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在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转变关头,……第一次全民族一心一意地在血泊和瓦砾场中奋争以创造一个赫然在望的新时代。”材料中的“新时代”是指
A.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C.解放战争的胜利 | D.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
在遭到中国军队打击之后,侵华日军某部在一份报告中称:“其上级干部多为经验丰富干练之士,其统率才能十分高超,尤其对分散于广阔平原地区之多数小部队的巧妙指挥运动,必须瞩目。”上述评论所指的战役是
A.徐州会战 | B.平型关战役 | C.百团大战 | D.武汉会战 |
对下图漫画所反映的历史最有力的驳斥证据是( )
A.日本曾经遭到原子弹轰炸 | B.日本解放了亚洲各国人民 |
C.日军制造了南京大屠杀 | D.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 |
某县模范父亲王者成在送儿子王建堂出征之际。赠送的竟是一面“死”字大旗。他在白布中央写了大大的一个“死”字,两边写着:“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有吾子,自觉请缨;赠旗一面,时刻防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体现了甲午战争时期政府发动民众 |
B.体现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 |
C.揭露了日本侵略者的凶狠残暴 |
D.体现了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踊跃支前 |
下图是由两岸故宫博物院组成的专家组共同绘制的发生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故宫文物大迁移路线图。下列对各阶段的文物迁移表述错误的是( )
A.第一次迁移:九一八事变后,日军进逼华北 |
B.第二次迁移:日军全面入侵,国民政府内迁 |
C.第三次迁移:抗战取得胜利,国民政府迁往南京 |
D.第四次迁移:平津战役胜利结束,北平和平解放 |
习近平总书记说“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凝聚中国人民大团结力量实现了中国梦的史实有( )
①辛亥革命
②五四运动
③国民大革命
④抗日战争
A.①② | B.②④ | C.③④ | D.①④ |
1932年国民政府成立国防设计委员会,调查全国的资源和工业情况,在此基础上,1934年9月到1935年4月制定了《重工业建设计划》、《战时燃料及石油统制计划》、《四川水力建设计划》、《运输动员与统制初步计划》、《粮食存储与统制计划》等。这表明当时国民政府( )
A.加紧动员全国物力围剿工农红军 |
B.自主强力推进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
C.着手应对世界性经济危机的来袭 |
D.积极回应日本帝国主义步步侵逼 |
1937年7月15日,中国共产党在《国共合作宣言》中承诺:“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材料说明中国共产党:
A.改变了最终奋斗目标 | B.赞同国民党统治政策 |
C.希望实现和平民主建国 | D.将民族利益放在首位 |
下图是蒋介石的手谕,来自国民政府“军委会”战时新闻检查局档案。下列对其分析最准确的表述是
A.国共两党既合作抗日又存在矛盾 |
B.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
C.陕甘宁边区受国民政府直接领导 |
D.国民党政府禁止学生抗日活动 |
1937年7月10日的《蒋介石日记》中写道:“三、倭寇今又反攻卢沟桥,是其不达目的不止也。四、惟我已积极进兵北上备战,或可戢其野心。……此为存亡关头,万不能失守也。动员六师北运增援。如我不有积极准备,示以决心,则不能和平解决也。”下列关于这段材料说法正确的是
A.客观地反映了蒋介石当时的心态 | B.国民党奉行积极的全面抗战路线 |
C.只有武力一途能解决卢沟桥事变 | D.日记不能作为历史学研究的证据 |
《史迪威》一书中记载:1944年,为了说服蒋介石对共产党采取合作态度,并同意向延安派遣美军观察团,罗斯福决定派副总统华莱士赴华访问。他要华莱士转告蒋介石:“如果蒋委员长不能解决好共产党问题,他这位总统就无法使俄国人和我们站在同一立场上。”这表明罗斯福
A.希望国共两党实现合作 | B.担心国共关系影响美苏合作 |
C.赞赏中共敌后战场抗战 | D.关注中国战场防御阶段战况 |
1937年南京失守后,蒋介石发表告国民书指出:“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都市,而实寄于全国广大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这表明
A.国民党接受了共产党的抗战方针 | B.国民党号召民众持久抗战 |
C.持久抗战成为国共合作的基础 | D.国民党竭力掩饰军事失利 |
纪录片《一寸河山一寸血》中关于某次会战的解说词:“这些人用他们的生命粉碎了日军三月亡华的狂言,……用他们的鲜血改写了中国军人的形象,……更重要的是他们扭转了日本……侵华策略”。这次会战
①贯彻了全面抗战路线 ②体现了中国军人视死如归的精神
③打乱了日本侵略者的战略部署 ④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学习历史必然会涉及到历史时间,掌握历史纪年方法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下列有关历史纪年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王安石开始变法的1069年是公元11世纪中期
②康熙五十年是康熙皇帝五十岁那年
③中华民族取得抗战胜利是在民国三十四年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是在农历甲午年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1938年1月1日中国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发表演说“我们要求的是最后的胜利,必须要长时间的抗战。……我们要拖延敌人的战争时间,消耗敌人的兵力财力,使敌人的经济机构,军事形势,一齐崩溃。此次国府迁渝,就是我们长期抗战的决心……从抗战中达到最后胜利的目的。”材料反映了
A.国民政府由消极抗战到积极抗战 | B.国民政府由积极抗战到消极抗战 |
C.国民政府抗战的要求 | D.国民政府已失去了抗战的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