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古代世界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
魏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
夏商的政治制度
西周的分封制
西周的宗法制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秦朝统一
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
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
郡县制
朝议制度
焚书坑儒
汉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唐朝的中央集权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元朝行省制度
汉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隋唐三省六部制
宋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元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从汉到元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世官制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古代监察制度的变化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
明朝的内阁
清朝的军机处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进
多民族政权的并立
明亡清立
秦亡汉立
两汉衰亡
古代中国经济的发展
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
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
中国古代水利工程和灌溉工具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中国古代小农经济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地位
古代赋税制度
古代中国经济的南移
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
中国古代手工业生产的经营形态
中国古代纺织业的发展
中国古代先进的冶金技术
中国古代陶瓷业的成就
商业发展的基本要素
远古时代的商业发展
商代的商业发展
周朝的商业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的商业发展
秦朝的商业发展
汉代的商业发展
隋唐时期的商业发展
宋朝的商业发展
元朝的商业发展
明清时期的商业发展
古代中国商业发展历程
古代市的变迁
草市和夜市
丝绸之路
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特点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特点
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
重农抑商政策及其影响
明清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缓慢发展
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
孔子和孟子
百家争鸣
儒家思想的形成
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汉武帝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措施
宋明理学
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
传统儒家文化的现代意义
正确对待传统儒家文化
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
中国古代的天文 历法成就
中国古代的农学成就
中国古代的医学成就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明清时期科技的衰落
汉字的形成演变
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发展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起源和演变
《诗经》和楚辞
汉赋
唐诗
宋词和元曲
明清小说
中国古代文学的时代特征
中国戏曲的发展历程
京剧的形成与发展
中西方文化交流
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古代史综合
历史纪年方法
古代世界文明
古代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
古希腊文明
古希腊城邦
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过程
梭伦改革
克利斯提尼改革
伯里克利时代的民主政治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和实质
雅典民主机构
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
古代希腊的政治制度
古代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
《十二铜表法》
从习惯法到成文法
从公民法到万民法
罗马法的主要内容
罗马法的作用与影响
人类文明交流
古埃及文明
古印度文明
伊斯兰教和阿拉伯帝国
近代世界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葡萄牙 西班牙的早期殖民扩张
荷兰的殖民扩张
英国的殖民扩张
三角贸易
殖民扩张的后果和历史影响
英国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垄断组织的形成
第三次科技革命
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特点
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比较
中西方资本主义萌芽的比较
中外城市化进程比较
奥斯曼帝国
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以及亚非拉人民的抗争
欧美代议制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
资产阶级代议制
光荣革命
英国《权利法案》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英国责任内阁制的确立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
美国独立战争
美国《1787年宪法》
美国总统共和制的确立
美国的邦联制和联邦制
法国大革命
法国《1875年宪法》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德国统一和德意志帝国成立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东西方政治制度的比较
美国三权分立的代议制
美国南北战争
马克思主义 国际工人运功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意义
巴黎公社的成立
巴黎公社的性质
巴黎公社的失败与意义
西方人文精神 近代科技
古希腊哲学
智者学派
苏格拉底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
经典力学
进化论
信息技术的发展
中世纪的欧洲
中西方人文主义比较
近代中国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
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
义和团运动
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
中华民国的成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辛亥革命的失败
辛亥革命的评价
资产阶级革命派
新民主主义革命
五四运动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
国民大革命
国共的十年对峙
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
南昌起义
土地革命
红军长征
侵华日军的罪行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
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中国近代史综合
近代中国历史人物
近代中国的经济
近代中国的基本经济形态
列强入侵对中国经济影响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洋务运动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中西方工业化比较
近代中国的思想潮流
新思想的萌发
魏源与《海国图志》
林则徐开眼看世界
洋务思想
维新思想
维新思想的历史影响
新文化运动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西方文化传入中国
中西方思想文化比较
现代世界
苏俄诞生和社会主义建设
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
俄国十月革命
苏俄的诞生
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苏俄的政治体制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的背景
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的影响
赫鲁晓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苏联模式的探索过程
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调整
1929-193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
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失败
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凯恩斯主义
国家干预经济模式
西方国家经济滞胀现象
战后西欧和日本的发展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西方“福利国家”制度
第三产业的兴起
美国的“新经济”
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
二战后的世界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
美国霸权主义
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东欧剧变
苏联解体
两极格局结束及其影响
多极化趋势加强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二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产生原因
欧洲联盟
