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在中国共产党巩固抗日根据地的措施中,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最具有影响力的是

A.按“三三制”原则建立政权 B.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
C.掀起大生产运动 D.在党内开展整风运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30年代后期,中国政局发生的关键性变化是

A.民众抗日救亡运动进一步高涨 B.国民党内部分化加剧
C.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 D.国共两党由对抗走向合作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北平部分国民党员于1931年9月19日致电国民党中央,提出“请息内争,共抗外敌”;11月4日,北平大学教授也提出“立泯派系之见,共赴国难”。这说明

A.国难当头使民族矛盾激化 B.国民党内部发生了分化
C.中共统一战线政策被接受 D.国共内战受到一定遏制
来源:山东省济宁市2010届高三教学质量调研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陈舜玉是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政府唐县“豆选”(老百姓用投豆子的办法进行民主选举,豆子多者当选)的第一任女县长。这一史实不能说明的问题是

A.抗日根据地实行民主选举制度 B.“豆选”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边区妇女的政治地位得到提高 D.物质条件艰苦,工作方式因陋就简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右图所反映的历史时期特征是

A.国共合作,打倒北洋军阀
B.国共对峙,中共开创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C.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D.国共内战,国民党进攻中原,挑起了内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本来可以在中国的政治、经济生活中发挥重大作用,但是国民党没有把握好和谈时机,失去了两次机会,不得不退据台湾。请回答:(共8分)
(1)第一次机会指的是什么?国民党是如何失去的?(2分)
(2)第二次机会指的是什么?国民党又是如何失去的?(2分)
(3)这两次机会的丧失对国民党自身和中华民族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4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后半期,美、英、法、西等国的代理商以香港为基地,在华南沿海地区散发传单和图片,诱骗中国人去国外当苦力。1847年即有华工被“招请”赴美国。——《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
材料二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大规模向东北地区移民,要将日本移民作为自耕农在东北重要地区安居下来。从1932年到日本投降时止,日本关东军特务部先后14次向中国东北地区进行武装集体移民,共移入日本人约27万。
——《东北经济掠夺》
材料三 由于地区间经济水平差别和上海经济发展需要,人口总量规模不断扩大是上海如今面临的最为突出的一个人口问题。市人口计生委透露,全市外来常住人口2007年为499万人,占常住总人口的27%,来沪人员已经成为上海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人口迁移的原因分别是什么?造成怎样的社会后果?材料三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大量外来人口进入上海,对上海的发展经济有何积极意义和消极因素? 3)除上述原因外,你认为还有那些因素造成人群的迁移?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历史资料研究中,无论是文字的、实物的资料,还是口头叙说的资料,凡是由当事人根据亲身经历写成或叙述的资料、由同时代人或距离那个时代比较接近的人记录下来的资料,都属于比较直接的证据,我们称它为第一手资料;而后人的有关说法则是比较间接的证据,我们称为第二手资料。
请根据上述标准,标出以下四则材料所属资料的类别,然后说明理由。
第一类:文献资料,实物资料,口述资料;第二类:第一手资料,第二手资料
材料一:汉朝司马迁撰写的《史记》,是中国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的通史。它为后人提供的许多关于黄帝、大禹所处时代的社会情况。
材料二: 1937年12月,日本法西斯分子在南京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大屠杀,李秀英是当时对日本军人进行抗暴后幸存下来的中国女性。几十年来李秀英一直用自己脸上的伤痕控诉着日军的暴行,最近江苏省已将这一段史实编入了小学教材。
材料三:2004年12月28日,陕西省提供的《周秦汉唐文物大展》在上海博物馆开幕。这次大展向我们展示了包括秦兵马俑在内的大量宝藏遗珍。                              
⑴材料一:         资料,第    手资料,理由:
⑵材料二:         资料,第    手资料,理由:
⑶材料三:         资料,第    手资料,理由: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9年2月,南京《时事月报》刊出《惊心动魂之日本满蒙积极政策──田中义一上日皇之奏章》的爆炸性新闻,透露了不为人知的《田中奏折》。奏折宣称:“欲征服支那(中国),必先征服满蒙(中国东北);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注:目前我们所看到的“奏折”,均源于张学良秘书王家桢,通过台湾富商蔡智堪秘密潜入日本皇家书库的手抄本。
材料二:1930年,日本外务省向中国政府抗议,称《田中奏折》是伪造。日本学者也质疑:“奏折”写法不符合日本格式;“奏折”日文原件未被发现;“奏折”有许多史实性错误:如,田中欧美旅行归途中在上海遭遇刺客。事实上田中上海遭刺是从马尼拉的归途中。如:关于铺设吉海铁道问题。吉海铁道开设是昭和4年5月,上奏是昭和2年,显然存在时间上的矛盾。                     ——(日)秦郁彦《追踪昭和历史的秘密》
材料三:在远东国际法庭上,美国籍辩护律师提出:(奏折)“文章的记述矛盾点多”;盟军在日本档案中从未发现文件存在。法庭裁定“奏折”作为“日本图谋世界征服的证据不足”。中国学者断定这是出于美国最高利益考虑纵容日本战犯—黄鹤逸:《东京大审判》
材料四:认为“奏折”真实性的学者推测:一、“奏折”原件可能毁于战火:1945年的美军东京大空袭将皇宫作为重要轰炸目标,文书典章损失惨重。二、日本当局故意销毁罪状:日本1945年8月15日投降,美军8月30日东京登陆,半个月内日本各级政府拼命烧毁文件,政府大厦顶上一直浓烟滚滚。三、侵略行动与“奏折”基本一致:1929年后日本的侵华行动与“奏折”如出一辙。——《田中奏折探隐集》(北京出版社1993年版)
(1)《田中奏折》“曝光”后,日本对“满蒙”、“支那”或“世界”先后采取了哪些重大的“征服”行动?
(2)80年前的媒体“曝料”引起世界哗然!根据上述材料,80年来就《田中奏折》这一“现象”,曾经有过哪三种不同的“结论性”判断?
(3)依据上述材料,请提出你对这些“结论性”判断的评述。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电视剧《亮剑》成功塑造了八路军独立
团团长李云龙和国民党晋绥军某部团长楚云飞的形象。下图是剧中李云龙和楚云
飞共同抗日的情景。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同学就出现该情景的原因有如下议论,你
认为完全不正确的一组是
①国共两党的阶级立场相同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③国共两党坚持的抗战路线一致④中日民族矛盾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009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美国记者史沫特莱曾对一场战役作这样报道:“整个华北地区,从晋北山区到东海岸,从南面的黄河到北面的长城,都成了战场,……一百团人打击了敌人在华北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对上述战役理解正确的是

