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福建人在清代广州成为全国唯一对外通商港后,便与广东商人合作、参与公行贸易,共同分享在中外贸易中所获得的巨额利润。
香港开埠以后,来港经商的福建人亦逐渐增多,他们多以经营家乡土特产转口、售卖药村和船务,并集中于港岛中上环的文咸东、西街,永乐东、西街一带,又称南北行街。香港开埠所产生之影响,使闽商过去依赖澳门转移香港去扮演中介角色。1871年.大北电报公司铺设香港经厦门至上海之间的电缆,间接刺激了厦门对外贸易的发展。加上来往香港、厦门、上海交通航线逐渐发展,香港厦门的贸易额亦随之丽增加,香港遂成为出口福建茶叶的重要中转地。
材料二 起源于福建金门,由陈国梁、陈世望父子在日本长崎经营的寨益号,在二十世纪初崛起,,成为活跃于亚洲的专门从事国际贸易的商号。在泰益号的交易网络中,绝大部分与之买卖的人都是福建商人,对自我族群的依赖性极高。从现存的资料显示,于1920至1930年代与香港交易的华侨商号几乎全由福建人经营,并且都是旅港福建建商会的成员。
材料三 十九世纪中后期,日本为推行明治维新,实行“殖产兴业”,大力发展海外贸易,香港虽被认定是发展商贸的一个重要基地,但多年来一直未能取得满意成绩,相反日本于香港开设的商号先后一一倒闭。当时日本驻港领事铃木充美曾归纳日本未能成功拓展香港市场的原因:第一,香港的华商团结力极强,外人无法插进;第二,在港B商欠缺足够的资本,容易倒闭:第三,香港的华商通过在日本的华侨直接与日本的制造商联系,因而不需要在港的日商作中间之交涉。
材料四 福建商人于海外……比较融入当地社会,与本土妇女结女结婚,维持“多头家”:在移入当地社会后,与当地统治者合作、如在菲律宾的西班牙人、澳门的葡萄牙人、巴达维亚的荷兰人,福建入于海外各地甚可称得上是“商业合作群”。……闽商得到曾打击元朝势力的巴斯和阿拉伯商人协助,他们虽然逃亡东南亚、但在闽南留下他们的后裔,由于能够融入当地社会,对日后福建海外商网的恢复有极大的帮助以上材料摘编自李培德《香港的福建商会和福建商入网络》
回答:
(1)闽商“参与公行贸易”反映了清政府当时推行什么政策?简要指出该政策实施的目的及影响。 、
(2)据材料一、二、三,,归纳闽商发展的相关信息。
(3)据上引材料,分析促成闽商发展的主客观因素以及闽商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
(4)据上引材料,指出闽商发展过程中蕴含的精神。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在一个极其艰难的发展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贾从旁郡贩棉花列肆吾土,小民以纺织所成,或纱或布,侵晨之市,易木棉以归,仍治而纺织之。明旦复持以易,无顷刻闲。……田家收获输官偿债外,卒岁室庐已空,其衣食全赖此。
——天启《海盐县图经》卷四《方域篇》。
材料二 从60 年代开始,清政府……先后创办了一些军事工业、民用工业,较著名的有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汉阳铁厂、大冶铁矿等等。
——《中国全史》
材料三 从民国二十四年七月到二十五年六月,全国工业生产总增长率达40%。许多企业大获利润,如大中华火柴公司,民国二十三年、二十四年连续亏损,二十五年扭亏为盈,盈利84 万元。
——《中国全史》
请回答:
(1)中国古代农村的主要生产方式是什么?据材料一,指出明代生产方式出现怎样的新变化?
(2)材料二描述的是近代中国的哪一件事?这些企业的创办对中国经济有何影响?
(3)据材料三,说明哪些因素推动了经济增长?这一经济增长趋势未能延续的原因是什么?
(4)综合以上材料,说明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0分)
一战期间,中国的民族工业得到了一个发展的机会,但好景不长。有人对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分析如下:

请依据以上表格,分别找出影响该阶段民族工业发展的另外一个有利和一个不利条件,并分别加以说明。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光绪二十九年至宣统三年,为中国政府奖励工业最力之时代……此时中国之实业,如红日初升,前途希望正复无穷。此时期中之重要提倡事业,如光绪三十一年袁世凯在天津设工艺总局,商部在京师设劝工陈列所,及奏设各省高等实业学堂;光绪三十二年商部奏订奖给商勋章程,鼓励制造新器,学部考验游学生设工商科进士学位;光绪三十三年农工商部奏定华商办理实业爵赏章程,办1000万元以上之实业者赏男爵,2000万元以上者赏子爵;宣统二年端方在南京举行南洋劝业会,皆为60年内仅见之盛举。
——陈真、姚洛合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材料二 民国政府公布《农商部奖励实业办法》(1917年):(1)每年能将国货运往外国销至10万元以上,而营业时期继续已逾3年者,给予一等奖章;(2)设立工厂资本在5万元以上,营业确有成效者,给予二等奖章;(3)发明有实用之物品或器械,给予三等奖章;(4)以中国资本发起开矿、放垦、渔牧等实业,及提倡设立实业学校者得体察情形,分别给予奖状;(5)商会农会能实心提倡商务或农业,著有成绩者,得体察情形,分别给予奖章。
一摘编自《新编实业法令》
比较材料一、二,提取两项有关奖励实业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夹缝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艰难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陈启源感到要使中国生丝在国际上有立足之地并能在竞争中取胜,非兴办机器缫丝厂,用机器缫丝不可……陈启源特别注意改进和健全蒸汽方面的机器,不断更新工厂设备。新法所缫之丝,粗细均匀,色泽洁净,弹性也较大,因而销路通畅,价格大增,比土丝高出三分之一……1881年南海知县派兵把各处缫丝机器一一查封。                                                   ——《抵抗与吸收》
材料二 国民政府于1946年1月成立中国蚕丝公司(简称中蚕公司)……当时的《文汇报》揭露:“查此次中蚕规定春鲜茧价格,每担仅10万元,而实际收价,且有低于7万元者,但蚕农成本,以种价每张要1万以上,再加桑叶人工,每担成本至少要15万元。乡农呼怨无门,或忍痛斩售,或忍痛砍桑。
——《上海丝绸志》
材料三 从上海解放这一天起,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派了军代表及其工作组接管了中国蚕丝公司。……1955年丝绸全行业被中共上海市委批准为公私合营。从1950年至1957年下半年出口的丝绸创汇可换取的物资相当于可建无缝钢管厂47座,5万锭纱厂109座,钢材600万吨。   ——《上海丝绸志》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陈启源创办的第一家缫丝厂的名称及条件。
(2)据材料二,判断“中蚕公司”的性质。分析此公司经营模式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
(3)据材料三,概括上海解放后丝绸企业发展的历程及其重大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影响中国丝织业发展主要因素有哪些?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的发展过程历经沧桑。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46年包世臣记载:“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1865年由英商佛南于创办耶松船厂于上海虹口。… …其第一年度纯利与资本的百分比为13.5%,第二年即升至21%。同治五年(1866年)上海发昌机器厂创建。建厂时只有一座打铁炉,四五个人,专为美商的“老船坞”加工、制造船舶批零配件。三年以后,它开始用车床生产,由一个手工锻炼作坊转化为近代企业。
——摘自人教版必修二教师用书
材料二    下图为1913、1919年轻工业、重工业生产发展情况表