欧洲一体化
北美自由贸易区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世界贸易组织的重要作用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之间的关系
区域经济合作
相对论
量子论
现代科学技术
现代中国的政治与外交
第一届政协会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西藏和平解放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人民代表大会制建立
第一届全国人大和54宪法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我国现代民主政治建设
文化大革命
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教训
现代民主与法制建设
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
一国两制构想
香港澳门的回归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一国两制理论的创新意义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中国和苏联建交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日内瓦会议
万隆会议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中美关系正常化
中日邦交正常化
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
影响国家外交地位的因素
新时代中国的成就、综合国力及国际影响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
过渡时期总路线
一五计划
三大改造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社会主义十年探索
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国民经济的调整
文革对国民经济的破坏
左倾思想
改革开放
经济体制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国有企业改革
南方谈话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对外开放及影响
十一届三中全会
新时代中国的治国理政
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
近现代中国的社会生活
近现代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交通工具的进步
交通工具对生活的影响
通讯工具的进步
通讯事业对生活的影响
现代报刊业走向繁荣
中国影视事业的发展
中国互联网的兴起与发展
网络媒介的优势
大众传媒的变迁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成就
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
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文学艺术和理论成果
浪漫主义文学
现实主义文学
现代主义文学
苏联文学
亚非拉美文学
新古典主义美术
浪漫主义美术
现实主义美术
印象画派
现代主义美术
浪漫主义音乐
现代主义音乐
电影的起源与发展
电视的起源与发展
影视艺术与人类生活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思想
选考一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梭伦改革
梭伦改革的背景
梭伦改革的措施
梭伦改革的特点
梭伦改革的结果和影响
梭伦改革的评价
商鞍 孝文帝 王安石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
秦国改革的有利条件
商鞅变法的原因
商鞅变法的内容
商鞅变法的作用
商鞅变法的历史局限
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孝文帝改革的内容
孝文帝迁都洛阳
孝文帝改革的评价
王安石变法的背景
庆历新政
王安石变法的内容
王安石变法的失败
宗教改革 阿里改革
世界三大宗教
欧洲宗教改革的背景
欧洲宗教改革的表现
欧洲宗教改革的影响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
阿里改革的背景
阿里改革的内容
阿里改革的后果
俄国 日本 中国
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农奴制改革的内容
农奴制改革的评价
农奴制改革的影响
明治维新的背景
明治维新的内容
明治维新的性质
明治维新的评价
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
日本和英国的工业化
日本的经济发展
日本的对外扩张
戊戌变法的背景
戊戌变法的内容
戊戌变法的失败
戊戌变法的意义
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日本仿效唐制的变革
忽必烈改制
张居正改革
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
选考二 民主思想与实践
欧美民主思想与文献
“君权神圣”思想
“君权神授”思想
斯宾诺莎的思想主张
洛克的思想主张
卢梭的思想主张
美国《独立宣言》
法国《人权宣言》
英国和法国民主历程
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斗争
《权利请愿书》
《大抗议书》
英国内战
法国民主政治的曲折历程
中国民主思想与历程
西方民主思想传入中国
各阶层对西方民主政治的态度
“中体西用”思想
严复的民主思想
康有为和梁启超民主思想
孙中山的民主思想
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袁世凯复辟帝制
袁世凯专权与二次革命
维护共和的斗争
国民党的独裁统治
国统区的民主斗争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解放区的民主政治建设
重庆谈判和政协会议
抗战胜利后的人民民主运动
近代欧洲工人民主斗争
英国宪章运动
第一国际
第二国际
巴黎公社在民主制度建设上的创举
选考三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一次世界大战
欧洲两大军事集团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过
马恩河战役
凡尔登战役
索姆河战役
美国参加一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和结果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巴黎和会
凡尔赛体系
国际联盟
华盛顿会议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非战公约》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亚非的局部反法西斯战争
西班牙内战
法西斯轴心国集团的形成
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
慕尼黑阴谋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秘密协定书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德国入侵波兰
法国的沦陷
不列颠之战
北非战争
苏德战争
太平洋战争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莫斯科战役
斯大林格勒战役
中途岛战役
阿拉曼战役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和影响
瓜岛战役
库尔斯克战役
诺曼底登陆
雅尔塔会议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冷战与和平 局部战争
雅尔塔体系
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美苏冷战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华沙条约组织
世界保卫和平大会
《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世界反战和平运动
二战后反战和平运动的特点和作用
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美苏争霸
美苏从对峙走向缓和
冷战结束
联合国的成立
朝鲜战争
印度支那问题
越南战争
中东问题
中东和平之路
巴以分治
巴勒斯坦战争
苏伊士运河战争
印巴分立
三次印巴战争
两伊战争
地区冲突的原因和教训
海湾战争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人口的迁徙与融入
贸易、金融的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选考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政治家和先哲
秦始皇的历史功绩
秦始皇的暴政
秦始皇的评价
唐太宗的历史功绩
唐太宗的评价
康熙帝的历史功绩
康熙帝的评价
孔子的政治思想
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思想的影响
柏拉图的哲学思想
柏拉图的政治思想
柏拉图的教育贡献
亚里士多德的思想
亚里士多德对人类的贡献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杰出人物
克伦威尔的贡献
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
克伦威尔的评价
华盛顿在美国独立战争中的主要活动
华盛顿在担任总统时期的主要事迹
华盛顿的历史贡献
拿破仑的主要政治活动
拿破仑失败的主要原因
拿破仑的评价
亚洲先驱无产阶级革命家 科学家
孙中山的主要活动事迹
评价孙中山
非暴力思想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评价甘地
凯末尔的主要活动
评价凯末尔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平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和主要理论贡献
列宁的贡献
毛泽东的历史功绩
邓小平的历史功绩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詹天佑与中国铁路事业
李四光与中国地质力学
牛顿的主要科学成就
爱因斯坦的主要科学成就
爱因斯坦对人类和平事业的贡献
选考五 探索历史的奥秘
历史的奥秘
历史与历史学
客观历史与撰写历史
历史学的社会功能
史料的重要作用
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人类起源
克里特岛的传说
米诺斯宫殿遗址
克里特文明
二里头遗址
二里头文化
三星堆遗址
三星堆文化
玛雅文明
穆塔帕王国
大津巴布韦遗址
大津巴布韦文明
选考六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公约
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古埃及的文化遗产
古希腊的历史遗产
古罗马的历史遗产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
中国历史文化遗产
具有警示意义的世界遗产
历史文化常识

