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1月11日中美政府、中英政府分别签署了《中美关于取消美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与换文》、《中英关于取消英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其有关特权条约》等条约。这些条约的签定
A.调动了中国坚持抗日战争的积极性 |
B.彻底废除了近代以来的不平等条约 |
C.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
D.是中国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
1941年12月24日至1942 年1月15日,中国军队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消灭日军数万人,取得大捷。此次战役是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盟军与日军交战的首场战役胜利,引起了当时世界媒体的广泛关注,美国总统罗斯福也称:“盟军的胜利,全赖华军长沙大捷”。此次“长沙大捷”( )
A.提高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国际影响 |
B.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计划 |
C.表明中国战场是抗击日寇的主战场 |
D.扭转了抗日战争的战局 |
2007 年,在中国举行 12.13 —— 南京大屠杀 70 周年纪念日前夕,日本《产经新闻》 头版头条标题竟然为“大屠杀是蒋介石的虚构”。为驳斥这一观点,我们应该向世人拿出证明材料。这些材料应包括
①当年受害幸存者的控诉材料 ②当年驻南京外国记者的记载
③侵华日军老兵的战争回忆录 ④当时留下的新闻照片和报道等
A.①③ | B.①②③④ |
C.②③④ | D.②④ |
1944年,美国总统罗斯福主张将中国列为“负责维持和平的四大国之一”。罗斯福作出上述决定主要是因为 ( )
A.中国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 B.中美建立了友好关系 |
C.中国顽强抗击日本侵略 | D.中国实力大大增强 |
“兹特正式对日宣战,昭告中外,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有涉及中、日间之关系者,一律废止,特此布告。中华民国三十年十二月九日,主席林森。”这是近代一份重要的历史文献,下列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
A.它标志着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 |
B.其背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
C.它宣告了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
D.它宣告中国正式加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
某年蒋介石下令,要求“各战区应以十八集团军此次在正太、同蒲、平汉各路之游击破坏动作为法则,拟定本年九月起至十二月止之持久计划,加强敌后游击战,专以铁路、公路、水路各交通线与兵站、仓库、飞机场、汽车、汽船等实施有计划、有组织之长期破坏。”这段史料可以说明( )
①国民党肯定了平型关战役的成果 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形成
③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开展游击战 ④国民党的对敌战术多样性
A.①④ | B.①② | C.②④ | D.②③ |
1945年美国拍了一部纪录片《认识你的敌人——日本》,片中展示了自16世纪以来日本对亚洲尤其是对中国的侵略。日本为何一而再、再而三地侵略中国,更令人难以忘记的是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灾难,推究其侵华的原因,主要有①日本侵华是其发展中的一贯的基本政策②从直接原因来看是为了摆脱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打击③解决日本资本主义发展中的问题是其根本原因④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现状和国际形势给日本带来了可乘之机( )
A.①②③ | B.①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历史漫画具有鲜明的时代性,通过讽刺性和幽默性揭示历史现象或事件的本质特征。抗日战争时期有很多反映抗日战争的漫画,下图是反映这个时期史实的其中一幅漫画,体现了抗日战争的特点是( )
A.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 | B.全面抗战路线的体现 |
C.国共两党实现合作抗战 | D.两个战场的相互配合 |
美国记者史沫特莱曾对一场战役作这样报道:“整个华北地区,从晋北山区到东海岸.从南面的黄河到北面的长城,都成了战场,……一百团人打击了敌人在华北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对上述战役理解正确的是
A.发生于抗日战争的防御阶段 | B.当时中国的主要矛盾是中日民族矛盾 |
C.是抗日战争以来的首次大捷 | D.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
1937年年底,《时代周刊》将1937年的年度人物选定为蒋介石,而不是连任的美国总统罗斯福或新登基的英国国王乔治六世。理由则是,“中国近代发生的事情,不仅仅构成一个警告,更是一个最后的信号,即白种人的负担将由一个更愿意承担的日本接过去。”《时代周刊》这一行动反映了
A.美国主流意识形态对于蒋介石主持抗大局的认可 |
B.美日远东格局的改变将直接决定于国民政府的态度 |
C.其对于中国已经开始的全中华民族抗战持悲观态度 |
D.其对于日本在远东地区的“积极进取”持赞赏态度 |
以下词组可以用来概括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关节点,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A.五四起风雷遵义定决策卢沟燃烽火挺进大别山 |
B.遵义定决策五四起风雷挺进大别山卢沟燃烽火 |
C.五四起风雷卢沟燃烽火遵义定决策挺进大别山 |
D.挺进大别山卢沟燃烽火遵义定决策五四起风雷 |
“从诞生于上海到在北京执掌全国政权,中共整整奋斗了28年。“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业绩,其中与“力挽狂澜”相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应是
A.八七会议 | B.工农武装割据 | C.遵义会议 | D.七届二中全会 |
关于平型关战斗的歼敌人数,当时国民政府军令部宣布为10000人。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经多方考证,学界大多接受了1000余人的说法。当时国民政府军令部宣布为10000人的做法
A.宣传了大规模会战的重要性 | B.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
C.鼓舞了国人抗战必胜的信心 | D.肯定了中共敌后战场的主导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