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浙江]2011-2012学年浙江省温州八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秦始皇创立了皇帝制度,自称始皇帝,该称谓最早出现于

A.公元前2世纪初期 B.公元前2世纪晚期
C.公元前3世纪初期 D.公元前3世纪晚期
来源:2011-2012学年浙江省温州八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对文成公主入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加强了唐对吐蕃的管辖        
②促进了吐蕃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③唐与吐蕃已经“和同为一家”  
④松赞干布归附唐朝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来源:2011-2012学年浙江省温州八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作为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教育家,孔子为教育的推广作出了巨大贡献,主要是因为

A.“知之为知之”的学习态度
B.“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
C.“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
D.“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
来源:2011-2012学年浙江省温州八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孔子之道,远传于四域之外,东经朝鲜,波及日本,南则风靡于安南。……孔子之道,又流行于欧美。”这则材料主要说明    

A.孔子是世界文化名人
B.儒家文化为世界各国所接受
C.孔子的思想产生了世界性影响
D.儒家文化成为世界各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来源:2011-2012学年浙江省温州八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亚里士多德是一位博学家,他对当时所能涉及的学科都有研究。下列关于亚里士多德在科学研究方面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A.提出理念论
B.在自然科学方面的结论被时代证明都是正确的
C.以三段论为核心的伦理学至今被学界尊为权威
D.在哲学观点上摇摆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
来源:2011-2012学年浙江省温州八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华盛顿就任首任总统时,国库因战争而债务累累。为此他采用了财政部长汉密尔顿的建议,建立了国家银行。这一措施不能够

A.巩固国家信用
B.巩固政权和国家统一
C.促进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D.缓和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来源:2011-2012学年浙江省温州八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华盛顿说:“剑是维护自由的最后手段,一旦自由得到确立,就应该将它放在一旁。”
下列华盛顿的活动能够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①首任总统后改善与英国关系,与周边印第安人签订友好条约
②领导独立战争期间力主与英国和谈
③欧洲英法开战之际宣布“严守中立”政策
④告别演说告诫不要感情用事同外国进行友谊的结合或敌对的冲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来源:2011-2012学年浙江省温州八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夜之间,穷困潦倒的“荒野雄狮”成为军界和政界无人不晓的大人物,指的是拿破仑

A.指挥土伦战役
B.发动热月政变
C.镇压巴黎王党暴乱
D.发动雾月政变
来源:2011-2012学年浙江省温州八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拿破仑在近代欧洲历史上具有极大的影响,下列对拿破仑评价正确的是

A.重建君主制导致大革命成果付诸东流
B.侵略战争阻碍各国人民反封建斗争
C.对近代法制建设作出重大贡献
D.宣扬“民族主义”造成欧洲分裂
来源:2011-2012学年浙江省温州八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民国初期的重要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护国运动  ②“二次革命”  ③袁世凯称帝  ④宋教仁遇刺

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③①④② D.②④①③
来源:2011-2012学年浙江省温州八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认为“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遂向参议院请辞临时大总统,并推荐说:“清帝退位,南北统一,袁君之力实多。”并指出:“今日清帝退位、中华民国成立,民族、民权两主义俱达到,唯民生主义尚未着手,今后吾人所当致力的即在此事。”据此概括孙中山辞职的原因不包括

A.履行对袁世凯的承诺
B.认为辛亥革命的政治目标已经实现
C.重心要转向解决民生问题
D.对袁世凯抱有幻想
来源:2011-2012学年浙江省温州八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①进程中始终坚持非暴力
②消除了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之间的纷争    
③是反抗殖民统治的独特道路
④最终目标是实现印度的自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来源:2011-2012学年浙江省温州八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恩格斯认为马克思有两个伟大的理论发现,一个是剩余价值理论,一个是唯物史观。如果你要深入学习第二个理论,主要需要选择下列哪本书

来源:2011-2012学年浙江省温州八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著作,可以反映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历程。其先后顺序是
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②《新民主主义论》
③《<共产党人>发刊词》  
④《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③②④ D.①②④③
来源:2011-2012学年浙江省温州八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井冈山道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又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两者最根本的共同点是

A.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B.始终不渝地贯彻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C.把反“左”作为革命进程中的重要任务
D.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来源:2011-2012学年浙江省温州八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邓小平南方谈话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要敢于试验
B.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C.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建设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来源:2011-2012学年浙江省温州八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中国现代化工业产品或者工程与李四光的研究成果有重大关联的是

来源:2011-2012学年浙江省温州八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牛顿的朋友介绍,牛顿是受苹果落地的启发悟出了万有引力定律的。这反映了牛顿的

A.善于观察思考的学习习惯 B.勤奋的探索精神
C.注重实验的科学研究方法 D.严肃的科学态度
来源:2011-2012学年浙江省温州八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科学著作阐述了这样的基本原理:在加速运动系统里的惯性力,可以运用到时空中的各种物体运动上。这一著作应该是

A.《地质力学的基础与方法》 
B.《自然哲学中的数学原理》
C.《论物体的电动力学》
D.《广义相对论的基础》
来源:2011-2012学年浙江省温州八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16年9月15日,英军在进攻中首次使用坦克,共出动49辆,而实际参加战斗的有18辆,步兵的进攻速度因而有所增加,当天占领了第三道阵地的几个要点。”这个战斗情景出现在