辛亥革命后民族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提出“实业救国”口号,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一种观点认为,“实业救国”是直接针对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我国民族危机而提出,其主流是积极的、进步的;另一种观点认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实业救国”只是一种幻想,既振兴不了实业,更不可能救国。
你同意哪一种观点,请结合史实并选用适当的角度进行评述。

来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化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 更新:2020-03-1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容易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66年(同治五年)左宗棠上奏朝廷要求在福州创办船政局,他说:“窃惟东南大
利在水而不在陆……无事之时,以之筹转漕则千里犹在门户;……则七省之储可通一水。” “……自洋船准载北货行销各口,北地货价腾贵,江浙大商以海船为业者,往北置货价本愈增,比及回南费重行迟,不能减价以敌洋商……是以非设局制造轮船不为功”。“欲防海之害而收其利,非整理水师不可;欲整理水师,非设局监造大轮船不可”。清政府批准左宗棠的请求。
(1)材料一中“防海之害”的具体教训指什么?  
(2)据材料一指出左宗棠建立福州船政局的经济、军事目的。
材料二:船政局设立船政学堂,前学堂教习船体和船用机械制造,聘请法籍教员以法文授课;后学堂教习轮船驾驶和船舶管理,聘英籍教员以英文授课。教学内容包括专业课程和数理化、外语等基础学科。船政学堂办学严格,选优淘劣,它还陆续选拔优秀学生出洋留学。
材料三:据统计,船政局所造军舰占当时中国自制兵船的74%,船政局工人占全国总数四分之一,船政学堂首届毕业生很多成为国内各主要造船厂、枪炮局和机械局的主管,培育的海军军官约占全国五分之三。
(3)为什么要设立船政学堂?与传统教育相比,它有哪些创新之处?
(4)据上述材料,分别从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方面归纳福州船政局(含附属船政学堂)对中国近代化作出的重大贡献.