材料三   (永利铔厂)厂址选在南京长江北岸的卸甲甸。当时,这里是一片荒无人烟的芦苇滩。永利铔厂在1934年7月破土动工。1937年2月生产出了中国第一批硫酸铵,日产硫酸铵150吨、硝酸40吨,填补了我国基础化学工业的空白。永利铔厂建立后,卸甲甸一带被称为大厂镇。……日军进攻南京,永利铔厂沦陷。范旭东摆脱了敌人的威逼和利诱,毅然率领全部技术人员西迁入川。永利铔厂的一些主要设备被日军拆运到日本。
——陈安吉主编《名人与南京》
请回答:
(1)上海发昌机器厂的性质是什么?结合材料一分析其产生的历史条件。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状况。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永利铔厂创办时期的有利条件。据材料三指出该厂的历史贡献。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经济结构指国民经济的组成和构造。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体现了生产力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社会制度的作用实际上产生两种效应。一种是拉动效应,而另一种则是滞后效应。……拉动效应主要是指社会制度有利于先进的生产方式替代落后的生产方式。而滞后效应则与之相反,其主要指的是社会制度不利于先进的生产方式代替落后的生产方式。
——摘编自李楠《小农经济结构变迁与资本主义萌芽》
材料二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摧毁了中国自身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瓦解着中国传统的封建经济,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面临“千古未有之变局”。
材料三  浙江省温州地区三个重要年份的农业生产发展状况

年份
农业总产值(亿元)
比上年
增长率
财政收入
(亿元)
比上年
增长率
社会消费售
总额(亿元)
比上年
增长率
1979
7.78
14.12%
1.35
66.0%
6.30
42.5%
1993
44.53
8.7%
18.68
54.4%
92.51
36.3%

 
——摘自《中共浙江省温州历史大事记(1949年5月——1994年12月)》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指出清朝前期(鸦片战争以前)社会制度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哪种效应。结合所学分析造成这一效应的制度和政策因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自鸦片战争后到19世纪70年代以前,中国经济结构出现了哪些变动?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上两个重要年份农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背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他日必以工立国。”“衣食之源不以地为界,不以日为界,当以力为界。凡欲加力使大莫如机器……一人所作工,能给百日食。”“机器固为富国第一义。”
——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二 通商者,天地自然之理,人之所藉以自存也。故言理财之学者,当并国之差别限界而无之。
——梁启超《史记·货殖列传今义》
材料三 “生产之要素三:日土地、曰劳力、曰资本。我国土地劳力皆胜居优,惟若乏资本。……故利用外资,诚为中国今日生计政策之最妙法门。”“(对外资)欢迎与反对,要以政治组织能否改革为断……苟政府财政之基础固,而所以运用三者适其宜,则外资之必不足为国病明矣。”(外资)用之于生产者,往往食外资之利;用之于不生产的,势必蒙外资之害。
——梁启超《利用外资与消费外资之辩》
请回答:
(1)在上述材料中梁启超提出了哪些经验?
(2)简析梁启超经济思想形成的历史因素。
(3)简要评价梁启超经济思想的积极意义。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近代的历史,具有争取民族独立和实现国家近代化两个方面的内容,而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我国迈出了国家近代化的第一步。”
请回答:
(1)简要说明当时我国“近代化”在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表现。
(2)这一时期中国近代化的结局如何?从中可得出什么结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民族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作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简况表(部分):

年份
新办民族工业总数/家
新增民族工业资金总额/万元
平均每年设厂数/家
平均每年新增资本/万元
1869~1894
50多
500多
1.42
1.41
1895~1900
100
4 500
16.7
750