A.日德兰战役 B.凡尔登战役 C.索姆河战役 D.马恩河战役
来源:2011-2012学年浙江省温州八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三国同盟正式形成 ②英俄签订协约 ③英法签订协约 ④萨拉热窝事件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①②④ D.③①④②
来源:2011-2012学年浙江省温州八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西方一评论家曾经这样评价美国总统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威尔逊的原则征服了欧洲……”威尔逊的原则之所以能征服欧洲的最主要原因是

A.美国的综合实力已经超过欧洲各国
B.人们厌战,渴望和平
C.美国操纵的“国联”在欧洲影响深远
D.“十四点原则”较好地维护了欧洲的利益
来源:2011-2012学年浙江省温州八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整体发展角度看,巴黎和会上那些主导着世界发展方向的国家做出的有益于人类社会整体发展的决策是

A.倡导建立国际联盟
B.按照民族自决原则,欧洲建立新国家
C.对殖民地的“委任统治”
D.对中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来源:2011-2012学年浙江省温州八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巴黎和会对战败国殖民地的“委任统治”与《四国条约》同意互相尊重各方在太平洋“岛屿领地”上的权利,实际上是

A.维护和尊重殖民地的主权
B.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C.最大限度宰割战败国
D.尽可能地维护殖民利益
来源:2011-2012学年浙江省温州八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巴黎和会上,英、美支持日本取得原来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而华盛顿会议上,他们又表示支持中国收回山东的主权。美、英转变态度的原因是

A.力图遏制日本势力扩张
B.中国人民反日斗争的高涨
C.企图把中国变成其殖民地
D.英日同盟已经宣告失败
来源:2011-2012学年浙江省温州八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锺,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               ——《史记·秦始皇本记第六》
材料二 贞观三年,太宗谓吏部尚书杜如晦曰:“比见吏部择人,唯取其言词刀笔,不悉其景行。数年之后,恶迹始彰,虽加刑戮,而百姓已受其弊。如何可获善人?”如晦对曰:“两汉取人,皆行著乡闾,州郡贡之,然后入用,故当时号为多士。今每年选集,向数千人,厚貌饰词,不可知悉,选司但配其阶品而已。铨简之理,实所未精,所以不能得才。”太宗乃将依汉时法令,本州辟召,会功臣等将行世封事,遂止。         
——《贞观政要·择官第七》
材料三 上还京……诏位曰:“鄂罗斯入我边塞,侵扰鄂伦春、索伦、赫哲、飞牙喀等处人众,盘踞雅克萨四十年。”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始皇为了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了哪些努力?(6分,照抄原文不给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为了实现优选官员,唐太宗做了哪些努力?(4分)
(3)材料三出自民国初年一位史家的记录对于“鄂罗斯”的侵扰,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是如何应对的?最后结果如何?(8分)

来源:2011-2012学年浙江省温州八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布尔什维克一发现自己处于俄国的主人地位,就面临着创建新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挑战;但他们很快发现,他们对迎接这一挑战毫无准备――过去的历史中没有任何模式可循。列宁本人就承认:“我们在夺取政权后便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成方法。……我们必须根据实验做出判断。”起初,几乎没有实验的机会,因为生存斗争比其他任何事情都重要。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1921年采取了“新经济政策”。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苏俄在建国初期为什么“几乎没有实验的机会”?列宁为首的苏维埃政府在如何进行生存斗争的?
(2)列宁为什么要作出“让步”?试分析“让步”的进步意义。

来源:2011-2012学年浙江省温州八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军备费用支出的愚蠢深表遗憾,……世界的现状与前景从来没有像目前那么和平。”
——1913年英国财政大臣在接见《每日纪事报》记者时说
材料二   (1914年8月4日,巴黎)法国士兵迈着整齐步伐穿过街道,引吭高歌首:
这是阿尔萨斯,这是洛林,
这是我们的阿尔萨斯,
啊,啊,啊,啊!
唱到最后一个“啊”字,歌声化成一片胜利的欢呼。
——(美)巴巴拉·W·塔奇曼《八月炮火》
材料三 法国士兵路易·迈雷(注: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学生)在1916年曾经写下一段内心独白:“他们知道他们为什么战斗吗?……1916年的士兵不是为了阿尔萨斯而战,也不是为了毁灭德国,更不是为了祖国。”   
——(法)雅克·梅耶《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士兵的日常生活》
材料四  1916年11月中旬:欧洲正在奔向奴役和毁灭。两年以来,它一直疯狂地沿着这条灾难的道路越走越远,病势日益加剧,发展日益加速。欧洲正像一个狂暴的疯子,头向下,一直栽落到深渊。在德国,已宣布所有16~60岁、有劳动能力的男女公民全体动员。……德国报界赞同这个方案,声称“往后再也不能容忍无赖和寄生虫”。其他国家无疑也将仿效这个榜样。这样,一切大小国家将成为大杀戮的参加者,任何人即使自己未犯过一次罪,也不能逃脱罪行。
——罗曼·罗兰日记(《世界通史资料选集》近代部分)
(1)你认为材料一中英国财政大臣对时局的分析准确吗?请说明理由。
(2)结合材料二、三,指出士兵们的战争信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一变化产生的原因。(6分)
(3)材料四中德国“男女公民全体动员”说明了什么?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有何影响?(6分)

来源:2011-2012学年浙江省温州八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