  • 更新:2020-03-1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陈启沅)岁甲寅(1854年)至南洋,遍游各埠,考求机器之学。壬申岁(1872年)反粤,在简村乡创设缫丝厂,名曰“继昌隆”,……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先是乡间缫丝,循用旧法,闻启沅提议创用汽机,咸(都)非笑之。及工厂已成,果著成效,机房中人又联群挟制,鼓动风潮,谓此风一开则工人失业,生计立穷,无知之民相率附和,几欲将丝厂毁拆……。当风潮最剧时,亲友危之,宗族议之,(启沅)亦绝不为动,其魄力之雄毅有如此者。然以事招众忌,乃改创缫丝小机,以便小资本家经营,功用则与大机无异,而小机之利尤普。卒之(终于)风气日开,南、顺(南海、顺德)各属郡相仿效。今(1910年)则全省缫丝均用机器,多至百数家……(《南海县志》卷21)
材料2:采用机器来缫丝已引起很多人反对。……机器动力代替手工操作,使人们在幻想中觉得恶果很多,这是主要的反对理由。……第二个理由是因为男女在同一厂房里作工,有伤风化。第三个理由是……工匠操纵机器,技艺不熟练,轻易伤人。人们又反对汽笛声音太吵闹,机器响声太大。又说高烟囱有伤风水。(1874年《捷报》卷12)
请回答
(1)根据以上两个材料,把有关继昌隆缫丝厂投产后艰苦创业、生产经营的重要情况,概括提炼,逐条列出。(不摘抄材料原句)
(2)综合你所列出的情况,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有关荣氏企业发展史的材料,回答相应的问题。
材料一  1914年一战爆发,西方列强忙于战争,对华出口棉纱减少,还纷纷向中国大量订购面粉,荣氏企业便大力扩充规模……很快便在面粉业立足、发展起来。
材料二 抗战时期,荣氏工厂惨遭浩劫。抗战后,荣氏企业试图东山再起。但继之而来的是同根相煎,再加上美国产品的涌入以及通货膨胀,荣氏企业终难恢复战前的辉煌。
材料三  荣宗敬具有超前的经营理念。他力求与当时国际上大公司的做法接轨,建成一家厂子就抵押出去,取得抵押贷款后再办第二家;第二家厂子建成后再抵押出去,再取得贷款……如此“滚雪球”,企业就不断地壮大起来。荣德生十分重视具有真才实学的技术、管理人才,常常不惜重金,将他们聘请到申新三厂任职。……1931年12月底,他邀请毕业于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博士来厂演讲科学管理方法。
材料四 下图为荣德生1943年书写的对联.从中可以看出荣氏企业的经营理念。

材料五  1999—2007年连续9年登上“胡润百富榜”的只有3人(家族),荣智健就是其中之一。荣智健的财富秘诀,通俗地讲,就是“与国家资产增值共成长”。在中信泰富,至2008年6月底,其持股比例已接近24%,是仅次于国家的第二大股东。
(1)依据材料一、二,分析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
(2)材料三、四、五集中反映出荣氏企业的经营理念,这些理念和精神值得我们今天传承和发展的是什么?

  • 更新:2020-03-1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中等

下图是民国初年东部沿海及长江下游民族工业分布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当时长江南岸以纺织工业和食品工业为主,回答:
(1)民国初年,民族工业的发展跟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有何关系?结合史实叙述之。
(2)综观当时的民族工业分布情况,长江下游是民族工业比较集中的地区,纺织业和面粉业发达。请分析形成这一局面的具体原因。
(3)当时苏南和苏北出现了哪些发展实业的有识之士,试评价他们的救国主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工业资本中官僚资本与民族资本的产值(1920~1936年)
货币单位1936年币值:亿元

 
1920
1936
1920~1936平均增长(%)
产值
比重(%)
产值
比重(%)
官僚资本
1.84
42.2
2.22
12.0
1.18
民族资本
2.51
57.8
16.32
88.0
12.41
合计
4.35
100.0
18.54
100.0
 

中外产业资本产值的增长及比重的变化(1920~1936年)
货币单位1936年币值:亿元

 
1920
1936
1920~1936平均增长(%)
产值
比重(%)
产值
比重(%)
中国资本
6.61
44.8
26.09
63.2
9.0
外国资本
8.13
55.2
15.16
36.8
3.9
合计
14.74
100.0
41.25
100.0
 

