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座城市,中国近代历史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在这里签订,30年代日军在此屠杀中国军民30万人。这座城市是
A.北京 | B.上海 | C.广州 | D.南京 |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不包括
A.结束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
B.扭转百年来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屡屡失败的局面 |
C.开创殖民地人民打败残暴的帝国主义国家侵略的道路 |
D.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重大贡献 |
某中学历史研究学习小组,收集了下列历史图片,该组图片体现的最恰当的主题是( )
A.国共关系的发展变化 |
B.新旧民主革命的艰难历程 |
C.中共对民主革命的探索 |
D.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2009年12月13日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30多万遇难同胞72周年祭日。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冥思厅的照壁上刻有“让白骨可以入睡,让冤魂能够安眠,把屠刀化铸警钟,把逝名刻作史鉴,让孩童不再惊恐,让母亲不再泣叹,让战争远离人类,让和平洒满人间。”这反映出中国人民的愿望是
A.勿忘历史,珍爱和平 | B.以史为鉴,科学发展 |
C.记住历史,忘记仇恨 | D.正视史实,历史不容篡改 |
莫里循是澳大利亚人,曾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他居住北京20余年(1887—1920年),亲历了近代中国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他的大量报道、 通讯与日记成为研究这一段中国历史的重要素材。下面这些资料里,你认为哪些不可能是他亲身经历留下的( )
① 火烧圆明园的现场报道 ②八国联军侵华的照片
③大总统誓词的照片 ④南京大屠杀的有关报道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
歌曲《松花江上》唱到:“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那个“悲惨的时候”是指
A.八一三事变 | B.一二八事变 |
C.七七事变 | D.九一八事变 |
1938年5月5日,蒋介石在反思抗战初期战事时写道:“敌军战略本以黄河北岸为限,如不能逼其过河,则不能打破其战略,果尔,则其固守北岸之兵力绰绰有余,是其先侵华北之毒计乃得完成,此于我最大之不利。”在这一战略思想指导下国民政府( )
A.发动了淞沪战役以分散日军兵力 | B.发动了徐州会战以阻止日军南侵 |
C.依靠国际力量维护华北主权 | D.发动了太原会战以拱卫华北 |
纪录片《一寸河山一寸血》中关于某次会战的解说词:“这些人用他们的生命粉碎了日军三月亡华的狂言,……用他们的鲜血改写了中国军人的形象,……更重要的是他们扭转了日本由北向南进的侵华策略”。这次“会战”指的是( )
A.淞沪会战 | B.徐州会战 |
C.太原会战 | D.武汉会战 |
近代中国曾经多次遭到日本的侵略,下图是中国人民抵制日货(“本店不进日货”)的宣传画,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其出现的时间是
A.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 B.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
C.抗日战争期间 | D.八国联军侵华期间 |
引起中韩人民强列不满的日本新教科书中有如下内容:“(满洲事变后,日本)与中国缔结停战协定,满洲国在五族协和、建设王道乐土的口号下,因为日本重工业的进入,经济急速增长。同时,中国人大量流入,满洲国建国已经成为既成事实。”下列指出教科书中歪曲历史事实的有①“满洲国”是我国的领土,居住的民族不包括日本民族②日本对东北人民实行残酷的殖民统治,并不是建设王道乐土③日本对东北进行野蛮的经济掠夺,严重阻碍东北经济的发展④日本对中国东北的经济掠夺为其进一步侵略中国打下基础( )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2011 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 90 周年。下列史实属于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有
①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②完成长征,实现了战略转移
③根据一国两制构想成功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 ④与国民党进行了两次合作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抗日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相比,中国方面最大的变化是
A.领导抗战的不是腐败的统治集团 | B.军队素质提高,广大将士具有爱国精神 |
C.综合实力增强,决定了战争最后结局 | D.中华民族已经觉醒,形成了全民族抗战 |
“根据统计,国民政府在1938—1940年先后组织的大战役有:南昌会战、随枣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1939年冬季攻势、桂南战役、绥西作战和枣宜会战等。第七次战役规模相当大,地域涵盖华东、华北、华中和西南地区,每次日军投入的兵力均在8—10万,中国军队投入的兵力至少在20万以上。……两年间,国民党军队共毙俘日军263,251人,同时也付出了1,019,911人的重大伤亡。”材料要说明的观点是1938—1940年间
A.国民党和共产党都是抗日的中流砥柱 |
B.国民党积极抗战,给日军沉重的打击 |
C.国共合作抗战,取得了抗战的胜利 |
D.人民群众积极支持抗战,给日寇沉重的打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