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吉林]2012届吉林省延吉市高三2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与成语“背井离乡”、 井井有条”、“井然有序”等相关的制度是  

A.井田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封建土地所有制
来源:2012届吉林省延吉市高三2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汉代晁错在他的《论贵粟疏》中写道:“春耕夏耘,秋获冬藏……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材料反映出小农经济的特点是

A.男耕女织 B.自给自足 C.连续性 D.脆弱性
来源:2012届吉林省延吉市高三2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清代中期农业税与工商杂税变化趋势图》,从中我们可得到的信息包括

① 农业税相对稳定
② 工商杂税逐渐增长并超过农业税
③ 商品经济发展
④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来源:2012届吉林省延吉市高三2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一座古墓中发现了黑亮如漆的黑陶,洁白如雪的白瓷,闻名中外的粉彩和珐琅彩。这座墓葬的时间应不早于             

A.魏晋 B.隋唐 C.宋代 D.清代
来源:2012届吉林省延吉市高三2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为商代出土的青铜器

上图所包含的信息有
① 商代青铜铸造业发达  
②青铜器具涉及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
③人类进入铁器时代         
④金属制品已应用于农业生产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
来源:2012届吉林省延吉市高三2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雅典公民帕帕迪是一个目不识丁的人,他通过抽签到来法庭,参加审判苏格拉底。尽管许多问题听不懂,但最后举手投票时,帕帕迪投苏格拉底有罪!”(《苏格拉底之死》)以上描述不能说明的是

A.雅典民主制度较大限度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
B.雅典民主创造了抽签制、投票制等民主的运作方式
C.雅典民主使雅典人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D.雅典民主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或误用。
来源:2012届吉林省延吉市高三2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总统华盛顿在其著名的告别演说中,一再告诫“那些领导政府的人们,要谨慎行事,把自己限制在各自的宪法范围内,避免在行使权力时一个部门侵犯其他部门的权力”。他强调的是

A.民主性原则 B.司法独立原则 C.自由平等原则 D.分权制衡原则
来源:2012届吉林省延吉市高三2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689年以后的英国离民主还远得很,英国的新政治体制无非是寡头政治。”(《欧洲文化史》)它说明                                                                  

A.当时英国还没有建立民主政治 B.当时英国由封建贵族统治
C.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还没有掌权 D.大部分英国人没有选举权
来源:2012届吉林省延吉市高三2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791年宪法规定,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但它不同于1689年英国确立的君主立宪制,因为它实际上

A.废除了国王称谓 B.实行三权分立
C.不以国王为元首 D.不给国王行政权
来源:2012届吉林省延吉市高三2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 描述的是近代哪国的政体
A 德国          B 英国                C 美国               D 法国

来源:2012届吉林省延吉市高三2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个剧团在排练有关辛亥革命的剧目时,有如下几个场景,其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A.街头上出现“民主共和”的标语
B.孙中山在灯下阅读《民报》
C.几艘外国军舰在长江上航行向革命党施压
D.报刊登出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正式大总统的消息
来源:2012届吉林省延吉市高三2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君等四年以来之国耻纪念,至今仍有一线之良知、半腔热血存焉否乎?如有存也,请父告其子,姊告其妹……毋忘此国耻纪念日”。这集中体现了五四运动的哪种精神

A.科学 B.自由 C.民主 D.爱国
来源:2012届吉林省延吉市高三2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奠定基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来源:2012届吉林省延吉市高三2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71年,当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时,毛泽东感慨地说:"不要忘了,是非洲的穷朋友们把我们抬进联合国的."这表明:
A,两极格局瓦解                  B,第三世界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加强
C,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崩溃   D,中国政治,经济的国际影响增强

来源:2012届吉林省延吉市高三2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胡锦涛主席在中非友好合作论坛峰会开幕式上讲到:"共同的命运,共同的目标,把我们紧紧团结在一起."共同的命运和目标是指
①都遭受过列强的殖民侵略
② 都曾为民族独立而斗争
③ 都曾是二战反法西斯斗争的重要战场
④都是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都面临着严峻挑战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来源:2012届吉林省延吉市高三2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胡锦涛:“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中国人民的巨大民族觉醒、空前民族团结和英勇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上述材料表明了

A.正义性的反侵略战争,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是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
B.中共的中流砥柱作用是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
C.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是胜利的根本原因
D.苏美对日作战,对中国的有力配合,是中国抗战胜利的外因
来源:2012届吉林省延吉市高三2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日本新首相安倍晋三欲访华,回顾中日关系,从下图你可以得到的最准确信息是

A.结束两国之间的不正常状态,建立了外交关系。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实现
B.为两国发展各个领域的友好合作关系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C.中日文化同出一脉
D.美国与中国关系改善带动中日关系发展
来源:2012届吉林省延吉市高三2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从本质上反映了

