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2015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综试卷(浙江卷)历史部分

宇宙是人生永恒的话题。中外思想家有的认为"宇宙便是吾心",有的提出"万物始于水",有的"心外无物"。明确提出上述观点的人物有(  )
①陆九渊       ②塞内卡      ③王守仁     ④泰勒斯

①②③ ①②④ ①③④ ②③④
来源: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综历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武则天是学界和社会大众关注、热议的历史人物,墓前的无字碑引得千年评说。唐人史著对其事迹记载比较客观,宋明以来,在理学思想影响下史学家评价逐渐发生变化。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

A. 史家主观认识影响史实客观评价
B. 历史人物评价永远难有定论
C. 多数人的意见更能反映历史真相
D. 时代愈近历史的评价愈客观
来源: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综历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选项不能反映宗法制及其影响的是(  )

A.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B. "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
C. "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D. "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
来源: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综历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地方行政区划级别最低的是(  )

A. 汉代益州郡 B. 唐代扬州
C. 宋代扬州 D. 元代顺宁府
来源: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综历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丝绸之路"是古代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桥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汉唐以来"海上丝绸之路"被称为"瓷路" 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称中国为"丝国" 明清政府的严格管理限制了丝路商贸繁荣 15世纪以前的丝路贸易不具有全球化意义
来源: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综历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发展既有传承又有创新。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唐、宋、元、明)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通政司、复社、都察院、风力水车

政事堂、北门学士、内作使绫匠、高转筒车

枢密院、土司、木活字、监察御史

中书门下、三司使、《武经总要》、草市

②③④①

②④③①

③②①④

④②①③

来源: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综历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者认为,徽商胡雪岩"垄断蚕丝,冀获暴利。此既为出口大宗,适光绪九年(1893年)外国丝市不振,洋商不购,而胡氏存货山积,悉归腐弊。由是尽丧其资,波及全国,钱庄分设各地者,纷纷倒闭,而胡氏一蹶不振。"该学者看来,胡雪岩破产的主要原因是(  )

A. 没有投资近代工矿企业
B. 买办商人势力的恶性竞争
C. 金融业形势发生了变化
D.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
来源: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综历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刘邦"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到孙中山"敢有帝制自为之,天下共击之"的历史变迁说明(  )

A. 专制与民主构成传统社会主要矛盾
B. 民主共和取代君主专制是历史潮流
C. 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进程起决定作用
D. 封建专制制度长期延续影响历史进程
来源: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综历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荣德生等刊登宣言:"东(三)省沦亡,于今两月,我国民政府迁延无措······且于国际联盟中让步......同人等以匹夫有责之义,谨先发起'国难自救会'之组织",相约"监督政府之外交进行,对于一切有碍于国家利益之行动,共抗争之。"这可作为直接史料来说明(  )

国际联盟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迁就 民族工业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历史命运 近代实业家具有较强的民族救亡意识 国民政府对日本侵华采取不抵抗政策
来源: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综历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美国1821-1920年新增欧洲移民示意图。下面不属于这一期间移民因素的是(  )

A. 英国与美国的历史渊源
B. 法西斯大规模迫害犹太人
C. 躲避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火
D.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人口迁徙
来源: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综历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苏德战争关键时刻的一场战役中,斯大林发表讲话:"今天是我们在严重条件下来庆祝十月革命24周年。.......我们暂时失去了一些区域,敌人已经进犯到门前。"随后战场形势迫使德军进攻重点转向南方。这次战役是(  )

A. 莫斯科战役
B. 库尔克斯战役
C. 斯大林格勒战役
D. 列宁格勒战役
来源: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综历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二战后,国际货币体系与世界经济休休戚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欧元的问世反映了欧盟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B.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有助于世界经济秩序的稳定
C. 世界银行的建立反映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D. 美元等同黄金标志其在金融领域霸主地位的确立
来源: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综历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学习历史,重在培养史料分析和历史思维能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领事裁判权发生于条约之中,欲去领事裁判权,必先改正条约……非先编订完全之法律,断不能达改正条约之望。条约不改正,则领事裁判权永无撇废之日,我国国权,亦永无恢复之时矣。
--杨廷栋《论改正条约与编订法律有连结之关系》(1902年)
材料二   在国内反帝爱国运动的压力下,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据理力争,达成山东问题之解决。随后,会议通过的《九国公约》又规定:"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
材料三   中央人民政府决定,西方国家如果要同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就得按平等原则。 ……保留香港作为大陆的国际通道。……为进一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邓小平提出,在一个中国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
--据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等整理
(1)阅读材料一,指出作者的核心观点,并写出列强最早在中国取得领事裁判权的时间与影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代表"据理力争"的背景及其结果,揭示《九国公约》的实质。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新中国成立后,为解决殖民主义的历史遗留问题,先后采取了怎样的方针和主张?简析上述方针和主张的影响。
(4)综上,请用一句话概括三则材料所贯穿的主题。

