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逐渐解体,以下体现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是( )
A.“纺”与“织”、“织”与“耕”的分离 |
B.机器大生产 |
C.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
D.洋务经济的产生 |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新文化运动“以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现实为认识起点,进而追溯到几千年历史凝结而成的文化传统,并对这种传统进行了总体性的理性批判”。这里的“社会现实”是( )
①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
②马克思主义已广泛传播
③民主共和思想已深入人心
④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队伍日益壮大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有学者认为,徽商胡雪岩"垄断蚕丝,冀获暴利。此既为出口大宗,适光绪九年(1893年)外国丝市不振,洋商不购,而胡氏存货山积,悉归腐弊。由是尽丧其资,波及全国,钱庄分设各地者,纷纷倒闭,而胡氏一蹶不振。"该学者看来,胡雪岩破产的主要原因是( )
A. | 没有投资近代工矿企业 |
B. | 买办商人势力的恶性竞争 |
C. | 金融业形势发生了变化 |
D.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 |
“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中国人数甲于五洲;但能于工艺一端,蒸蒸日上,何至有忧贫之事哉!此则养民之大经,富国之妙术,不仅为御侮计,而御侮自在其中矣。”论者在此强调的是( )
A.西方的富强主要在于发展工业 |
B.发展工业是富民强国御侮之道 |
C.工商业并举才是国家强大之计 |
D.中国的唯一选择就是发展工业 |
下表反映了辛亥革命后20年间我国农业机器与工具进口的情况(每5年平均机器和工具年进口值)。该表能够反映的准确信息是( )
(单位:1 000海关两)
年代 |
各种机器和工具(A) |
农机具(B) |
B/A(%) |
1912~1916 |
15 956 |
118 |
0.74 |
1917~1921 |
39 269 |
798 |
2.03 |
1922~1926 |
43 074 |
390 |
0.91 |
1927~1931 |
55 192 |
998 |
1.81 |
A.农业领域近代化有所拓展
B.传统农具逐渐退出农业生产
C.国民经济的发展严重失衡
D.自然经济主导地位逐渐丧失
下图是中国近代一张火柴的商标。其设计最能反映
A.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艰难 |
B.中国近代轻工业发展较快 |
C.抵制洋货运动的坚强决心 |
D.“实业救国”的爱国精神 |
下列关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始终受到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与剥削
②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走资本主义的道路行不通
③它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源泉
④它始终受到政府的阻碍和限制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阅读近代中国国内工业统计资料(外国人办的企业除外)。出现表中商办企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列强加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
B.甲午战争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
C.中国封建的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 |
D.清政府对内经济政策的调整 |
“洋商见我工商界竞用新法,深中其忌,百计阻抑,勒价停市。”材料反映了( )
A.洋商向中国企业提供新技术 |
B.外国资本对民族工业的压迫和束缚 |
C.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资金少.技术力量薄弱 |
D.本国官府对民族工业的压迫和束缚 |
中国近代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红金龙香烟广告,其主要文字表述为:“今有烟二种,一为国货,其一则否。君购国货,可为国家挽回少许之权利……”对该广告的理解正确的有( )
①表明民族资产阶级大力提倡国货
②洋烟开始传入中国
③民资资本主义经济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
④外国垄断中国经济的局面彻底改变
A.①④ | B.①③ | C.②④ | D.②③ |
下表为中国工业发展初期(1872—1911年)设立的厂矿数量统计表。其中,纺织业的数量最有可能是( )
行业 |
矿冶业 |
机器业 |
纺织业 |
食品工业 |
其他工业 |
数量(家) |
72 |
3 |
? |
100 |
153 |
A.2 B.31 C.73 D.193
史书记载:1872年侨商陈启源创办继昌隆缫丝厂,采用蒸汽和传动装置,雇女工数百人,“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以上材料说明继昌隆缫丝厂( )
A.属于近代的民族工业 |
B.产品主要面向国内市场 |
C.实质是外国资本在华创办的企业 |
D.没有跳出中国传统生产方式 |
下图是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两次高潮期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
A.政府的支持 | B.有利的国际环境 |
C.社会性质的改变 | D.民族独立的实现 |
中国国民党一大宣言中提到:“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此说是
A.孙中山节制资本思想的体现 |
B.为国家干预经济制造舆论 |
C.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
D.形成四大家族的理论根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