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王韬在《弢园文录·代上冯太守书》中说“西商贸易之利,首在航海,顾风波之险,有时不可测料,……于百中取二三。无事则公司得以微利,有失则商人有所藉手,不至于大损,此其法诚至善也。”材料中国所说的“法”主要是指(   )

A.创设国家中央银行 B.建立近代金融体系
C.仿效西方公司制度 D.建立近代保险制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浙江富商徐申如积极投资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其主要创业活动如下表

1897年
与他人合资创办裕通钱庄,资本4万两,成为当地第一家钱庄;
1913年2月
与他人集资银元20 720元,创办电灯股份有限公司,为浙江省最早兴建的火力发电厂之一;
1917年
与人合办捷利电话股份有限公司,经营市内电话。

 
由此推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裕通钱庄的创办,说明了当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B.裕通钱庄的创办,反映了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资本的限制
C.电灯股份有限公司的创办,预示了当时的中国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
D.电话股份有限公司的创办,表明了在当时中国电话开始成为日用品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果为下图选择一个主题,最为贴切的应是( )

A.“清王朝自救运动” B.“近代工业的起步”
C.“实业救国的浪潮” D.“民族工业的春天”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裹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裹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

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
B.英国的棉布价格更具优势
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
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经济学博士张仲礼在《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中说上海,1850年进口货物为390. 8万元,其中鸦片占54%,棉布为34%,棉纱为6%.1870年,进口货物为6457.4万元,鸦片占34%,棉布为50%,棉纱为6%。”这种现象反映出

A.小农经济加速解体 B.近代中国外贸格局发生变化
C.传统手工业已消失 D.资本主义民族工业较快发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中国棉纺织史稿》统计,华北的天津、芝罘、胶州、秦皇岛等四口岸输入洋纱、国纱的净量情况如下表所示。由表格信息可知

年份
洋纱
国纱
共计

%

%
(1担=100斤)
1894~1898
315.278
93.7
20.853
6.3
336.531
1899~1903
442.955
92.1
37.866
7.9
480.821
1904~1908
533.529
89.4
63.397
10.6
596.926
1909~1913
581.433
80.1
144.757
19.9
726.190

 
A.民族资本主义迎来“黄金时期” 
B.洋纱输入改变了民族工业布局
C.列强对华的资本输出明显增加
D.洋纱输入制约了民族经济发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民族资本家范旭东在创办永利碱厂时,英国卜内门洋碱公司起初反对,后又要求合作,范旭东以“股东以享有中国国籍者为限”将卜内门公司拒于永利大门之外,打破了卜内门公司独霸中国碱业市场的企图。这则材料可以说明(   )
①民族工业与列强企业存在矛盾 ②范旭东是位爱国资本家
③民族企业可以从根本上破除外国资本主义的束缚  ④民族工业的发展处境艰难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30年代初,国民政府与列强谈判后颁布了一系列进出口新税则,将进出口税分为从7.5%到50%共14级累进税率,打破了“值百抽五”的不分等级的旧税率。这种变化使中国(     )

A.民族工业得到有效保护
B.政府财政大幅度增加
C.关税自主得到了实现
D.基本掌握海关行政管理权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极大地冲击了中国原有的经济结构,其中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外国商品是(     )

A.洋纱和洋布 B.咖啡和可可
C.产于印度的茶叶 D.产于泰国的香米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史书记载:1872年侨商陈启沅创办继昌隆缫丝厂,采用蒸汽机和传动装置,雇女工数百人,“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以上材料说明继昌隆缫丝厂(    )

A.属于近代意义的民族工业
B.产品主要面向国内市场
C.实质是外国资本在华创办的企业
D.没有跳出中国传统生产方式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具有革命性又具有妥协性,其决定性的因素是(      )

A.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
B.近代民族工业技术极为落后
C.近代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单薄
D.本国封建反动势力沉重压迫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西方的市政管理,经济模式的传入,使商埠最先脱出中国传统政治城市的模式,率先迈向近代化,沿海口岸被迫开埠被视为这些城市近代化的起始点”。材料强调的是

A.中国沿海城市走向近代化得益于西方扩张
B.西方扩张是近代中国各种变化的主导因素
C.客观评价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建设性影响
D.中国近代化城市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辛亥革命后,有一外国企业家想在中国办厂。从投资小、见效快的角度考虑,他最好投资(  )

A.重工业 B.轻工业
C.农业 D.军事工业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经济史专家认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曾出现三次热潮: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发展。这“三次热潮”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表现是( )
①冲击了封建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  ②资产阶级维新和革命思想广泛传播
③彻底瓦解了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  ④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来准备了阶级基础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洋务派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企业。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于

A.19世纪四五十年代 B.19世纪六七十年代
C.19世纪九十年代 D.20世纪初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意义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