材料二: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1928年发起“改订新约运动”……根据与美国等各国的约定,国民政府不断提高进口税率,降低出口税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政策”,对防止白银外流、稳定金融市场、促使物价回升、刺激生产复苏期起了一定的作用。同年,国民政府还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组织建设了一批国营企业,这也或多或少地推动着民族工业的发展。
材料三:抗战期间,官僚集团凭借战时专卖制度,利用国家扶植民营企业的低息贷款,兼并民族资本,大发“国难财”。1937年,宋子文趁人之危,以低于市场价格强行买走南洋兄弟烟草公司20万股的股票,从而控制了这家最大的民族资本烟草公司。1940年成立的雍业实业公司,由宋氏家族控股,重点经营纺织业。它在两年内投资18家企业,遍布陕甘两省,拥有纱锭10.6万枚,占到战时后方纱锭总数的44.2%。在国统区的工业中心重庆,1943年的871家工厂,停产者达到270余家。18家炼铁厂中,停炉者有14家,其余4家仅能够勉强维持生产。
请完成:
(1)分析材料一,扼要指出1920~1936年中国民族资本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并结合材料二概括出形成的主要原因。
(2)简析材料三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及其成因。
(3)综合上述三则材料,指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来源: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单元测评
  • 更新:2020-03-1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较易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国人之经营丝厂业者,则自黄佐卿先生始。黄君于1881年(光绪七年)首建丝厂于沪上北苏州河沿岸,丝车仅100部,定名称日公和永。怡和与公平洋行接踵而兴,再建一厂,每厂亦仅有丝车104部,各项机械均购自意法等国。是年,三厂建筑告竣,越年,同时开工。斯时运用缫丝机械尚无相当人才,三厂乃延意人麦登斯为工程师,指导厂务。惟是时女工都无充分训练,工作不良,丝质随劣,且所有出品须运往外国市场,向绸商兜售,输运需时,周转为难。自光绪八年至十三年(1882年至1887年),营业失败,三厂资本耗损殆尽。……
材料二:英国人认为:机器进口(指向中国出口)恐非西国之福。中国多织一匹,即我国少销一匹。销路既阻,出货必减,将来船行受亏,始置不论,我国所有各厂,不久已将停闭,致工人无处营生也。
——《中国近代史资料选编》
请完成:
(1)依据材料一,结合史实扼要评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
(2)材料二反映出外资对我国民族工业发展持何种态度?为什么?

  • 更新:2020-03-1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较易

阅读下列材料:
1872~1894、1895~1913年中国境内近代工业统计资料

年代
合计
商办
设厂数
资本(千元)
设厂数
资本(千元)
资本所占比重
第一时期
(1872~1894)
175
48893
53
4697
9.6%
第二时期
(1895~1913)
685
223423
463
90801
41%

续表

年代
官办或官商合办
外国人办
设厂

资本
(千元)
资本所
占比重
设厂

资本
(千元)
资本所
占比重
第一时期
(1872~1894)
19
16196
33.1%
103
28000
67.3%
第二时期
(1895~1913)
86
28469
13%
136
103153
46%

注:第一时期外国人所办工业为1843~1894年的合计。
请完成:
(1)上表统计资料中的三种企业分别属于哪三类资本?这三种不同性质的企业是怎样形成的?
(2)根据上表统计资料,同第一时期相比,第二时期中国境内工业最明显的变化是什么?出现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 更新:2020-03-1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较易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采用机器来缫丝已引起很多人的反对……机器动力代替手工操作,使人们在幻想中觉得恶果很多,这是主要的反对理由。……第二个理由因为男女在同一厂房里作工,有伤风化。第三个理由是……工匠操纵机器,技艺不纯熟,容易伤人。人们又反对汽笛声音太吵闹,机器响声太大。又说高烟囱有伤风水。——1874年《捷报》卷12
材料二:中国资本家组织了一个公司,使用外国机器轧花……以资本五万元开始营业。日本大阪造的机器,包括蒸汽机和锅炉……已于1887年(光绪三年)十月运到宁波。
材料三:公司是私家经营,职工有外籍技师一人,中国职工大约一百人。……它迄今还没有分付股息。因为这个缘故,同时又由于原料昂贵与日本纸的竞争,业务难以改进。此厂已濒于停业——希望它只是暂时停业。——《海关十年报告》
请完成:
(1)上述材料中所述的公司是什么性质的企业?
(2)根据材料一,把有关缫丝厂投产后艰苦创业、生产经营的重要情况,概括提炼,逐条列出。(不得照抄材料原句)
(3)综合分析上述三则材料,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来源: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单元测评
  • 更新:2020-03-1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较易

