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张謇创办大生纱厂,不仅在筹建期间曾借用公款,而且开厂以后还依仗清政府,取得了“二十年之中,百里之内,不准别家设立纱厂”的垄断权。1904 年,上海纺织业资本家朱畴拟在祟明岛增设大有公司,清政府商部竞出面替张謇加以阻止。以上材料从实质上反映了(    )

A.张謇创办的企业带有官办性质
B.封建势力阻碍了民族工业健康发展
C.民族资本家之间的自由竞争日趋激烈
D.实业家利用政府权力提高商业竞争力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研究者认为,近代中国出现过五次大的留学热潮,①②③处的初衷应该是(   )

批次
留学时间
留学初衷
第一次
晚清的留学热潮

第二次
民国初期的留学热潮

第三次
国民政府时期的留学热潮
科技救国
第四次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留学热潮
建设国家
第五次
改革开放以后的留学热潮

 
A.富国强兵、实业救国、创业立业
B.实业救国、创业立业、富国强兵
C.创业立业、实业救国、富国强兵
D.实业救国、富国强兵、创业立业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是张海鹏主编的《中国近代通史》前五卷的目录,其中第三卷的卷名最有可能是(   )

第一卷
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
第二卷
近代中国的开端(1840~1864)
第三卷
…… (1865~1895)
第四卷
从戊戌维新到义和团 (1895~1900)
第五卷
新政、立宪与辛亥革命(1901~1912)

 
A.早期现代化的尝试 
B.制夷、自强与实业救国
C.从太平天国到洋务运动
D.从《北京条约》到《马关条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商鞅
材料二  “……朕(雍正)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 摘自《大清会典事例》
材料三  19世纪末清政府在内外交困的业严峻形势下,不得不谕令各省“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
材料四   南京临时政府在中央设立实业部,管理农、工、商、矿等业,要求各省设立实业司,鼓励民间办各种实业团体,鼓励人们兴办实业;鼓励华侨在国内投资;颁布了一些有关的规章制度和措施,如《商业注册章程》,《商业银行度例》等。
——《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的中国古代两个不同时期的相同的经济政策是什么?你如何看待这一政策?(8分)
(2)从材料一、二到材料三、四,政府的经济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习题
材料一: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简况表

年份
新办民族工业总数/家
新增民族工业资金总额/万元
平均每年设厂数/家
平均每年新增资本/万元
1869—1894
50多
500多
1.42
1.41
1895—1900
100
4500
16.7
750
190l一1911
300
5600
31
510
1912一1919
600
13000
75
1625

 
材料二:1952年、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较表

所有制性质
经济成分
1952年
1956年
 
公有制经济
国营经济
19.1%
32.2%
合作社经济
1.5%
53.4%
公私合营经济
0.7%
7.3%
私有
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6.9%
0%
个体经济
71.8%
7.1%

 
问题:
(1)读材料一,分析1895——1900年和1912年——1919年分别两个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2)读材料二,说明当时中国社会经济结构有何变化?分析1952年到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变化的主要原因和标志意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解析题
材料1:曾国藩说“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罩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材料2: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引自《李文忠公全书》
材料3: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引自《筹办夷务始末》
回答:
① 以上材料是清政府中哪一派的主张?出现在什么时期?
② 材料1提出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具体方法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
③ 材料2作者的观点是否正确?简述你的理由。
④ 材料2与材料3观点上的相同之处是什么? 并结合所学评价这场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共6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中国近现代四种经济形式的发展走势图,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

A.①的发展主要得益于英国对华资本输出
B.②的变化主要原因是日本对华军事侵略
C.③的趋势表明我国基本完成所有制的转变
D.④的产生促进了抗战时期民族企业的发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民国初期,(政府)颁布了《商人通例》、《公司条例》、《证券交易所法》等法规,涉及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和政府管理等领域。在全国工商会议上,工商界代表对公司注册章程、商标法、商会法等提出了许多建议和要求,工商部在制订相关法规时,均有所采纳,并在参考西方有关法规的基础上,较多地注意了本国状况。这反映了当时(   )

A.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发展实业
B.社会转型过程中近代法治制度的逐步建立
C.北洋军阀政府加强了对民族工商业的控制
D.民族工商业占据中国社会经济的主导地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斯大林说:“苏维埃经济制度则具有许多优点,这些优点是任何一个资产阶级国家,即使是最‘民主的’、‘全民性的’……资产阶级国家所不敢梦想的"这一制度(    )
①建立了相对独立的经济体系
②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绝对领导
③开创了一种新的现代化模式
④确保了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反映出信息中不正确的是(   )

1913~1937年苏联(俄)工业产值增长图

A.1913~1920年工业产值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战争的破坏
B.1920~1925年工业产值的增长得益于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1925~1932年工业产值的增长在于这一时期的企业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权
D.1932~1937年工业产值高速增长源于斯大林体制的逐步确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36年初,国民政府规定,对农产品加工,提倡就农村或其附近发展,对一般工业应由政府实行保护和奖励的政策,对于那些地方上无力举办的大工业,应由政府、企业家一致进行。这说明国民政府采取的行动是(  )

A.实行“币制改革” B.鼓励外资投资国内产业
C.提倡国货运动 D.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追求工业化,实现民族复兴是中华民族一直追寻的梦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办洋务的封建官僚们主持下,中国开始有了一批官办的企业。这些企业因为是使用新式机器,雇佣了大量工人,大体上按照西方的机器工厂的组织形式来进行生产,已不同于旧有的官营工场手工业,所以是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但是这些企业中很大部分是军事工业,它们的产品供应给国家和军队,并不作为商品而出售,更不投放到市场上去。这些企业不但为封建官僚所控制,而且对外国资本帝国主义有很大的依赖性。
材料二

材料三  经过对政治、经济、国际环境诸多方面利弊得失的反复权衡和深入讨论之后,大家认为必须从发展原材料、能源、机械制造等重工业入手。得出这样的结论,其理甚明。设想多发展轻工业,按一般常识讲,一定是投资省、见效快,又能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条件,为国家积累建设资金。没有机器制造业,发展轻工业的装备从哪里来?没有钢铁等基础工业,机械制造的原料从哪里来?没有能源和交通运输,整个经济又怎么运转?仰赖进口么?办不到。一是我们没有钱,二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我们实行禁运和封锁。全靠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支援也不现实。特别是当时美帝国主义实际上还同我们处于军事对峙状态,我们亟需建立军事工业以增强国防力量。这些因素是客观现实,不是我们的主观意志可以改变的。
——薄一波在《若干重大历史决策与事件的回顾》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工业化起步阶段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洋务运动对中国工业化的主要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建立初期工业建设的特点及其原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载:1922年,仅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山西、察哈尔八省统计垦殖公司由59家扩增到100家,资金达到1245万元。但这一切的规模还实在太小,全国的统计也就相当于军阀阎锡山一人的家产。材料说明(    )

A.自然经济结构开始解体
B.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加剧
C.农业经济模式转型艰难
D.军阀统治阻碍经济发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根据上述两图所蕴涵的信息,结合所学说明两个时期经济领域的变化,并分析原因。(注:需指出两处变化并分别进行分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观察近代前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示意图,其中发展最快时期的外部原因是(  )

A.清政府调整财税政策
B.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C.南京临时政府倡导发展实业
D.帝国主义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国民大革命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