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是有关民国初期(1914 年一1921 年)中国棉纺织工业发展情况的统计资料。此资料说明民国初期中国棉纺织工业
年份 |
1914年 |
1918年 |
1919年 |
1920年 |
1921年 |
布机(台) |
2316 |
2736 |
3839 |
4139 |
4139 |
纱锭(枚) |
544780 |
647570 |
658748 |
842894 |
1248282 |
A.在各行业中发展最快
B.在迅速发展中内部蕴含着危机
C.成为中国的支柱产业
D.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近代以来,1898年张謇在南通创办大生纱厂,数年的惨淡经营,大生纱厂逐渐壮大,资本不断增加,到1911年为止,该厂获利370多万两白银,1917年—1921年连续获利560多万白银。可好景不长,1922年后,大生纱厂开始走下坡,1923年秋,大生纱厂因无款购棉花一度停工。这一现象说明了
A.思想解放是开始近代化的先决条件 |
B.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
C.封建专制统治是近代化的主要障碍 |
D.民族独立是实现近代化的前提 |
1925年,“江浙京奉鲁豫各处兵戈纷起,除水路轮船可达之少数各地外,其津浦、京汉、陇海、胶济、京绥各铁路货车一律停开,所属各省份运输阻断,几乎无货可售”。上述材料说明中国民族工业萧条的原因之一是
A.蒋介石对红军连续发动“围剿” |
B.一战后列强加紧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
C.军阀割据与军阀之间的混战 |
D.民族工商业间的恶性竞争,无货可售 |
读“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示意图”,图示中两次发展低谷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A.中国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
B.帝国主义经济势力的入侵 |
C.中国政府经济政策的重大调整 |
D.中国官僚资本的经济垄断 |
农工商部向各省发出长篇通告,提出欧战正是“工商业发达之转机”,公布《维持工厂办法大纲七条》,规定糖类、棉毛织物等数十种制造厂家,均在维持之列。该材料说明
A.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
B.糖类、棉毛织物等行业发展迅速 |
C.民国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 |
D.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
1918至1922年,江南造船所在美国提供材料、图纸和工程师的情况下,为美国政府先后建造了四艘万吨级舰船,这是当时远东地区所造最大吨位的船舶。1918年,上海王岳记机器厂制造出了中国第一台万能铣床。1919年,福建船政局制造了我国第一批飞机。这表明
A.我国的重工业有了较大的发展 |
B.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结构趋于合理 |
C.民族工业的半殖民地特征明显 |
D.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工业成就巨大 |
严志才《评南京国民政府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一书中说:“到1936年,帝国主义在华资本已达42.8亿多美元,控制了中国生铁产量的96.8%,原煤产量的55.7%,发电量的55%,外洋航运吨位的83.3%,国内航运吨位的63.1%,铁路总里程的90.7%。”从中可以看出
A.中国经济主权受到全面威胁 |
B.帝国主义各国把中国作为投资场所 |
C.中国重工业呈现殖民地化趋势 |
D.国民政府吸引外资取得巨大成功 |
1916年,山西商人乔殿森集资1.5万两白银在太谷东关创办了利川蛋厂。该厂系诸人合资而成,对厂中伙友(员工)按商家惯例,根据其表现、业绩给予顶身股,年终按股分红。试办数年后,产品正式行销出口,效益颇丰。利川蛋厂“效益颇丰”的主要原因是
A.国际形势影响 | B.国民政府重视 |
C.经营理念创新 | D.国家政局稳定 |
“缔约此方之国民,在缔约彼方领土全境内,应许其不受干涉,从事并经营依法组成之官厅所施行之法律规章所不禁止之商务、制造、加工、科学、教育、宗教及慈善事业……” 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缔约彼方”在与“缔约此方”的贸易中大量出超
②“缔约此方”开始对“缔约彼 方”进行资本输出
③便利了“缔约此方”对“缔约彼方”的文化侵略
④客观上有利于“缔约彼方”的科学技术的发展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有人说,“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并非黑暗一片,中国社会还在进步。”下列不能论证这一观点的是( )
A.中国民族工业的出现了发展的春天 | B.中国社会稳定,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 |
C.中国出现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运动 |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因素不断增长 |
1902年2月,清上谕“各出使大臣,查取各国通行律例,咨送外务部,并著责成袁世凯、刘坤一、张之洞慎选熟悉中西律例者,保送数员来京,听候简派,开馆编纂”。1903年3月,谕令载振、袁世凯、伍廷芳先订商律作为则例,并强调要率先拟出,尽快颁行。1904年1月,清政府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公司法——《公司律》。清政府这一决策,主要是
A.满足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 | B.搜刮民间公司用于巨额赔款 |
C.适应民族工业迅速发展的需要 | D.严防民族资本支持民主革命 |
对下表分析正确的是
民国初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煤矿比例一览表(%)
年产量(万吨) |
≥100 |
10~99 |
1~9 |
≤1 |
外商企业 |
100 |
88.5 |
41 |
0 |
华商企业 |
0 |
11.5 |
59 |
100 |
A.民国初年采煤业发展较快 B.中国的重工业发展较快
C.小煤矿华商资本占据优势 D.华商资本不敌外商资本
王富仁教授认为中国近代以来每30年就有一个文化周期:1859—1889—1919—1949—1979—2009,每一阶段都有文化的具体特征。其中对1889—1919年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从学制度到学思想,国人的思想解放不断加深 |
B.“中体西用”的主张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 |
C.马克思主义从传入到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流思想 |
D.这一时期的各种思想“犬牙交错”,异常复杂 |
在某中学的“上海乡土史”课程上,老师要求学生按指定材料(见右表)确定一研究主题。以下切合材料的主题是( )
A.上海工业化一瞥 |
B.改革开放在上海 |
C.上海,中国现代化的缩影 |
D.上海,红色的摇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