张謇是中国近代名人。近年,他在经济领域的活动已成为史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阅读下列图像资料,完成问题:

(1)甲午中日战争后,一些人认为振兴实业是救国的重要方法,张謇甚至把实业称为“富强之大本”。试分析这一思潮出现的社会原因和他办厂的目的。
(2)依据图2、图3,说明张謇所办企业的特点。
(3)根据本题提供的图像资料,为张謇写一篇小传。请列出小传中应该使用的关键词。(4-6个)

来源:张謇
  • 更新:2020-03-1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容易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机器缫丝创于简村堡陈启沅,名曰“丝偈”,以其用机器也;又名“鬼縆”(縆即线),以其交洋人也。丝比用手縆更细滑光洁,售价亦三分之一。每间丝偈大者女工六七百位,小者亦二三百位。每日每工得丝三两、四两不等。肇于光绪壬申之岁(即1872年),期年而获重利,三四年间,南、顺(即广东南海、顺德)两邑相起继者多至百数十家。……计每丝偈以五百位为率,每年发出女工银约二万六七千员(即圆),远近胥(即都)蒙其利。
——孙毓棠《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下册
材料二 祝大椿办上海公益纱厂,“其初纯系华人资本,后为营业起见,利用怡和洋行以推广销路,让一部分股份给英人,改为中英合办”。
材料三 荣宗敬和荣德生号称“面粉大王”。荣家的保兴面粉厂是在两江总督刘坤一等人的直接支持下开办起来的,却遭到当地保守势力的阻扰,说工厂的兴建破坏了“风水”,将官司打到县衙。知县感到左右为难,只得向上禀告。刘坤一驳斥说:“士为四民之首,立论犹当持平。烟囱既隔城垣(该厂建在无锡西门外),何谓风水有碍?”反复再三,官司才告一段落。——以上材料摘自岳麓版高中教材必修二
请完成:
(1)根据以上材料,指出这些企业的性质。
(2)根据材料一,概括企业创办和经营的情况。
(3)材料二、三主要反映了哪些历史现象?

  • 更新:2020-03-1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据海关统计:1914年至1918年,我国进口货物价值1915年比1913年减少20%,出口每年比1913年增加14. 8%至20.5%。入超由每年2亿多海关两减至3000万两,1919年更减至1609万两。
——《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
材料二 据《剑桥中华民国史》对华投资现代工业的统计:1913年有698家工厂,拥有创业资本3300824000元,工人270717名,1920年有1795家工厂,拥有创业资本5006200000元,工人557622名。
——《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三 资产阶级黄金时代的乌托邦在现代中国经济思想发展中占有特殊地位,它反映了那个时代转瞬即逝的现实: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产生的,但却是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剑桥中华民国史》
回答:
①材料一、二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不得罗列数字)
②材料三中提到的“黄金时代”指什么?并说明其原因。
③为什么会“转瞬即逝”?为什么是“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 更新:2020-03-1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较易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讲格致,通化学,用机器,精制造,化粗为精,化贱为贵,而后商贾有懋迁之资.有倍蓰之利。……中国人数甲于五洲;但能手工艺一端,蒸蒸日上,何至有忧贫之事哉!此则养民之大经,富国之妙术,不仅为御侮计,而御侮自在其中矣。
——《代鄂督条陈立国自强疏》,《张謇全集》第Ⅰ卷
材料二 南方之金属矿,与北方之煤矿同受欧战之影响,故湖南之锑,民国三年不过值200万余元至五、六年殆值千元。其他如锡如水银如锌铝,产额既有增加,价值亦皆骤涨。其尤可惊异者,厥为钨矿。钨之发现,始于民国4年,至于6、7年,则江西湖南广东所产达4000余吨,价值lOOO万元。世界产钨之国,除美国外,殆以吾国为最。所可惜者,南方金属各矿,开采均用土法,组织初无规模,成者互争。败则瓦解。故欧战既停,销路忽滞,改革无术,失败接踵,与北方之煤矿相较,然后知新旧之不能相容,土法之不易持久也。
——陈真、姚洛合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
材料三 夫计划之确切。组织之严密,技术之专精,会计之优良,以及一切管理之科学化,因为经营工业应具备条件。然此仅能指环境优越而一时便利之某一地,成某一业而言,成指某资本雄厚之某一工厂或某一公司而言。若估量整个民族工业,则其先决问题又当别论。于此吾人应特加注意者,工业上局部或个别之兴隆.在整个民族工业或大规模基本主业未能建立以前,均如昙花一现,不久即销声匿迹。例如上海之我国纺纱业与缫丝业,虽曾盛极一时.而其前途仍至渺茫。故提倡国货最根本之办法,在乎奠定民族工业之基础。而建立中国民族工业之前程,厥惟三端:曰民族独立。曰政治清明。曰农村繁荣。
——陈翰笙:《建立中国民族工业之前提》,《国货与实业》1941年1月1日,创刊号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述张謇的主要观点。(不得摘抄原文)在他的引导下,近代中国出现了哪股进步潮流?
(2)依据材料二分析南方金属矿的产量激增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一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呈现怎样的发展特征?结合材料二分析南方金属矿业发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3)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根本因素是什么?并结合材料三归纳我国民族工业获得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 更新:2020-03-1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中等

