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欧国家的发展有其个性也有其共性,回答21—23题。
有学者说:“若就经济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显然是首开先河的英国之欧洲,但就思想文化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则无疑是法国之欧洲。”材料中所说英国、法国开先河的事件分别是
A.确立君主直宪制、启蒙运动 | B.工业革命、启蒙运动 |
C.确立君主立宪制、文艺复兴 | D.工业革命、文艺复兴 |
下表反映了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的发展,其主要特征是
A.新兴钢铁业发展迅速 | B.重工业取代了轻工业 |
C.劳动生产率快速提高 | D.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 |
二战后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调整的相同之处是
①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
②加强国家对
③削减社会福利开支
④推行社会福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倘有能造如外邦火轮车,一日夜能行七八千里者,准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做。若彼愿公于世,亦禀准遵行,免生别弊。”对以上《资政新篇》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体现了全面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意图 |
B.这种观点的提出借鉴了洋务运动的主张 |
C.对当时中国社会进步起到很大实效作用 |
D.是对工业革命成果的一种效仿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851年5月1日,现代意义上的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在英国召开,博览会展示了630吨大功率蒸汽机、火车头、高速汽轮船、汽压机、起重机,以及先进的炼钢法、隧道、桥梁等大型模型。1853年美国纽约举办了第二届世界博览会,新大陆的主人第一次向世界展示自己的成就,附有安全装置的电梯首次亮相,赢得喝彩。1855年的巴黎世界博览会,首次展出了混凝土、铝制品和橡胶。1862年的伦敦世博会,展出的是缝纫机、印刷机和火车等。1873年的维也纳博览会的幼力机献给了世界,首次展示了电动马达……
材料二 图9为19世纪世博会举办城市分布图(括号内的数字为该城市举办的年份)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世纪世界博览会展览的主要内容。
(2)举办世博会的目的之一往往是为了庆祝重大的历史事件或某个国家、地区的重要纪念活动,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材料二中选两例说明之。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国家在19世纪世博会举办中充当的角色。并说明其历史背景。
(4)据图9,简述19世纪世博会举办城市的地理位置特点。
(5)19世纪世界大宗物资的运输以水运为主,试说明欧洲水运发达的区位优势。
(6)结合材料一,分析说明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7)运用实践及其基本特征的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一列举的世博会展示的新成果。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古鉴今是我们学历史的目的之一,历史对今天有何启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启示一:文明是诅咒还是福音
材料一:历史学家们估计,在全球诸文明中,上层统治阶级仅总人口的1%—2%。各国,无论在哪里,它们都侵占了整个国民收入的一半到三分之二。……显然,文明的到来对人类的平等来说是一种倒退。……但是,就人类的整个历史而言,重要的是人类的确取得了进步。……文明是诅咒还是福音呢?——在过去,文明既是诅咒又是福音
——斯塔夫里阿若斯《全球通史》
(1)以雅典城邦文明为例,你认为“文明的到来对人类的平等来说是一种倒退”的说法正确吗?说明你的理由。试以西方工业文明的兴起为例论证文明既是诅咒又是福音。
启示二:发展中的社会与受到阻滞的领先
材料二:在从约500年到1500年这一时期的大部分时间中,西方是欧亚大陆的不发达地区。我们已看到,这种不发达与中国的发达比较起来,证明是一种优势,因为中国的发达起了使其自身的发展速度放慢的作用。……中国人很自然地认为他们的文明优于其他任何文明,并认为外国人是野蛮人。这种态度虽然可以理解,但却使中国人在一个巨变的时代没有什么变化。相形之下,西欧人正因为自身比较落后,所以乐于并急于学习和适应外界。……最终结果是中世纪文明转变为现代文明,而欧洲人则成为先驱者和受惠者。
——斯塔夫里阿若斯《全球通史》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500年到1500年中中国发达的主要表现。据材料说明中国走向没落的原因。
启示三:曲折的逆境奋斗
材料三:“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秀山河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1912年公布的中华民国国歌歌词
(3)据材料二,指出当时中国的时代精神。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世界的经济政治、形势。
