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有学者指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主要是指赫鲁晓夫(   )

A.批判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不够实事求是
B.改革缺乏正确指导思想
C.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仍未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D.坚持“斯大林模式”,不愿进行改革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是俄罗斯一咨询机构1990 —2006 年就“十月革命给俄罗斯人民带来了什么”所作四次调查的结果。 这表明俄罗斯人(   )

A.在淡忘十月革命
B.对十月革命的看法长期一致
C.依然怀有大国情结
D.主要关注十月革命的经济影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87年,苏联通过了一个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方针,正式提出了“加速战略”,规定经济方面的首要任务是加快经济发展的速度,并对经济进行质的改造,将整个国民经济转向集约化轨道。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经济“改造”的措施是

A.用经济管理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
B.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实行计划经济
C.注重发展与军事有关的工业部门
D.用收购制代替农产品义务交售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勃列日涅夫执政后,“在生产方面,企业有权根据下达的计划指标自行编制年度计划。在 完成计划任务外,可以接受计划以外的加工订货任务,可以用自己的材料和废料生产计 划以外的产品。”其主要目的是

A.突破了旧体制的弊端 B.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C.力图调动企业积极性 D.有限地利用市场机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1960年—1975年苏联运输干线增长情况数据反映了

时间
社会总产值
每增长
运输干线长度增长率
运载量
每增长
运输干线长度
增长率
1960年—1970年
1%
0.8%
1%
0.85%
1971年—1975年
1%
0.79%
1%
0.66%

 
A.运输业制约社会经济发展
B.运输干线长度呈减少趋势
C.农重轻各产业发展不平衡
D.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效微弱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90年10月18日,戈尔巴乔夫颁布了《稳定国民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基本方针》,提出了“各种所有制一律平等”和“非垄断化”、“非国有化”及“私有化”的方针。 这一方针的初衷是

A.全盘西化 B.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C.实行市场经济体制 D.放弃公有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苏联是20世纪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国家。下列关于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十月革命后的工兵农代表苏维埃是社会主义代议制度的形式
B.列宁是苏联的建立者,戈尔巴乔夫是它历史上唯一的总统
C.莫斯科战役的胜利使德国陆军在二战中遭受了第一次重大失败
D.1936年确立的斯大林模式在勃列日涅夫改革中被彻底废除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材料反映了不同时期苏俄(联)的经济政策,这些政策中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的是
①玉米是最高产的谷物,应该在我国所有的地区广泛推广
②使全体份地变为统一的大块土地,归劳动组合集体使用
③在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全权处理
④任何人如被发现存有未按规定呈报交售的余粮,即将其粮食无偿收走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50年代,苏联科技人员发明了连续铸钢法,铸出的钢锭比传统方法质地均匀,且能将产量提高1/10到1/5,因而被28个国家买去专利。但直到1980年,苏联自身只有11%的钢锭采用此项技术生产。"对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

A. 制度变革激发技术创新
B. 计划经济制约技术转化
C. 科技交流不受冷战影响
D. 经济模式决定科研方向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这表明苏联政府试图 ()

A.强化对企业的指令性计划
B.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
C.鼓励私营企业发展
D.由市场决定产品价格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在上台后都实施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从右图看这些改革经济对苏联建设的影响是 (    )

1953~1983年苏联与世界实际GDP平均增长率对比(%)

A.在一段时间内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B.促使苏联经济始终快速健康发展
C.根本解决了经济发展的体制问题
D.都以失败而告终并导致苏联解体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俄罗斯科学院一名院士说:“将苏联送进停尸间的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苏联人自己。”那么,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

A.苏联僵化的体制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
B.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
C.西方“和平演变”政策
D.民族矛盾尖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他最终将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改革家”,“他将国家从持续70年的停滞和压迫中解救出来”,“他是将自由还给了东欧各国的伟人”。以上评语是美国总统里根等各国领导人对某一历史人物的评价,这个历史人物是

A.罗斯福 B.丘吉尔
C.撒切尔夫人 D.戈尔巴乔夫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73年3月,苏共中央和部长会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工业管理的若干规定》的决议,决定通过合并企业,建立生产联合公司和工业联合公司并减少管理层次来改进工业管理体制。此后,联合公司在苏联普遍建立起来。到1979年,联合公司达3947个,参加的企业共有17516个。这一措施

A.是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的重要内容
B.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苏联经济的发展
C.在经济领域完全背离了社会主义原则
D.拉开了苏联工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序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1950-1984苏联和中国的粮食产量示意图》。对图中各阶段发展状况,分析正确的是(   )

A.a阶段: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推动了两国粮产量的增长
B.b阶段:经济政策的失误导致两国粮产量的大幅回落
C.c阶段:受欧美经济的影响,苏联粮产量出现连续波动
D.d阶段: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推动了中国粮产量的大幅增长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戈尔巴乔夫改革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