A.发生于抗日战争的防御阶段 B.是抗日战争以来的首次大捷
C.当时中国的主要矛盾是中日民族矛盾 D.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来源:伟大的抗日战争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百年积弱叹华夏,八载干戈仗延安。试问九州谁做主,万众瞩目清凉山”。(七大会场中央大礼堂在延安清凉山下)。这是陈毅同志在“七大”胜利闭幕时写的一首诗,请问:(1)诗中的“百年”、“八载”指什么?(2)诗的后两句有什么含义?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处理“中山舰事件”和皖南事变的策略有何不同?试分析中共采取不同策略的原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危急中华地,千里炮声隆。惊落芦沟晓月,仗武势汹汹。我自堂堂华夏,更有文明雄史,奋起九州同。砥柱中流稳,倚剑敢屠龙。
双关捷,百团战,展威风。敌前敌后、南北游击任从容。国际同盟携手,粉碎黄粱美梦,梦断听丧钟。试看乌云散,日照漫天红。
——盛晓虎《水调歌头·纪念抗战胜利六十周年》
问题:(10分)
(1)“惊落芦沟晓月,仗武势汹汹”是指什么?(2分)
(2)“奋起九州同”有何含义,请用史实证明。(4分)
(3)请列举“国际同盟携手,粉碎黄粱美梦”的史实两例。(2分)
(4)你认为在当前我们纪念抗战胜利有何现实意义?(2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你从不曾看见,四万万同胞像今天这样,团结得如钢似铁;千百万民族英雄,为了保卫祖国,洒尽他们的热血。”该歌词描述了

A.北伐战争的情景 B.红军长征的历程
C.抗日战争的史实 D.解放战争的胜利
来源:山东省威海市2010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抗日战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