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自愿作恶,人之所以作恶,做不正义的事是出于无知。这是古希腊一位哲人强调知识对人的道德的作用,这位哲人是
A.柏拉图 | B.亚里士多德 | C.苏格拉底 | D.普罗泰哥拉 |
亚里士多德是一位博学家,他对当时所能涉及的学科都有研究。下列关于亚里士多德在科学研究方面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A.提出理念论 |
B.在自然科学方面的结论被时代证明都是正确的 |
C.以三段论为核心的伦理学至今被学界尊为权威 |
D.在哲学观点上摇摆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 |
有位思想家认为:“美德即知识。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每一种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本质。”提倡这种“知德合一”的先哲是
A.苏格拉底 | B.安提丰 | C.普罗泰格拉 | D.柏拉图 |
古代希腊思想家智者学派、苏格拉底等人的贡献在于
A.“将哲学从天上带到人间” | B.打破了中世纪神学对人性的束缚 |
C.动摇了天主教会的权威 | D.为人类勾画出“理性王国”的蓝图 |
苏格拉底的名言是“认识你自己”,亚里士多德说:“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两者的共同之处体现了( )
A.追求真理的人文精神 | B.追求理性的自由主义 |
C.追求完美的理想主义 | D.追求自我的个人主义 |
《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坚持德育为先,提出加强道德教育,强化道德修养,培养良好品质。下列历史人物中,特别重视道德修养的是
A.但丁 | B.苏格拉底 | C.马丁·路德 | D.克利斯提尼 |
古希腊的先哲苏格拉底与柏拉图都认为人生来是善良的,这与我国战国时期孟子的“人之初,性本善”的观点不谋而合。为了扩充人的善性,在伦理观上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方式分别是
A.王道和民主政治 | B.实行人治和法制 |
C.加强专制和自我节制 | D.仁政和道德教育 |
亚里士多德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主要是因为他
A.对当时所能涉及的学科都作过研究 | B.对柏拉图的思想既有继承又有突破 |
C.兴建的“吕克昂”学园藏书丰富 | D.在逻辑学方面至今仍被学术界尊为权威 |
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公元前5世纪的东西方思想巨人,两者思想的不同之处是
A.肯定人的价值 | B.强调知识的作用 |
C.推尊君主权威 | D.重视道德的意义 |
苏格拉底认为“未经检讨反省的生命是没有生存价值的生命”,“有思想力的人是认识万物的尺度”。基于苏格拉底的这一认识,你认为( )
A.苏格拉底代表了古希腊智者学派的思想 |
B.苏格拉底完全否认了智者学派的主张 |
C.这种认识为“人是万物尺度”的主张注入了理性精神 |
D.这种认识阻碍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
苏格拉底认为,天上和地上各种事物的生存、发展和毁灭都是神安排的,神是世界的主宰。他反对研究自然界,认为那是亵渎神灵的。由此可见苏格拉底的学说具有( )
A.人文主义色彩 | B.神秘主义色彩 | C.理性主义色彩 | D.空想主义色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