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二世》一书描述道:“他(威廉二世)冲动鲁莽的性格,以及在对待问题或别人时显出傲慢的态度……(这一)性格肯定造成他的施政弊病,例如革退俾斯麦的事件。”这些描述从侧面反映了
A.领袖的个人素质决定国家的施政效果 |
B.德国的代议制不完善 |
C.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得以保存 |
D.君主立宪制之下,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的矛盾难以调和 |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通过后,恩格斯指出:“在资产阶级借以组织其统治的国家机构中,也有许多东西是工人阶级可能利用来对这些机构本身作斗争的……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工人政党的合法活动更甚于害怕它的不合法活动,害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害怕起义成就。”材料表明恩格斯( )
A.批判德意志帝国的君主专制本质 |
B.揭露德意志帝国的军事专制特点 |
C.指出共和政体在法律上得以确立 |
D.认为《帝国宪法》提供了合法斗争的平台 |
1865年恩格斯在分析德国经济时写到:“普鲁士的资产阶级很清楚地知道,他们在自己的工业活动的领域中依赖政府到什么程度。租让权及行政上的控制像噩梦一样压迫他们。”恩格斯的这一分析
A.找到了德国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 |
B.对威权政府在工业化中的作用认识不足 |
C.强调了普鲁士应该担负起领导统一的重任 |
D.为德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指明了方向 |
1871年的德意志帝国宪法部分内容:“第二条,帝国依据本宪法规定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帝国法律应高于各邦法律……;第十一条,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皇帝代表帝国……;第十二条,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上述材料最能表明( )
A.德国本质上仍然是专制主义特色国家 |
B.完善的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在德意志确立 |
C.帝国宪法的立法依据是普鲁士宪法 |
D.帝国宪法巩固了德意志统一的成果 |
1871年,德国天主教会在罗马教皇的支持下要求有“独立处理和管辖”自己财产和事务的权力,为此,俾斯麦在资产阶级和容克地主的支持下颁布了一系列法律限制教权。当时教会和政府间的这种斗争
A.体现了德国皇权与贵族已结盟 |
B.压制了自由,不利于民主进步 |
C.说明经济发展推动了德国统一 |
D.结局是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 |
某宪法实现了将“民族的政治统一、自由主义的诉求、工业化的起飞、军人的国家传统与专制集权的法统”融为一体。该宪法是( )
A.《权利法案》 |
B.《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
C.《德意志帝国宪法》 |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
1850年普鲁士宪法规定 “国王有宣战、媾和及与外国订立其他条约之权”,“立法权由国王与两院共同行使之”,“凡年满二十五岁的普鲁士人有选举权”。这说明当时的普鲁士( )
A.不再是纯粹的封建君主制 |
B.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
C.保留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 |
D.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 |
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找到了以下四幅图片,请为其命名恰当的主题词( )
A.资本主义代议制度的确立及扩展 |
B.近代世界政治文明的多样性 |
C.近代西方议会制度的确立 |
D.由封建专制到民主政治的趋势 |
美国1787年宪法与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中都规定( )
A.国家结构形式为联邦制 |
B.国家权力之间相互制衡 |
C.国家元首可以解散议会 |
D.政府首脑对国家元首负责 |
历史学家平森指出:“德国在短短的30年间,“从一个‘诗人和思想家’的民族转变为以工艺技术、金融和工业组织以及用物质进步为公共生活的显著特征的民族”。促成这一巨变的主要原因是( )
A.垄断组织大量出现 | B.从殖民地攫取巨额利润 |
C.自法国获得割地赔款 | D.德意志统一的完成 |
比较《两国政治权力结构示意图》,得出正确的结论是
A.都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原则 | B.代议机关的基本职能不同 |
C.都彰显了权力分割制衡理念 | D.国家元首都拥有绝对权威 |
著名学者汉斯•科恩认为,普鲁士19世纪60、70年代的胜利,“为1918年和1945年的失败打下了基础”。以下各项可以作为科恩论断依据的是( )
A.德国继承了普鲁士的旧制度 |
B.德国结束了四分五裂的局面 |
C.俾斯麦宰相实行“铁血政策” |
D.德国推行海外殖民扩张政策 |
1850年普鲁士宪法规定“国王有宣战、媾和及与外国订立其他条约之权”,“立法权由国王与两院共同行使之”,“凡年满二十五岁的普鲁士人有选举权”。这说明当时的普鲁士( )
A.不再是纯粹的封建君主制 |
B.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
C.保留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 |
D.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 |
有学者认为,某一国家“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的实力均获得长足进步,却又存在致命缺陷;一方面它已成为近代化的资本主义社会,另一方面又保持了君主制、专制主义的社会框架”。这个国家可能是( )
A.18世纪的英国 | B.19世纪的德国 |
C.18世纪的日本 | D.19世纪晚期的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