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所反映的历史时期特征是
A.国共合作,打倒北洋军阀 |
B.国共对峙,中共开创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
C.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
D.国共内战,国民党进攻中原,挑起了内战 |
抗战初期,国民政府组织的多次战役的最重要意义在于
A.消灭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 | B.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侵略计划 |
C.掌握了抗日战争的主动权 | D.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
1938年4月9日伦敦路透社电讯:“英军事当局,对于中国津浦(天津一南京浦口)线之战局极为注意。最初中国军获胜之消息传来,各方面尚不十分相信,但现已证明日军溃败之讯确为事实……英人心理,渐渐转变,都认为最后胜利当属于中国。”上述报导是对下列哪一战役发表的评论
A.淞沪会战 | B.平型关大捷 |
C.台儿庄战役 | D.百团大战 |
下列四个地方,在近代史都曾被日本军国主义单独侵占,其时间先后顺序是
①旅顺
②沈阳
③北平
④青岛
A.①②③④ | B.①④②③ | C.②①④③ | D.④③①② |
胡锦涛:“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中国人民的巨大民族觉醒、空前民族团结和英勇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上述材料表明了
A.正义性的反侵略战争,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是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 |
B.中共的中流砥柱作用是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 |
C.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是胜利的根本原因 |
D.苏美对日作战,对中国的有力配合,是中国抗战胜利的外因 |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媒体大多采用临时增刊的形式,大量报道日本从满洲事变到全面侵华的照片。下列报道与史实不符的是 ( )
9
A.占领海南 | B.贺南京陷落 | C.救民于水火 | D.欢呼胜利 |
在遭到中国军队的打击之后,侵华日军某部在一份报告中称:“其上级干部多为经验丰富干练之士,其统帅才能十分高超,尤其对分散于广阔地区之多数小部队巧妙的指挥运用,必须瞩目。”上述评论所指的战役应是( )
A.太原会战 | B.平型关战役 | C.百团大战 | D.武汉战役 |
《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莫里逊居住北京20余年(1887—1920年),亲历了近代中国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他的大量报道、通讯与日记成为研究这一段中国历史的重要 素材。下面这些资料里,你认为哪些不可能是他亲身经历留下的
①火烧圆明园的现场报道
②八国联军侵华的照片
③大总统誓词的照片
④南京大屠杀的有关报道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军旗和臂章是一支军队的象征,下列军旗或臂章代表的军队按名称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A.①②③④ | B.①④②③ | C.④③②① | D.①②④③ |
胡锦涛指出:“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肯定了国民党军队的抗战 | B.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互相配合 |
C.抗日军队由国共两党共同领导 | D.国共两党是中国抗战的主要力量 |
毛泽东曾经总结道“自1840年起,几乎世界上所有的帝国主义国家侵略过我们,每一次战争几乎都以中国战败、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终。”改变了这种局面的是
A.北伐战争的胜利 | B.抗日战争的胜利 |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 D.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
某同学在一篇名为《我的爷爷》的作文中写到:
“①我的爷爷出生于1920年,18岁参加了工农红军闹革命;
②之后跟随部队参加了百团大战等战役;
③解放战争时期,又随刘邓大军渡过黄河,来到大别山脚下并扎根下来,率领当地农民进行土改运动;
④新中国成立后的过渡时期,我爷爷担任人民公社书记,带领社员开荒修渠……”
这段文字的四处叙述中,与史实相比
A.①②正确,③④错误 |
B.②③正确,①④错误 |
C.②③④正确,①错误 |
D.①②③正确,④错误 |
日本编写的《新历史教科书》称:“日本希望和平解决中日间战争,从1938年到1941 年间多次通过各种渠道向中方提出和平方案,但都没有成功。”其实,当时的历史真
A.日本对中国华北、华东等地的进攻被击退,损失惨重 |
B.相持阶段日本希望与中国和平谈判,“化干戈为玉帛” |
C.日本速决战破产,中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
D.中国开辟了境外战场,与盟军联合打击日军,日军被迫提出议和 |
历史上的标语口号浓缩地表现着不同时代的内容和特征,下列标语口号按其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打倒列强,除军阀”
②“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③“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④“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A.①②③④ | B.③①②④ | C.③①④② | D.④③①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