火花是火柴的商标,贴在火柴盒上。右图是一组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火柴火花。

依据右图火花商标,回答下列问题:
(1)从商标内容分析,当时商品营销有何特点?
(2)上述火花商标反映了怎样的时代主题?又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 更新:2020-03-1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较易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72年盛宣怀建议李鸿章用建造商船来提供建造兵舰的费用,被李采纳。1873年,轮船招商局正式营业,盛宣怀担任会办。1875年李鸿章又委任盛宣怀办理湖北煤铁矿务,从此他又开始办理矿业。  1882年为了阻止外国人在中国沿海建立电报网,李鸿章委任盛宣怀建立上海至广东、宁波、福州、厦门等地的电报线。1892年起,盛宣怀又开始在上海督办纺织业,1894年开办华盛纺织总厂。  1895年10月2日,盛宣怀通过直隶总督王文韶,禀奏光绪皇帝设立新式学堂。光绪帝御笔钦准,成立天津北洋西学学堂。1896年在张之洞等保荐下,盛宣怀经办芦汉铁路,……1898年创办中国通商银行。从此,盛宣怀将活动中心移到上海,几乎总揽了关系中国经济命脉的多家洋务企业,被喻为“一只手捞十六颗明珠”。
——《中国企业家》
材料二 ……周(周学熙)一生在官场上的大部分时间追随袁世凯,……两度出任袁世凯北洋政府的财政总长,成为袁世凯经营北洋事业的经济总管。他一生创办了15个企业,建立起包括水泥、煤炭、纺织、玻璃、自来水、机器制造、金融保险、农垦等多部门的周学熙资本企业集团。时人把他同南通大生资本集团的张謇相提并论,称之为“南张北周”。
——《中国企业家》
材料三 怎样才能统一政府的财政?财政部长宋子文已经召开过两个会议,一个讨论财政,一个讨论经济建设,他详细阐述了国家财政的混乱状况,并向全会呈上这些会议的详细建议。这些建议谈到如何划分全国和各省的收入来源,取消国内的过境税,恢复关税自主,清理国家债务,统一币制,促进商业,稳定货币市场,建立政府的中央银行,管理私营的银行体系,发行公债以提供遣散部队和建设的费用。宋博士坚持,财政统一和国家预算的采用是必不可少的;除非实行这两件事,否则恢复财政将是空谈。
——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卷)之第Ⅱ章《国民革命:从广州到南京,1923—1928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盛宣怀系列经济活动的特点及其作用。
(2)据材料二,分析“周学熙资本企业集团”得以建立的有利因素。
(3)南京国民政府是如何实践材料三中宋子文统一政府财政主张的?这些实践活动对经济发展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4)上述三则材料从深层次反映出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更新:2020-03-1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容易

高中历史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意义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