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大转折点,关于抗战胜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全民族抗战是胜利的根本保证 | B.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
C.宝岛台湾重新回到了祖国怀抱 | D.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完全胜利 |
这是1931年12月1日(民国二十年十二月一日)《申报》中国福新烟公司的马占山将军香烟系列报纸广告 ,这张图片反映的历史内容是
A.抗日运动的兴起 |
B.“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
C.马占山组织“黑龙江省民众抗日救国义勇军” |
D.马占山组织义勇军抗日,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 |
史料的搜集、甄别、阐释、运用是新课程下历史学习与研究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形成正确的史料观。对于日本制造南京大屠杀的描述,有下列几则不同的材料:
材料一 “在(南京)马群镇警戒的时候,我们听说俘虏们被分配给各个中队,每一中队两三百人,已自行处死。”“七千人的生命(俘虏)转眼之间就从地球上消失,这是个不争的事实。” ——《东史郎日记》(日)
材料二 《南京大屠杀的虚构》出版后,日本右翼给予了高度评价,渡部升一在初版本的护封广告词中写道:“读了此书,如果今后有人仍然再提南京大屠杀,那就只能说他是煽动反日。”
材料三 下图反映了日军在南京的暴行
材料四 青岛的余美红老师在给学生讲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时,引用了她父亲讲给她的一个事例:“当时我7岁,你叔叔4岁,鬼子打南京时,人们四处逃难。你叔叔尚小,就和保姆留在家里看房子。日军砸开咱家大门,保姆被杀,你叔叔右腿被打了一枪,昏死过去,侥幸捡了一条命”。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史料证据按照获取的途径和保存状态可以分为实物证据、文献证据和口传证据三类,请依此对上述材料进行分类。
(2)在《南京大屠杀的虚构》一书中,田中正明说:“记述历史有一大禁忌,就是绝对不能以传闻(口述)为证据撰写论文或记事 ”。对此你做何评价?
(3)材料一、二同样出自日本人,但对南京大屠杀一事为何有不同的论定?这说明了什么?
(4)若想证实余美红老师父亲的说法,上述材料中最有力的证据是哪则?
(5)结合下图,请你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历史?
1972年9月28日,周总理和田中角荣举杯庆祝中日建交
日本侵华期间,在沦陷区强制推行使用日语,取消汉语。下图为商店门口挂着的“只用日语买卖”的牌子。其实质目的是
A.把中国纳入大东亚共荣圈 |
B.对中国人进行奴化教育 |
C.实现对中国人民的民族同化 |
D.在沦陷区把日语作为国语加以推广 |
抗日战争相持阶段,中共坚决回击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进攻,其根本用意是
A.不准备与国民党继续合作 |
B.以斗争求团结 |
C.巩固并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D.显示人民军队的力量 |
作为国共两党的最高领导人,毛泽东与蒋介石有过一次难得的会见并合影(右图),这次合影是在
A.五四运动时期 | B.北伐战争时期 |
C.抗日战争时期 | D.抗日战争胜利后 |
1924年国共统一战线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本质上反映了:
A.中国各政治阶层向来具有团结合作,同仇敌忾的革命精神 |
B.国共两党的阶级利益根本上是一致的 |
C.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国共两党的政治目标与中华民族的民族利益基本一致 |
D.中国共产党是革命的中流砥柱 |
今年红岩革命纪念馆展出了一本泛黄的手抄本,封皮上赫然
写着:参政员毛泽东在渝市之动态。落款是:民国三十四年八
月二十六日至九月卅日。它反映的时代主题是
A.如何坚持抗战 | B.决定实行土地改革 |
C.建立何种国体政体 | D.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五四运动的爆发,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孙中山受到了新思想的深刻影响和启迪,看到了新的力量和希望,决心联合共产党,对国民党进行改组,改变脱离群众、依靠军阀进行革命的倾向,走新的革命道路。
材料二 无论各党派在过去和现在有任何政见和利害的不同,无论各界同胞间有任何意见上和利害上的差异,无论各军队间过去和现在有任何敌对行动,大家都应当有“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真诚觉悟,首先大家应该停止内战,以便集中一切国力(人力、物力、财力、武力等等)去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
——《八一宣言》
1937年9月22日,《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在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23日,蒋介石就公布《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发表谈话,承认《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是“摈弃成见,确认国家独立与民族利益之重要”;“中华民族既已一致觉醒,绝对团结,自必坚守不偏不倚之国策,集中整个民族之力量,自己自助,以抵抗暴敌,挽救危亡”。谈话也承认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遂在抗日救亡的基础上得以实现。
——《中共党史教学资料》
材料三 1945年,毛泽东、蒋介石和美国特使赫尔利在重庆的合影
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先生思想的转变对实现国共合作起了什么作用?
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请用史实说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期间,国共合作的趋势表现在哪些方面?
抗战初期,国共两党是如何“自己自助,以抵抗暴敌,挽救危亡”的?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有关的国共和谈达成的相关协议没有实施的原因是什么?
对于历史上国共关系的演变,你得到什么认识?
在七届二中全会上,中国共产党对解放后中国社会性质的设想是:
A.由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 |
B.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 |
C.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
D.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
枣宜会战和豫湘桂战役的结局表明①正面战场仍是抗日的主战场②正面战场的形势严重恶化③国民政府仍坚持片面抗战路线④英美在华的绥靖政策破产
A.①②③ | B.①②③④ | C.②③ | D.②③④ |
日本打通“大陆交通线”的直接目的是
A.迫使国民党政府投降 | B.援助侵入南洋的孤军 |
C.强化对所占地区的统治 | D.扩大对华南的经济掠夺 |
抗日战争时期的《军政》杂志刊诗一首:“晴天霹雳太行头,万里阴覆一鼓收。英帅朱彭筹此役,竟扶危局定神州。”诗中“此役”是指
A.平型关大捷 | B.太原会战 | C.百团大战 | D.平津战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