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下列对研究古巴比伦王国历史最具史料价值的是

A.《吉尔伽美什》 B.《汉穆拉比法典》
C.《摩诃婆罗多》 D.《经藏律藏论藏》
来源:2010年4月奉贤区高三历史调研测试试卷
  • 更新:2022-09-0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18分)
材料一:“汉天子正号曰皇帝,自称曰朕,臣民称之曰陛下。其言曰制诏,史官记事曰上,车马衣服器械百物曰乘舆,所在曰行在,所居曰禁中,后曰省中,印曰玺。”
  ──蔡邕《独断》
材料二:“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儤直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直庐初仅板屋数间。乾隆初年,今上特命改建瓦屋,然拟旨犹军机大臣之事。”          ──赵翼《檐曝杂记》卷1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皇帝”称号是谁建立的?根据材料二分析皇帝制度的主要特点。
(2)军机处这一机构是哪一皇帝设置的?它的设立有什么影响?
(3)在我国,君主专制结束于何时?其标志是什么?
(4)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发展有何影响?

  • 更新:2022-09-0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史学家所谓的中世纪或中古时期指的是

A.原始社会解体、奴隶制形成时期 B.奴隶制占主导地位的历史时期
C.封建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占统治地位 D.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占统治地位
来源:上海市闵行区2009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年级质量调研考试历史试卷
  • 更新:2022-09-0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在历史上产生过九个统一的全国的大朝代,我们可称秦汉为“第一帝国”,隋唐宋为“第二帝国”,明清则为“第三帝国”。第一帝国的政体还带贵族性格,世族力量强大。第二帝国则大规模和有系统地科举取士,造成新的官僚政治,而且将经济重心由华北的旱田地带逐渐转移到华南的水田地带。……若将第二帝国和第三帝国比较,则可以看出第二帝国“外向”“开放”,带“竞争性”。与明清之“内向”“保守”及“非竞争性”迥然不同……第二帝国带扩张性,而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1)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指出“第二帝国”在政治结构、经济格局和选官制度等方面与“第一帝国”相比,发生的主要变化。
(2)结合有关史实,说明第三帝国的“内向”“保守”及“非竞争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来源:2010上海嘉定、黄浦区高三二模
  • 更新:2022-09-0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宗法观念盛行的社会,姓氏也有贵贱之分。如“赵”姓并不是中国最大的姓氏,却在《百家姓》中排第一,从根本上说明了

A.专制皇权的至高无上 B.分封制和宗法制盛行
C.《百家姓》得到普遍认可 D.封建等级制度森严
来源:2010河北邯郸市高三第二次模拟
  • 更新:2022-09-0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央集权制度在明清时期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①维护国家统一 ②发展社会经济 ③防御侵略 ④加强民族团结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 更新:2022-09-0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削弱相权,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采取的相同措施是

A.增加宰相的名额
B.废除宰相
C.分割宰相的权力
D.选用级别较低的官员参与中枢决策
  • 更新:2022-09-0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中学历史老师确定了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是“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开创的全国性统一政权”,你认为下列地图中能为这一课题所用的材料是

来源:2010年宁波市高三三模
  • 更新:2022-09-0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自秦汉以来就采取了集权于上而分权于下的方式,以内侍、贵戚监督和逐渐代替重臣,以近臣演变为重臣,以辅佐皇帝办事的部门发展为正式的国家机关,取消或削减原来国家机关的实权并逐渐架空之。以下机构的设置体现这种趋势的是

A.中朝内阁军机处 B.御史府内阁军机处
C.中朝中书门下军机处 D.尚书台都察院内阁
来源:2010年上海普陀区高三下学期质量调研
  • 更新:2022-09-0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到黑龙江省博物馆参观,你将听到讲解员按顺序介绍地方行政沿革时说哈尔滨市曾隶属

A.黑水都督府—辽北面官辖地—金上京龙泉府—辽阳行省—黑龙江将军
B.黑水都督府—金上京泉府—辽北面官辖地—岭北行省—黑龙江将军
C.翰海都督府—辽北面官辖地—金上京龙泉府—宣政院辖地—黑龙江将军
D.翰海都督府—辽北面官辖地—金上京龙泉府—岭北行省—黑龙江将军
  • 更新:2022-09-0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盛世是指兴盛的时代,一般公认的盛世有西汉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以及清代的康乾盛世等。这些盛世景象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为,包括:
①国家统一,社会稳定②经济繁荣 ③统治者采取安民政策④加强思想控制,严禁外来思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③④
  • 更新:2022-09-0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中国古代史上,经常出现地方分裂或叛乱的现象,对这种现象的评述,正确的有①根本原因是封建经济的分散性 ②主要原因是某统治政策的失误导致中央弱地方强 ③破坏生产,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④给我们的启示是地方政权不宜过大,必须保持中央政令的畅通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更新:2022-09-0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晋·《三国志》
材料二
太祖为人佻易无威重,好音乐,倡优在侧,常以日达夕。被服轻绡,身自佩小鞶囊,以盛手巾细物,时或冠帢帽以见宾客。每与人谈论,戏弄言诵,尽无所隐,及欢悦大笑,至以头没杯案中,肴膳皆沾污巾帻,其轻易如此。
——吴国·《曹瞒传》
材料三
在宋代之前,曹操在人们的心中是个顶天立地的英雄形象,宋代以后,曹操的形象却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曹操成了阴险狡诈的权术家、大奸臣。
——《文汇报》2009年

问题:
(1)曹操主要生活在什么时期?
(2)材料一与材料二对曹操的态度有何不同?你怎样看待这两则材料的史料价值?请说明
理由。
(3)宋代以后导致曹操形象却出现颠覆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更新:2022-09-0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0年3月14日温家宝总理在答中外记者问的见面会上说“……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我认为,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下列制度、法令中,既能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又能推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是
①世卿世禄制 ②均田制 ③九品中正制 ④募役法 ⑤罗斯福新政的“以工代赈”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 更新:2022-09-0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政治发展的主要趋势是()
①由诸侯割据逐渐走向统一②由百家争鸣走向独尊儒术
③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④由奴隶制向封建土地私有制转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 更新:2022-09-0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