材料二 我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

材料三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大事记(节选):
1928年,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建立。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
1930~1931年,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发动三次“围剿”。]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三省。
1933~1934年,蒋介石派兵对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五次大“围剿”。
1945年,陈立夫、陈果夫控制的中国蚕丝公司在上海设立。
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角度分析此时民族企业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所示的民族工业的状况,从政治、思想方面分析对我国民主革命转型所产生的影响。
(3)依据材料三概括不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内外因素有哪些?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旧中国的历史地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有研究近代中国历史的学者认为:近代中国的历史是屈辱的历史,就是“沉沦”;半资本主义的存在,就是“上升”。1901年到1920年间二十年的历史,是近代中国“沉沦”到谷底的时期;也是黑暗到黎明的转折期,是“沉沦”到“上升”的转折期。——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
请回答:
选取中国近代1901—1920年间的主要史实,对上述材料结论进行论证。(说明:可以对上述材料结论进行论证;也可以提出新的结论并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中国在逐步融入世界大潮的过程中,先后产生了一批通商口岸。它们见证了近代中国艰难成长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外国资本主义除向中国倾销棉纱外,也向中国倾销洋布……七十年代后,沿海、沿江一些通商口岸穿洋布的人已相当普遍,以至有的记载说,八十年代江苏一些商埠穿土布者“竟至绝迹”。……上海、杭州等口岸盛产棉花,这些棉花,除运销本国各地外,有很多都出口到国外。……南方闽、广一带,还有大批破产农民流离国外。如1879年厦门一地,有二万一千余人出洋。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八十年》
材料二 西方的市政管理、经济模式的传入,使商埠最先脱出中国传统政治城市的模式,率先迈向近代化。沿海通商口岸发展起之后,其影响力不断向内陆腹地辐射,带动更多的中国城市走向了近代化。……被迫开埠被视为这些城市近代化的起始点,因为对外经济联系的建立和租界的开辟,直接与此相关。
——袁行霈《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材料三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对东方国家侵略的过程中,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他们“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据《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导致通商口岸社会面貌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
(2)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通商口岸的开放为例,论证材料三的观点。
(要求: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50字左右。)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南方之金属矿,与北方之煤矿同受欧战之影响,故湖南之锑,民国三年不过值200万余元,至五、六年殆值千万。其他如锡如水银如锌铝,产额既有增加价值亦皆骤涨。所可惜者,南方金属各矿,开采均用土法,组织初无规模,成则互争,败则瓦解。故欧战既停,销路忽滞,改革无术,失败接踵。与北方之煤矿相较,然知新旧之不能相容,土法之不易持久也。
——陈真、姚洛合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材料二 夫计划之确切,组织之严密,技术之专精,会计之优良,以及一切管理之科学化,固为经营工业应备诸条件。然此仅能指环境优越而一时便利之某一地,或某一业而言,或指资本雄厚之某一工厂或某一公司而言。若估量整个民族工业,则其先决问题又当别论。于此吾人应特加注意者,工业上局部或个别之兴隆,在整个民族工业或大规模基本工业未能建立以前,均将如昙花一现,不久即销声匿迹。例如上海之我国纺纱业与缫丝业,虽曾盛极一时,而其前途仍至渺茫。故提倡国货最根本之办法,在乎奠定民族工业之基础。而建立中国民族工业之前程,厥惟三端:曰民族独立,曰政治清明,曰农村繁荣。
──陈翰笙《建立中国民族工业之前提》
(1)根据材料一,分别分析南方金属矿的产量激增及后来矿业发展失败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陈翰笙认为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前提指什么?试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其观点。(6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传统文化属于农业文明,环顾世界,在所有的农业文明中,惟有中国文化发展得最细密、最精致、最富于情趣。世界上再没有一个农业文明可以与它匹敌。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材料二 下列是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近代民族工业分布示意图:

(2)概括说明材料二两幅图分别反映了近代民族工业处于怎样的发展阶段?(4分)
(3)假如你是民国时期的闽商,想投资创办企业哪段时期最有利?为什么?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见证了中国社会百余年来沧桑的历史。请回答下列问题:
(1)鸦片战争前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2)上海是鸦片战争后最早被迫对外开放的城市之一,也见证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请写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时间,举出当时上海的一个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3)指出甲午战后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及其原因
(4)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促成此次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5)分别概括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
(6)新中国建立后,我国的民族资本主义迎了一个新机遇,请指出此次机遇是什么(2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马克思主义 国际工人运功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