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代的中国流行的一首歌曲唱到:“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该歌曲中提到的“悲惨的时候”应指( )
A.九一八事变 | B.八一三事变 |
C.华北事变 | D.七七事变 |
美国新闻记者、作家埃德加·斯诺1936年访问某一地区,他惊奇地发现,在贫瘠的中国西北部,竟聚集了中华民族的精英,看到了中国未来的希望和抗日胜利的曙光。这一地区指的是 ( )
A.中央革命根据地 | B.左右江根据地 |
C.陕甘宁根据地 | D.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
2001上映的国产反法西斯影片《紫日》中,有一段情节描写日本军官为将日本青年训练成暴虐杀人者,强令他们将中国百姓活活刺死。这场深刻揭露了侵略者恶魔本性的戏,却在天津、上海、北京的几场学校包场放映中,引来银幕下孩子的哈哈大笑,这让《紫日》导演冯小宁始料不及,痛心疾首。
2001年,红极一时的影星赵薇惹出了“军旗装事件”,却有很多人认为无所谓,这是个人喜好问题。
请问:面对上述事实,你认为出现的原因有哪些?应该如何加强我们的历史教育?
1945年8月,日本政府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八年抗战终于取得最后胜利。有人说:“中国抗日战争能取得最后胜利主要是因为美国空军先后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有人说:“是因为苏联出兵中国东北,摧毁了日本的精锐部队关东军。”也有人说:“中国抗日战争能取得最后胜利主要是因为中国人民经过八年抗战,付出了沉重代价,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才取得的。”你赞同上述观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抗日战争与甲午中日战争交战双方均为中日两国,然而结局却完全不同,中国一胜一败的关键在于
A.是否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 | B.是否自始至终坚持抗战 |
C.政府与军队是否起到了主要作用 | D.是否实现了全民族抗战 |
1937年,日本侵略军攻陷我国民政府所在地,在那里屠杀中国同胞达30万人以上,而现在这件事却被日本右翼势力称之为“20世纪最大的谎言”。请问这是
A.济南惨案 | B.皇姑屯事件 | C.潘家峪惨案 | D.南京大屠杀 |
关于抗日战争防御阶段敌后战场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打击了敌人的后方 | B.配合了正面战场 | C.抗击了日军的主力 | D.加速了相持阶段的到来 |
抗日时期,日本在沦陷区推行奴化教育的根本目的是
A.建立一整套殖民化的教育体制 |
B.把中国青年学生培养成日本侵华的奴才 |
C.实现对中国的殖民统治 |
D.教育制度的日本化 |
“地道战”“地雷战”“鸡毛信”“小兵张嘎”是哪个时期的象征 ( )
A.北伐战争 | B.解放战争 | C.抗日战争 | D.十年内战 |
1937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国共合作宣言》中郑重承诺:“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这突出说明了当时中国共产党( )
A.放弃了自身的奋斗目标 | B.改变了对国民党的认识 |
C.以中华民族的利益为重 | D.实现了与国民党的合作 |
抗日战争时期的国民党
A.坚持了抗战,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作出了贡献 |
B.抗战开始时一度放弃反共立场,后来又恢复了反共立场 |
C.抗战开始时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后来执行片面抗战路线 |
D.始终奉行的是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方针政策 |
对抗日战争中,两个战场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国共双方分别指挥抗日军队,形成两个战场 |
B.敌后战场一直是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
C.两个战场的作战方式截然不同 |
D.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互为依存 |
宋女士一生历经世事沧桑。半个多世纪前,民族危亡存续之时,投身全民抗战……(引自汪道涵《致宋美龄女士亲属唁电》)
A.国民党政府片面抗战的谅解 | B.宋美龄反对日本侵略的赞扬 |
C.宋氏三姐妹毕生事业的常识 | D.蒋介石推行亲美政策的肯定 |
胡锦涛指出:“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肯定了国民党军队的抗战 | B.正面战场,敌后战场互相配合 |
C.抗日军队由中国共产党共同领导 | D.国共两党是中国抗战的主要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