来源: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综历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的民主思想和科学精神从欧洲兴起后,传播到全世界。1915年,在民主和科学的大旗下,中国新文化运动拉开了序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光荣革命"到来之前,一个伟大的人发现了解释自然现象的钥匙。……人们觉得,理性也能打开人类事务之门。随后,洛克发表《政府论》,他指出:政治权力是每个人交给社会的自然状态中所有的权力,由社会委托给统治者,用来为他们谋福利和保护他们的财产。当统治者滥用权力,破坏而不是保护人民财产的时候,人民可以反抗甚至推翻它。
--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编写
材料二
创建合众国的那一代人--华盛顿、杰斐逊与富兰克林等,无一不是启蒙思想的继承者。他们把新大陆作为"自由与自治"的试验场。接着,理性与自由的信念推动了工业革命的深入。到19世纪后半期,科学知识的进步推动了技术发明与创造的空前增长。
--摘编自梁霄羽《极简美国史》等
材料三
晚清以降,国人科技意识因"师夷"而增长。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冲决专制制度和伦常之网罗,接引"西学"以启蒙。进入民国,各主要报刊加入对《临时约法》的大讨论,民主与科学思想得以倡扬。北洋军阀上台,妄图复古倒退,陈独秀等奋起反击,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起因,有学者侧重于从晚清以来西学东渐的演变历程分析,也有的侧重于从1915年前后各种主客观因素分析。
--据李侃等《中国近代史》整理
(1)联系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中"伟大的人"的名字及其所发现"钥匙"的重要意义。根据材料概括洛克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主张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那一代人"所进行的"实验"是怎样实现"自由与自治"的。19世纪后半期美国在科学技术方面有哪些"发明与创造"?
(3)阅读材料三,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起因,您侧重于哪一种观点?试结合相关史实扼要论述。(6分。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

来源: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综历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世纪,"海上马车夫"荷兰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队。1651年英国政府颁布了针对荷兰人的歧视性法令,规定:"凡从欧洲运到英国的货物,须由英国船只或原商品生产国的船只运送;凡是从亚、非、美洲运送到英国的货物,须由英国船只运送"。到了18世纪,荷兰在经济发展和海外活动方面已落后于英国。
--摘编自刘祚昌等《世界史·近代史编(上)》
材料二 克伦威尔说:"真正的绅士我固愿尊敬有加,但与其信俗所谓'绅士',还不如信披黄袍色大衣的队长,任这种穿便服的人充骑兵队长"。这班队伍以"铁骑军"著称于世。"铁骑军"的雅号起初赠与他们的领袖,但不久即为全军所公用。
--摘编自屈勒味林《英国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英国颁布歧视性法令的目的和结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克伦威尔"铁骑军"的来源及选拔军官的标准。

来源: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综历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正中摆着皇帝的九龙金漆宝座,两侧有六根沥粉贴金云龙图案巨柱,六个龙头都向内望着中央的宝座。宝座正上方的藻井内金龙盘卧,龙头下探,口衔宝珠(见下图)。这宝珠是一颗大铜珠,名为"轩辕镜",以示皇帝为轩辕黄帝的正统继承者。
--摘编自《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材料二  2002年,故宫实施大规模维修工程,所有修复技术都严格按照传统方式进行,这些建筑工艺从建造这座宫殿的时候就存在了。同年,为了不损伤颐和园的借景风貌,北京市政府增加数亿投资,将颐和园附近地上架设高压线的方案改为地下铺设电缆。
--摘编自《世界遗产在中国》
(1)材料一介绍的是故宫哪座建筑?概述该建筑的特点与功能。
(2)根据材料二,分析指出两个实例分别侧重体现了哪一保护原则。

来源: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综历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