A.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 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 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
来源:2012届吉林省延吉市高三2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平遥是著名的“晋商”的发源地之一。清代道光四年(公元 1824 年),中国第一家现代银行的雏形“日升昌”票号在平遥诞生。三年之后,“日升昌”在中国很多省份先后设立分支机构。 19 世纪 40 年代,它的业务更进一步扩展到日本、新加坡、俄罗斯等国家。从上述材料中我们不能得出的结论的是

A.明清时期商品经济有了新的发展 B.晋商对外国资本有一定抵制作用
C.山西是近代中国的经济重心 D.汇兑事业在中国开始发展
来源:2012届吉林省延吉市高三2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中后期“奴富至数百万,初缙绅皆丑之,而今则乐与为朋矣”;“缙绅家之女(婚嫁)惟财是计,不问非类”。(《林居漫录》)导致这种社会巨变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封建制度的衰落 C.受西方文明的影响 D.民主思想影响
来源:2012届吉林省延吉市高三2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自明朝万历年间,掌握纺织专业技能的人口开始进入苏州城。清晨,这些有技术的“机工”仁立桥头,等待拥有织机和机房的“机户”雇佣,暮息而归。这种现象也出现在江南其他一些城市。这种现象出现反映了:
A生产力的发展      B粮食产量增加富裕了一定的劳动力
C劳动力专业化出现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

来源:2012届吉林省延吉市高三2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们在欢庆青藏铁路通车的同时也不能忘了光绪六年(1880年)岁末,刘铭传力请修筑铁路……李鸿章立足中外,比较支持刘的倡议,但更多的人“群相哗骇”,责骂刘铭传与李鸿章“直欲破坏列祖列宗之成法以乱天下”,而且宣言:“铁路之行外夷则可,行之中国则不可”。洋务派虽冲破阻力“毅然兴办”,但步履之艰可以体味。步履之艰的原因有哪些
①中国人自建铁路遭到落后势力的强烈反对;
②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投资兴建铁路并控制了中国的铁路兴建权。     
③洋务派内部矛盾重重 
④地主阶级洋务派拒绝引进西方生产技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来源:2012届吉林省延吉市高三2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成祖称下西洋的目的是:“……宣教化于海外诸番国,导以礼义,变期夷习。”……梁启超语:哥伦布以后,有无量数哥伦布,维哥达喜马(即达.伽马)以后,有无量数维哥达喜马,而我则郑和以后,竟无第二之郑和。……再看两支船队的对比表,你的感想的集中点是

 
船队性质
经费来源
航海目的
船队成员
扮演角色
中国方式
皇帝特遣船队
国库支付
宣扬国威
官吏、士兵、水手、工匠
外交使团
西洋方式
私人航海探险队
股份公司和私人集资为主,王室赞助
探险、寻找新土地、黄金和香料
冒险家、投机商、水手、工匠
殖民者、通商者、海盗

 
A.国力   B.资本积累    C.东西方差别    D.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差别

来源:2012届吉林省延吉市高三2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列宁在《十九世纪末俄国的土地问题》一文中说:“社会主义就是消灭商品经济。”并认为, “只要仍然有交换那谈什么主义是可笑的。”下列那一政策体现了列宁的以上主张

A.新经济政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土地法令》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来源:2012届吉林省延吉市高三2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凯恩斯说:“似乎没有强烈理由要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把社会大部分经济生活包括在政府权限之内。”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主张国家干预经济,但也不完全排斥经济自由
B.强制推行国家资本主义
C.反对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D.主张完全的经济自由政策
来源:2012届吉林省延吉市高三2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们不要荆冠,不要金十字架。”1896年的人民党漫画(见下图)。被缚者为劳工,为其束上荆冠者为马克·汉纳(当时的大实业家兼共和党领袖)。罗斯福新政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B.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C.调整农业政策 D.推行“以工代赈”
来源:2012届吉林省延吉市高三2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些学者将罗斯福新政的经济理论概括为:“私营企业(个人利润)经济不应消灭,应当保留。可是,这种经济的营运,并不总是有利于促进普遍福利。因此,只要有必要这种营运就必须由各州和联邦政策做出努力,加以改进和补充。”
对上述评语中的关键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不应消灭”批的是:保持资本主义制度
B.“经济的营运”指的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政策
C“改进和补充”指的是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
D“福利国家”指的是政治民主化资本主义国家

来源:2012届吉林省延吉市高三2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下图可以读取的信息有
①蒸汽机已运用于交通运输
②工业革命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环境
③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④有利于冲破封建等级观念

A.①②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来源:2012届吉林省延吉市高三2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众议院2009年1月28日晚以244票赞成、188票反对通过了奥巴马提出的总额为819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该计划中包含 “购买美国货”条款,即所有经济刺激计划项目必须使用美国制造的设备和商品。上述材料表明美国面对金融危机

