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在“比较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的相同点”的研究学习中,表达错误的是
A.都以推翻清政府的统治为主要斗争对象 |
B.都在南京建立了资产阶级革命政权 |
C.都制定了革命的纲领 |
D.都展开了武装斗争、暴力革命的斗争方式 |
以下两张图片是 1860 年发生在中国北方的“火烧圆明园”和中国南方的“洋枪队协助清军作战”。图中所反映的这种相互矛盾的现象说明外国侵略者
①要迫使清朝统治者屈服 ②要利用清政府镇压人民反抗
③要保护他们的既得侵华利益 ④要攫取更多的侵华权益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1861年4月,赵烈文(曾国藩的幕僚)阅读某书,并在日记中写到:“……其中所言,颇有见识……,皆是效法西人所为,其钦折外洋,贻为心悦诚服,而于夷情景最谐练……观此书,则贼中不为无人。”此书应为
A.《天朝田亩制度》 | B.《资政新篇》 |
C.《瀛环志略》 | D.《海国图志》 |
范文澜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在概括太平天国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时说:“宗派、等级、享乐主义三种思想,总根源在农民阶级消极方面的狭隘性、保守性、私有性……正是这些特性的反映,也决定了太平天国的必然崩溃。”最能体现“这些特性”的是( )
A.天京事变 | B.定都天京 | C.金田起义 | D.提出《资政新篇》 |
厘金因其初定税率为1厘(1%),故名,原是1853年实行的一种临时筹款方法,即一种 由 地方督抚自行掌握的酌量抽厘的商业税,实行遇卡抽厘,税款完全出自华商而不涉及外商。至1931年,沿袭70余年的厘金制度被废除。下列对厘金的分析不准确的是
A.是清廷镇压革命的需要 | B.削弱了本国商品竞争力 |
C.是强化重农政策的手段 | D.便于地方割据势力抬头 |
《天朝田亩制度》中,从“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银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等语,可知太平天国的理想境地是
A.共产与民主 | B.共产与平等 |
C.平等与自由 | D.民主与科学 |
《天朝田亩制度》中规定,生产者“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由国家统一支配,甚至连鸡狗等禽畜也不例外。这实质上表明太平天国( )
A.试图保持社会的公正 |
B.实行绝对平均主义 |
C.规划一切经济和社会生产活动 |
D.彻底消灭了人们的私有观念 |
近代民谣:“毛竹笋,两头黄,农民领袖李忠王。地主见了他像见阎王,农民见了他赛过亲娘。黄秧叶子绿油油,忠王是个好领袖。地主见了他两脚抖,农民见了他点点头。”描述的事件可能是
A.洋务运动 | B.太平天国运动 |
C.戊戌变法 | D.辛亥革命 |
杨秀清在答复英国外交使节时说:“田产均耕一事是也,人人皆是上帝所生,物物归上主,人人皆当同享天福,故所谓天下一家也。”杨秀清所说的“均耕”是指
A.实现“耕者有其田” | B.无性别差异地均分土地 |
C.平均分配农业产品 | D.农民平均承担土地经营 |
《剑桥中国晚清史》载:“按照《天朝田亩制度》所宣布的目标,太平军运动确实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在这场革命中经济竞争被完全消灭;家庭被剥夺了它在经济和社会上的重要作用;国家获得了一种新的合法性和更广泛的权力。”材料中的“太平军的社会革命”
A.顺应了当时中国小农经济国情 |
B.是绝对平均主义的体现 |
C.强调国家对百姓财产权的尊重 |
D.是战争环境的必然选择 |
洪秀全通过拜上帝教发动和组织了太平天国运动。当时曾到过天京的西方人富礼赐曾发表评论说“天王之基督教不是什么东西,只是一个狂人对神圣之最大的亵渎而已”。这从一个侧面表明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教( )
A.是彻头彻尾的中国宗教 | B.与西方宗教思想没有任何联系 |
C.只是农民表达思想主张的工具 | D.遭到了列强的强烈反对 |
“长毛(指太平军)造反那时候,老通宝的祖父和陈老爷同被长毛掳去,同在长毛窝里混上了六七年,不但他们俩同时从长毛营盘里逃了出来,而且偷得了长毛的许多金元宝”。这段文字不能说明的是( )
①有些农民参加太平天国运动是被迫的
②太平天国运动与以往的农民战争无本质区别
③组织涣散是太平天国失败的重要原因
④农民阶级不能作为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A.②④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④ |
太平天国运动之初,曾国藩指出:"今春既交,粤盗益复猖獗,西尽泗镇,东侵平梧,二千里中,几无一尺净土。推寻本原,何尝不以有司虐用其民,鱼肉日久,激而不复反顾? 盖太吏之泄泄(闲缺)于上,而一切废置不问者非一朝夕之故矣。"据此可知,曾国藩认为太天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是( )
A. | 自然灾害频仍 | B. | 社会治安混乱 |
C. | 土地兼并严重 | D. | 官吏贪暴腐败 |
“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这句话反映了 ( )
A.鸦片战争的爆发直接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
B.列强的侵略激化了国内业已尖锐的阶级矛盾 |
C.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前阶级矛盾积累的结果 |
D.太平天国运动刺激了列强扩大侵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