156.0 |
上述表格说明( )
A.经济发展严重依赖国际市场
B.计划经济体制弊端初现
C.苏联已成为重要能源输出国
D.农业危机威胁政治稳定
“20世纪50年代,苏联科技人员发明了连续铸钢法,铸出的钢锭比传统方法质地均匀,且能将产量提高1/10到1/5,因而被28个国家买去专利。但直到1980年,苏联自身只有11%的钢锭采用此项技术生产。”对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
A.制度变革激发技术创新 | B.计划经济制约技术转化 |
C.科技交流不受冷战影响 | D.经济模式决定科研方向 |
“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进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这是对苏联一位政治家的评价,这位政治家的“蛮干”主要表现( )
A.实行余粮收集制 | B.实施经济“加速发展战略” |
C.实现农业全盘集体化 | D.开展种植玉米运动 |
有学者认为:“赫鲁晓夫宛如一个政治万花筒: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进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这里所谓“蛮干”是指他
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实行新经济政策 |
C.强行推广种植玉米运动 |
D.彻底废除了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 |
黄苇町在《苏共亡党十年祭》中说,……当时的苏联社会科学院曾进行过一次问卷调查,被调查者认为苏共仍然代表工人的占4%,认为代表全体人民的占7%,认为苏共代表全体党员的也只占11%,而认为苏共代表党的官僚、代表干部、代表机关工作人员的,竟占85%!依据这则材料,得出苏联社会主义事业失败的原因是
A.严重脱离群众,日益失去群众的支持 |
B.党内无特权、党员一律平等 |
C.体制健全,监督机制完善 |
D.人民群众对党信任有加 |
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曾说:“我当过工人,那时候没有社会主义,可有土豆;如今社会主义建成了,土豆却没了。”为解决“土豆没了”的问题,他采取的举措有( )
①实行余粮收集制
②大规模开垦荒地和种植玉米
③将拖拉机等农机卖给集体农庄
④推行“加速发展战略”
A.①②④ | B.②③ | C.②④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