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行史料展》记述“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与广州十三行发生过直接的贸易关系。这里拥有通往世界各主要港口的环球贸易航线。……客观上造就了一个时期里著名的中西贸易中心和广州历史上令世上瞩目的经济文化的辉煌时代。”导致十三行兴盛的主要原因是 ( )
A.民间贸易的兴盛和发展 | B.三角贸易的形成 |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
《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是一部专论清末民初中国经济史的学术专著,该书在论述中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同时,也阐述了“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精神”。这种中国特色的产业革命精神主要在于追求 ( )
A.工业化的实现 | B.发展资本主义 | C.民族独立富强 | D.实现民主政治 |
下图是关于近代以来中国自然经济、洋务经济、官僚资本、民族资本、外国资本发展变化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其中表示民族资本的曲线( )
A.是① |
B.是② |
C.是③ |
D.是④ |
读下表,表中内容表明这一时期( )
(注:市场商品量包括国内生产(含在华外商工厂生产)商品、进口商品;进口净值指进口总额减去出口总额的差值。)
A.中国的国际市场份额扩大 |
B.列强对华商品输出逐年下降 |
C.中国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 |
D.中国市场商品总量由增到减 |
有学者这样描述中国近代经济的基本格局:“第一世界已是马达隆隆、汽笛长鸣,是工业文明曙光初现;而第三世界则依然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传统的畜牧业经济;第二世界则是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男耕女织,耕织结合的传统农业经济。”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近代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
②民族工业占绝对优势
③经济发展存在明显区域差别
④形成均衡发展的经济格局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柳”是指
A.增强封建统治的力量 | B.引进近代科学技术 |
C.抑制外国经济实力的扩张 | D.出现新经济因素和阶级力量 |
分析历史事物的因果关系,是认识历史现象、形成知识结构、发现历史规律必不可少的环节。下列没有必然因果关系的历史现象是
A.斯大林模式——苏联解体 |
B.明清资本主义萌芽—一近代民族工业产生 |
C.第二次工业革命—一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
D.国家干预政策一一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 |
在历史学科的研究学习中经常出现的错误是,使用单一或不充分的论据得出普遍性的结论。下列选项中没有这类错误的是
A.1846年起西方对华贸易总额开始下降,原因是中国市场开放不够 |
B.甲午战争使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故此洋务运动彻底破产 |
C.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原因是中国各阶层的广泛参加 |
D.北伐战争的开始,原因是国共两党联合来争取民族独立 |
下列哪些因素对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
①一战结束 ②四大家族官僚资本主义形成 ③日本全面侵华 ④《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
A.①②③ | B.①②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1949年春夏,刘少奇在视察天津的时候说:“工人政治解放,还不能完全不受剥削,不是愿意不愿意,而是做不到。现在是资本家太少,而不是太多。工人的痛苦不是在于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在于资本主义的不发展。”刘少奇说这番话的主要意图是
A.利用私人资本恢复国民经济 |
B.推进计划经济体制引入建立 |
C.民主改革与生产改革要同步 |
D.积极发展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
经济史专家认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曾出现三次热潮: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这“三次热潮”的相同作用是
A.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 |
B.促进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广泛传播 |
C.一定程度上分解了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 |
D.为辛亥革命到来奠定了物质和阶级基础 |
从生产力发展观点看,对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企业的“近代”认识正确的是
A.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B.采用大机器生产方式 |
C.由商人、资本家出资兴办 |
D.以利润为生产目的 |
1820-1939年间广东沿海某乡居民离乡谋生情况统计表
时期 |
乡民迁出总人数 |
迁至他乡种田人数 |
迁至城镇做工或经营小商业人数 |
出国从事工商业人数 |
1820-1849 |
29 |
29 |
0 |
0 |
1850-1879 |
72 |
15 |
49 |
8 |
1880-1911 |
156 |
0 |
118 |
38 |
1912-1939 |
473 |
0 |
77 |
396 |
①百余年间,该乡居民迁居方向由农村到城镇、由国内到国外。
②导致乡民迁居谋生的原因是中国被打开国门,自然经济解体。
③导致乡民职业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近代经济的兴起。
④第四个时期出国谋生的人数激增,主要原因是国内社会长期动乱,日本帝国主义入侵。
以上分析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假如你是一位民族资本家,对于你在解放前可能的心路历程,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①发现已逝父亲的日记,里面记载“1864年: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无纱可纺,松(江)太(仓)市消减大半,去年棉花客大都折半”,读后认识到当时的民族工业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
②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条件有所改善,受“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创办一家棉纺织企业,发展情况比较好
③该棉纺织企业在一战期间,发展势头强劲;20世纪20年代,遇到很大困难,经营艰难
④该棉纺织企业在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一度发展比较顺利;抗战胜利后很长时间,经营条件明显好转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是一部专论清末民初中国经济史的学术专著。该书在论述中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同时,也阐述了“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精神”。这种中国特色的产业革命精神应该在于追求( )
A.完成工业化 | B.发展资本主义 |
C.实现民族独立 | D.实现民主政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