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载体。下列材料中,最无可辩驳的实证日本侵华罪行的是
A.中国人民控诉日军侵华的言论 | B.日本美化战争的宣传单 |
C.日本战犯在东京审判中的笔供 | D.外国史学家的史学著作 |
老照片可以补遗、证史,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与下列三幅老照片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中美军人压制日军反扑 中国军队缴获的日军关防大印 被解救的英军士兵与中国士兵合影
A.平型关战役胜利 | B.远征军赴缅作战 |
C.台儿庄战役胜利 | D.日本无条件投降 |
下表是抗战时期,中日双方报刊上登载的部分战役中日方伤亡情况的统计据
战役名 |
中方统计 |
日方统计 |
平型关战役 |
歼灭日军1000余人 |
亡167人,伤94人 |
武汉会战 |
毙伤日军20万余人 |
自身伤亡3万余人,因病减员6.7万余人 |
徐州会战 |
毙伤日军5万余人 |
伤亡3.2万余人 |
百团大战 |
毙伤日军2万余人、伪军5000余人,俘日军280余人、伪军1.8万余人 |
亡302人,伤1719入,皇协军(伪军)伤亡失踪1202人 |
根据这些数据,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国共合作共同抗击侵略者 B.日方的统计数据比较可信
C.双方开展激烈的宣传攻势 D.八路军是抗战的中流砥柱
淞沪会战期间,谢晋元率所部四百余人为掩护主力部队安全撤退而坚守四行仓库,最终成功完成任务,重新振奋了因淞沪会战受挫的中国军民的士气。在此期间,上海市民积极运送物资进行支援,女童子军冒险渡河送上一面国旗,中外媒体对此次作战都不乏溢美之词。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A.中国军民同仇敌忾,最终取得淞沪会战的胜利 |
B.国民党军队承担了整个抗战的主要任务 |
C.高昂的民族精神预示着抗日战争的光明前景 |
D.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
1938年10月,陈嘉庚以华侨参政员身份,从新加坡向国民参政会发来“敌未出国门前,和即汉奸”的电报提案,获大会通过,被誉为“古今中外最伟大的一个提案”。该提案的“伟大”之处在于
A.坚持抗战到底的民族独立精神 | B.坚决反对蒋介石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C.制止了国民党亲日派的投降倾向 | D.鼓舞了北平守军奋起保卫卢沟桥 |
歌曲是时代的产物,与“正月里来是新春,赶上了猪羊出了门,猪哇羊呀送到哪里去?送给那英勇的八路军。嗨来梅翠花,嗨呀海棠花,送给那英勇的八路军”反映出共同时代主题的歌词是
A.“万泉河水清又清,我编斗笠送红军” |
B.“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 |
C.“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
D.“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
1940年9月7日,蒋介石下令“各战区应以十八集团军此次在正太、同蒲、平汉各路之游击破坏动作为法则……加强敌后游击战,专以铁路、公路、水路各交通线与兵站、仓库、飞机场等实施有计划、有组织之长期破坏。”材料反映出
A.防御阶段敌后战场的抗战 | B.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全面开展游击战 |
C.国共两党均开展过敌后抗战 | D.国共两党的抗战路线逐渐趋向一致 |
北洋军阀将领吴佩孚(1874—1939)曾经填词《满江红·登蓬莱阁》:“北望满洲,渤海中,风浪大作。想当年,吉黑辽沈,人民安乐。长白山前设藩篱,黑龙江畔列城郭。到如今,倭寇任纵横,风云恶!甲午役,土地削;甲辰役,主权堕!叹江山如故,夷族错落。何日奉命提劲旅,一战恢复旧山河,却归来,永作蓬山游,念弥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该词作于九一八事变以后
②该词中“甲午役,土地削”指的是甲午战败,清政府割地赔款给日本
③该词中充满了收复失地的雄心壮志
④“甲辰役,主权堕”指的是卢沟桥事变后平津的沦陷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抗日战争时期,日寇人侵内蒙古西部,成吉思汗陵的安全受到威胁,国共两党一致举助成吉思汗陵柩西迁至青海的塔尔寺。这一行动最重要的历史意义是
A.体现了国共两党民族平等政策 | B.有利于团结各族人民,共同抗日 |
C.促进了民族融合 | D.使文物免受日本侵略者的破坏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A.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 B.国民政府发表国共合作宣言 |
C.七七事变 | D.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 |
“根据统计,国民政府在1938—1940年先后组织的大战役有:南昌会战、随枣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1939年冬季攻势、桂南战役、绥西作战和枣宜会战等。第七次战役规模相当大,地域涵盖华东、华北、华中和西南地区,每次日军投入的兵力均在8—10万,中国军队投入的兵力至少在20万以上。……两年间,国民党军队共毙俘日军263,251人,同时也付出了1,019,911人的重大伤亡。”材料要说明的观点是1938—1940年间( )
A.国民党和共产党都是抗日的中流砥柱 | B.国民党积极抗战,给日军沉重的打击 |
C.国共合作抗战,取得了抗战的胜利 | D.人民群众积极支持抗战,给日寇沉重的打击 |
电视剧《亮剑》成功塑造了八路军独立团团长李云龙和国民党晋绥军某部团长楚云飞的形象,剧中突出展现了李云龙和楚云飞共同抗日的情景。你认为出现该情景的原因是
①国共两党的阶级立场相同
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③国共两党坚持的抗战路线基本一致
④中日民族矛盾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A.②④ | B.③④ | C.①② | D.①③ |
1943年1月11日中美政府、中英政府分别签署了《中美关于取消美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与换文》、《中英关于取消英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其有关特权条约》等条约。这些条约的签定
A.调动了中国坚持抗日战争的积极性 |
B.彻底废除了近代以来的不平等条约 |
C.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
D.是中国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
1941年12月24日至1942 年1月15日,中国军队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消灭日军数万人,取得大捷。此次战役是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盟军与日军交战的首场战役胜利,引起了当时世界媒体的广泛关注,美国总统罗斯福也称:“盟军的胜利,全赖华军长沙大捷”。此次“长沙大捷”( )
A.提高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国际影响 |
B.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计划 |
C.表明中国战场是抗击日寇的主战场 |
D.扭转了抗日战争的战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