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宣传推翻清朝统治,建立“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人间“天国”,“拜上帝会”创立后发展迅速。这从根本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 )
A.封建迷信严重 | B.阶级矛盾尖锐 |
C.自然灾害严重 | D.民族危机严重 |
鸦片战争后,广大农民揭竿而起,试图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太平世界和人间天国。下列关于太平天国运动评述正确的是( )
①其爆发是因为鸦片战争后广西天灾人祸接连不断
②《天朝田亩制度》是其颁布的纲领性文件
③运动中提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
④其结果是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下失败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近代太平天国为了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这一制度( )
A.代表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 |
B.反映了农民阶级实现农业近代化的强烈要求 |
C.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
D.反映了农民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愿望 |
学者张鸣认为:如果没有太平天国这个插曲,中国融入世界还会晚若干年。他这样说的理由是( )
A.太平天国政府执行对外开放政策 |
B.太平天国运动客观上催生了洋务运动 |
C.太平天国运动迫使清政府对外开放 |
D.太平天国促进了东南地区经济的发展 |
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颇具深意地说,凡“万方来朝,四夷宾服及夷狄戎蛮鬼子,一概轻污之字,皆不必说也。”这表明了( )
A.近代学习西方思潮的萌发 |
B.中国人改善外交环境的愿望 |
C.农民领袖思想觉悟的提高 |
D.对两方国家的认知有新变化 |
“它可以说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的方案,不过这个方案是反对西洋化、近代化,与第一第二个方案是背道而驰的。……其惨败代价之大足证我民族要生存绝不可以开倒车。”文中“它”产生于( )
A.太平天国运动 | B.洋务运动 |
C.义和团运动 | D.辛亥革命 |
下列表格是甲、乙两位同学对“农民阶级与近代中国革命”的探究,对此判断正确的是
|
历史依据一 |
历史依据二 |
历史结论 |
甲 |
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阶级领导的革命 |
太平天国运动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而失败 |
农民阶级由于阶级局限性不能领导革命的胜利 |
乙 |
毛泽东出身农民家庭 |
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党人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
农民阶级可以领导革命胜利 |
A.甲同学采用的历史依据正确,结论合理
B.乙同学采用的历史依据不正确,结论不合理
C.两位同学采用的历史依据都不准确,结论都不合理
D.两位同学的推论都合理,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时代
曾国藩在《讨粤匪檄》指出:“逆贼洪秀全杨秀清称乱以来,於今五年矣。荼毒生灵数百余万,蹂躏州县五千余里,所过之境,……一概抢掠罄尽,寸草不留。……此其残忍惨酷,凡有血气者未有闻之而不痛减者也。……粤匪窃外夷之绪,崇天主之教。……士不能诵孔子之经,而别有所谓耶稣之说、《新约》之书,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对此评价正确的是( )
A.体现了农民革命对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破坏作用 |
B.在批判太平天国运动的同时也承认了太平天国宣传西方思想的先进之处 |
C.由材料可以看出太平天国和中国以往的农民起义没什么两样 |
D.材料深刻的揭示了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
史学家认为:“洪仁玕的思想虽不够充分,却十分可贵,朝这个方向走下去,一定能上道。”据这种观点判断,太平天国运动“朝这个方向走下去”的表现是( )
A.制定《天朝田亩制度》 | B.永安封王建制 |
C.创立拜上帝教 | D.提出《资政新篇》 |
《天朝田亩制度》中规定生产者“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由国家统一支配,甚至连鸡狗等禽畜也不例外。这实质上表明太平天国( )
A.满足了农民的土地愿望 | B.实行圣库制度 |
C.实行绝对平均主义 | D.私有观念彻底消失 |
一位历史学家在总结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时说:“19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的太平天国运动,没有也不可能得到更多社会阶层的支援,这不在于天国政权的封闭性,而是中国社会尚未形成声援的力量”。这说明
A.中国社会小农意识根深蒂固 |
B.中国革命缺乏先进的理论和科学的纲领 |
C.没有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 |
D.中国需要发展先进的社会生产力 |
马克思曾指出:“推动了这次大爆炸(即太平天国运动) 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A.没有英国的侵略就没有太平天国运动 |
B.英国的侵略加速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
C.只看到现象而没有看到问题的本质 |
D.马克思高度评价英国侵略对中国革命的作用 |
关于近代中国某一运动,有人如此评价,“结果和它的期望恰恰相反,它不自觉地把机捩拧拨了一下,当机捩一旦转动,就逐渐地向着毁灭旧制度的爆炸点走去,再也没有任何力量能够迫使它停止下来。”该运动应该是
A.太平天国运动 | B.洋务运动 |
C.辛亥革命 | D.新文化运动 |
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
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
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 |
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
D.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 |
恩格斯在《波斯和中国》一文中说:“古老中国的末日正在迅速到来。国内战争已使帝国的南方与北方分立……过不了多少年,我们就会看到世界上最古老的帝国作垂死的挣扎,同时我们也会看到整个亚洲新纪元的曙光。”这里的“国内战争”是指:
A.太平天国运动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义和团运动 | D.辛亥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