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档案《户部汇题各省民数谷数清册》统计,咸丰元年(1851年)尚有完整的全国人口记录,咸丰三年起,南方多省册报残阙,人口遽降。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农民起义爆发,冲击了旧的统治秩序 |
B.清朝吏治腐败,户籍管理混乱 |
C.列强发动侵华战争,户籍管理受冲击 |
D.清政府调整政策,放松了户籍管理 |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沟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下列史实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太平天国 | B.洋务运动 |
C.戊戌变法 | D.新文化运动 |
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所过之处,往往焚学堂,毁木主,入金陵以后,又曾大规模搜书和焚书,“在秦始皇之后,像这样恣肆地践踏孔孟的事是没有先例的。”之所以出现材料的情况,原因最可能是
A.儒家思想是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
B.宣传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
C.使农民彻底摆脱儒家思想的影响 |
D.说明上帝具有唯一神圣的地位 |
自太平军兴起后,各省多以镇压太平军为借口,截留田赋,以备急需。《辛丑条约》签订后,因赔款数额巨大,中央无力偿还,遂将赔款数额分摊于各省,于是各省便以分担赔款之名而获得就地自由筹款之权。及至民国初年,因时局动乱,各省田赋多被地方军阀擅自截留或挪用。上述材料实质上表明了从晚清到民国初年
A.社会动荡不安导致财赋减少 | B.地方政府擅自截留中央财政 |
C.中央集权的财政体制被破坏 | D.地方政府获得了财政自主权 |
历史教科书总结说:“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阶级不能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对此某学生提出:“毛泽东出身农民,他却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书上明显错误。”对上述观点最合适的理解是
A.教科书只是出自某些专家的“一家之言”,结论不一定合理 |
B.教科书只是就一般规律作出判断,毛泽东是个特殊现象 |
C.太平天国运动和毛泽东所处的时代不同,结论差异合理 |
D.该学生对“农民阶级”这一概念理解片面,结论错误 |
“太平天国的历史作用不在于‘运动’本身‘革命’,而在于引发了‘生死竞争’,迫使不同营垒中的开明之士顺应历史发展方向。”该观点认为太平天国运动( )
A.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
B.不能承担民主革命重任 |
C.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趋势 |
D.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统治 |
俄国外交官普提雅廷在写给俄国外交部的文件中说:“英约内的条款,规定长江沿岸于内战终止之后,沿长江帝国内部航行的开放,明白表示了英国内阁蓄意要居中镇压叛乱,在中国最富庶的工厂区内,这一乱事现在是英国扩张商业的唯一障碍了。”文件中的“这一乱事”应是指( )
A.虎门销烟 | B.太平天国运动 |
C.义和团运动 | D.辛亥革命 |
太平天国政权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军政合一的政权机构;一度宣布废除私营商业。经营公营商业(后又恢复私营商业);实行“圣库制度”;设立诸匠营与“百工衙”。实行官营手工业制度。社会习俗上“废除买卖婚姻”,规定“凡天下婚姻不论财”。这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
A.大大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
B.是空想性与进步性的统一体 |
C.具有日益脱离广大农民群众的趋势 |
D.政权的性质日益趋于封建化 |
黎仁凯在《洪仁玕的历史定位》中指出:对于作为太平天国后期重要领导人的洪仁玕,论者已不囿于太平天国的圈子,而是从社会发展和近代化等多角度进行透视……。这说明史学家对洪仁玕的定位较高,主要是看重了他( )
A.作为太平天国后期的核心领导了防御战 |
B.利用西方学说宣传民主革命思想 |
C.在《资政新篇》中提出发展资本主义设想 |
D.最早进行“器物”及政治改革的实践 |
下图洪水泛滥,比喻太平天国像洪水一样(波及18个省,600多城);图中长茅草,喻指被称为“长毛”的太平军;岸边尸骨碎离,喻指运动死了很多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毫无可取之处 |
B.材料观点是站在统治者立场 |
C.太平军纪律松散 |
D.太平天国运动彻底脱离群众 |
“在长期的犹豫不决后,欧洲人终于决定支持大清政权,……因为他们与满洲人签有条约和贷款协议……。”这表明列强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从根本上取决于( )
A.清政府对列强的态度 | B.列强维护侵略权益的需要 |
C.太平天国政权的性质 | D.列强实现以华治华的需要 |
“主张兴办近代工矿交通金融邮政事业,并允许私人经营,允许使用雇佣劳动;主张与外国平等来往通商,同时用竞争手段抑制经济扩张。”《资政新篇》的这些改革建议,大多得到洪秀全的肯定,说明( )
A.这个文件适应了太平天国革命的需要 |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对农民的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 |
C.当时的农民阶级要求发展资本主义 |
D.农民领袖能够接受近代先进事物 |
《资政新篇》是洪仁玕于1859年向洪秀全提出的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是太平天国后期的重要文献。该文献的内容表明( )
|
内容 |
|||
经济 |
发展交通和近代工矿生产 |
国家办理邮政;兴修水利 |
奖励技术发明 |
开办银行和保险事业 |
政治 |
加强中央领导权; |
严禁贪污;各省设置新闻官 |
重视群众意见 |
建立税收机关 |
社会 |
开设医院;办理教育 |
兴办育婴堂和鳏寡孤独院 |
严禁饮酒和吸食鸦片 |
严禁溺婴及买卖人口 |
A.文献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B.文献适应了太平天国运动中农民的需要
C.当时的农民阶级要求推翻清朝封建帝制
D.农民领袖接受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主张
太平天国运动中的一首歌谣“天父杀天兄,终归一场空,打起包裹回家去,还是当长工。”此歌谣反映出( )
A.清军向太平军反扑 | B.天京变乱造成悲剧 |
C.太平天国北伐失败 | D.天京陷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