(4)据材料、结合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三中描绘的理想是否得以实现?说明理由。
“(德国西门子公司)1872年向中国提供第一台指针式电报机;1879年交付并安装中国有史以来第一台发电机,用于上海港照明发电;1899年承建中国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北京马家堡到哈德门)及配套的发电厂,这是中国第一座发电厂;1913年在云南建立起中国第一座大型水电站和水电站与昆明之明中国的第一条高压输电线;……1936~1937年,西门子中国公司的营业额占西门子公司欧洲以外各海外公司总营业额的21%,是欧洲以外最大的海外分公司。”上述材料突出表明
A.中国是最早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国家 |
B.西门子公司在中国的近代化中发挥了一定作用 |
C.西门子公司帮助中国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 |
D.中国是西门子公司在欧洲以外的最大市场 |
被誉为现代经常学之父的亚当·斯密在出版于1759年的《道德情操论》中指出:“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作者的这一提醒主要是为了防止
A.工人运动的兴起 | B.城乡差别的扩大 |
C.经济危机的发生 | D.垄断现象的出现 |
1971年,一份美国文件记载:在很机密的基础上,我想请你让你的助理人员起草一份研究材料,对我们在联合国接纳中国问题上将采取什么方针提出建议。我认为,我们没有足够的票数去阻挡。……我们确实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我们怎样才能逐步造成一种形势,使我们既能保持对台湾的义务,而又不致遭到接纳赤色中国的人的抨击。
A.中国是最早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国家 |
B.两门子公司在中国的近代化中发挥了一定作用 |
C.两门子公司帮助中国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 |
D.中国是两门子公司在欧洲以外的最大市场 |
据《欧洲家庭史》记载,在19世纪西欧,“父母—子女组合,看起来已是主要家庭群组。但是当各自出外谋生后,所有孩子就离开父母”。同时“曾是普遍现象的生产性家庭单位现今成为例外了”,“没有生产职能的家庭便成为一种众多的现象”。这反映了
①封建经济瓦解,手工工场增多 ②雇佣劳动制促进人口流动
③工业革命引起家庭职能的变化 ④年轻人产生了独立的意识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事件发生在19世纪初英国伦敦普通低层妇女玛丽身上可能性最小的是
A.每天要到附近的工厂上班 | B.听说有一部已经实施的《工厂法》 |
C.十岁的儿子找了一份工作 | D.每天用电烤箱为家人准备面包等晚餐 |
中世纪城市“街道大部分狭小,弯曲小巷中人与兽穿梭往来,…猪可以自由行走于垃圾之间;雨后街道泥泞数日,……城市对脚和鼻子都不太安全。”造成“都不太安全”的最重要因素是
A.城市设施落后 | B.城市环境脏乱 | C.瘟疫容易爆发 | D.经济水平制约 |
世界现代化进程最早发端于英国,随后扩展到欧洲和整个世界。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讨论“英国这样一个不大的岛国,为什么能成为世界现代化潮流的引领者”这一问题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请你从政治、经济和外交三个方面为这个兴趣小组概括出英国所以能成为“现代化潮流引领者”的理由。
1851年5月1日,万国博览会在伦敦开幕,英国女王维多利亚以从未有过的骄傲和自信前往水晶宫为万国博览会剪彩,女王当时反复使用一个词语来表达自己的兴奋之情:荣光、荣光、无尽的荣光。女王的自信和骄傲主要来自( )
A.“光荣革命”成功 | B.君主立宪制度的完善 |
C.日不落帝国建立 | D.工业革命的巨大成就 |
以下是某位发明家的阿姨对他的谈话:“我从来没看到过像你这么游手好闲的男孩……你已经半小时没有说话了,只会打开壶盖再盖上,现在又拿一个咖啡杯和汤匙放在上面观看蒸汽怎么从壶口冒出,并且去盛接及计算有多少水滴。”但他阿姨却没有想到,这位发明家的“无聊”举动,竟促成了人类发展史上相当重要的一次转变。这项转变是指何事( )
A.第一次工业革命 | B.开辟新航路 |
C.第二次工业革命 | D.启蒙运动 |
右图是1858年英国著名的幽默杂志《笨拙周刊》刊登的反映泰晤士河的一幅漫画“沉默的强盗”。画面为象征死亡的骷髅在泰晤士河上游荡。该图作者的立意是英国工业革命完成后
A.不断对外扩张掠夺殖民地,成为海上强盗 |
B.社会秩序混乱,泰晤士河上强盗频繁出没 |
C.泰晤士河的航运业存在着重大的安全隐患 |
D.环境污染严重,藉以引起对环境问题重视 |
下列图表内容与人类工业化进程有关,左侧是史实陈述,右侧是对陈述的推论。判断这些推论正确与否,并在答题纸相应的序号中填上是或否。
史实 |
推论 |
1.英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18世纪的70%下降到1841年的20%。 |
工业革命加速了英国城市化进程。 |
2.拿破仑统治时期,法国资本主义有了很大的发展,建立了许多使用机器生产的工厂。 |
这标志着法国进入了工业社会。 |
3.德国的现代化伴随着国家的统一进程。 |
国家统一为其提供了统一的市场和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
4.工业时代初期,许多工厂成为残酷剥削工人的“血汗工厂”。 |
现代工厂制度是工业革命的负面产物。 |
5.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出现了大企业和垄断资本。 |
资本主义工业化进程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社会化程度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