A.实行贸易保护主义 B.扩大国际国内市场
C.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D.体现爱国主义精神
来源:2012届吉林省延吉市高三2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温家宝总理在国家科学奖励大会上提出要在科技创新上抢占制高点。下列各项科技成就中,能够体现我国“在科技创新上抢占制高点”的成就是

A.成功研制“两弹一星” B.籼型杂交水稻广泛种植
C.发射载人航天飞船上天 D.火炬计划和211工程启动
来源:2012届吉林省延吉市高三2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 中国传统文化属于农业文明,环顾世界,在所有的农业文明中,惟有中国文化发展得最细密、最精致、最富于情趣。世界上再没有一个农业文明可以与它匹敌。

(1)  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材料二 由于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而使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及相关的文化价值体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为文明转型。例如一万年前,在人口和资源的压力下,人类从渔猎采集文明向游牧、农耕文明转型,标志性的技术突破是青铜器和铁器的出现。
两千多年前,中国经过春秋战国五百多年的混乱,完成了第一次文明转型,即“铁制农具+小农经济+君主官僚体制+儒道法意识形态”的中国传统文明终于成型。
几百年前,欧洲农耕文明的发展也面临着人口与资源的激烈矛盾。后来,西方文明出现新的转型,开始了文艺复兴,发明了蒸汽机,并因此牵动了工业革命,展开了一场人类对自然更大的征服运动。工业文明开采挖掘出地底深处的几百种矿产资源,将其转化为人类可支配使用的财富,支撑了人口新一轮的膨胀。又经过几百年的内外战争,逐步建立起了以自由企业为中心的自由民主政体。
(2)根据材料,人类经历了怎样的由低级文明向高级文明的演进过程?影响文明转型的最主要的两大因素是什么?
(3)根据材料,分析归纳工业文明的形成具有怎样显著的特点?
材料三 为获取资源与市场,工业文明的先导国家以枪炮打开了地球上一切民族和国家的大门,迫使一切后进民族走向工业化之路。近代中国,为实现民族的平等和国家的发展,进入了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期,百年动荡,内忧外患,血流成河。
当前,全人类正共同面临着一场新的文明转型,如果没有新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如果没有新的全球资源配置体系的革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矛盾将会迅速激化,人类就有可能越不过这次文明转型的门槛。
(4)19世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了两次工业革命,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其对中国带来的主要影响。

来源:2012届吉林省延吉市高三2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巴黎和会上美国总统威尔逊说:“我们参加世界战争,主要目的就是要维持条约的神圣,中日两国既有一九一五年五月的中日协定于前,又有一九一八年九月二十四日换文于后,英法等国与日本所订的条约又有维持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权利和义务之条款。在这种情形下山东问题似无法变更!”
材料二  1919年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政府代表之一顾维钧说:“中国应该在和会上理直气壮地提出山东问题。不能对英、法报太大的希望,真正可以指望的只有美国的支持。”……顾维钧果断地抛开一切中日密约,阐述了中国对山东的主权:“三千六百万之山东人民,有史以来为中国民族,用中国语言,信奉中国宗教”;感谢日本驱逐德国在山东的势力,但中国不能以“割让中国人民天赋之权利为报酬”,德国也没有将山东“转交他国之权”。
(1)试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山东问题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
(2)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美国政府的态度。巴黎和会上以美国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权益的态度说明了什么?
(3)材料二中顾维钧“理直气壮”的理由是什么?他的话反映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一种什么心态?顾维钧从哪些方面阐述了中国对山东的主权?

来源:2012届吉林省延吉市高三2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 抗日战争爆发后,苏联援华物资通过西北陆路运到中国,英美物资通过香港、越南和1938年开通的滇緬公路运到中国。威廉·凯宁在《飞越驼峰》一书中指出:“从这方面看,中国维持战争的能力完全变成了一个供应问题。”
材料二 1942年1月,日军进攻缅甸,英军节节败退,英国政府正式向中国政府请求迅速派兵入缅协同英军作战。中国政府即派出10万远征军入缅,后又不断增兵。由于中国战场和印、滇、缅战场牵制日军达130万之众,使日军无法调往太平洋,大大减轻了美国的压力。
1942年3月,中国和美国合作,开辟了从印度阿萨姆邦汀江至中国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的空中航线――驼峰航线。此后三年中,中、美通过这条航线,将大量物资空运到中国境内,中、美都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
——摘编自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等

材料三  1943年10月,中、美、英、苏四国代表签署《四国宣言》,提出:“为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在重建法律与秩序和创立普遍安全制度以前,它们将彼此协商,必要时并将与联合国家的其他成员进行协商,以便代表一个国际共同体采取共同行动。”
——摘编自朱贵生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42年开辟驼峰航线的必要性。
(2)分析驼峰航线的作用。
(3)依据材料三分析《四国宣言》的主要目的。(3分)其基本宗旨在战后是如何落实的?(2分)
(4)依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正确解决当今国际社会所面临重大问题的认识。(4分)

来源:2012届吉林省延吉市高三2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