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三角贸易示意图。它兴起于16世纪,在17-18世纪成为最重要的洲际贸易,涉及欧洲、非洲和美洲三地,形成三角形的主要商路。对此解读正确的( )
A.促进了世界市场的进一步拓展 |
B.客观上推动了非洲经济的发展 |
C.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 |
D.为西欧资本输出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
阅读下面的公元1500年存在的几种交通方式的优劣及运输成本对比表。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
方式 |
纯粹运输成本 |
附加运输成本 |
陆运 |
很高(道路修建;运载工具结实;动力需求大) |
很高(易于设卡,易被盗抢) |
河运 |
较低(运载工具要求较低;动力需求小于陆地) |
较高(易于设卡,水上抢劫难度较大) |
海运 |
最低(路线选择空间更大;承载量远大于其他方式) |
最低(周旋空间大,不易盗抢;设卡点有限) |
A.海运代替陆运和河运是必然趋势
B.发展海运成为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途径
C.新航路的开辟便利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D.确保安全是选择交通方式的首要因素
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记载:“风雨其晦时,惟凭针盘而行,乃火长掌之,毫厘不敢差误,盖一舟人命所系也。”材料所记载的物件传入西欧,使西欧
A.告别骑士时代 | B.加速思想解放 |
C.完成社会转型 | D.迎来地理大发现时代 |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
史实 |
结论 |
A |
西汉发明造纸术 |
西汉后,纸成为书写的唯一材料 |
B |
指南针于13世纪经阿拉伯人传到西方 |
为新航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 |
C |
宋代发明活字印刷术 |
以后,雕版印制技术不再使用 |
D |
东晋葛洪在《抱朴子》中记载火药配方 |
东晋广泛制作火药并迅速运用于军事 |
以下四幅图片的作物原产美洲,15、16世纪由西班牙人带回欧洲,后来又传到欧洲和美洲之外的世界其他地区。这主要得益于( )
A.丝绸之路 | B.郑和下西洋 |
C.西班牙人的传播 | D.新航路的开辟 |
到了18世纪,在亚欧人的饮食中,玉米和马铃薯的比重大大提高。从西欧到中国的土地上,美洲的豆类提供了蛋白质,番茄和辣椒提供了维生素,并使饮食有滋有味。花生和番茄在东南亚热带的土地上疯长,以丰厚的产出支撑着众多的人口。这一现象从根本上反映了( )
A.新航路开辟后“商业革命”方兴未艾 | B.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
C.经济交流改变了亚欧的社会生活 | D.经济全球化进入高潮 |
“公元1500年前后,当西方进行海外扩张时,这种传统的地区自治便开始让位于全球统一。各个种族不再互相隔绝,因为成千上万的人自愿或不自愿地移居到新的大陆。”这段话表明1500年前后的世界
A.人口迁移都是被迫的 | B.各地联系逐步加强 |
C.隔绝状态完全被打破 | D.逐渐走向政治一体化 |
一位学者形容16世纪的西班牙:“就像一张巨人之口,在吞进食物,咀嚼食物,仅仅是为了把它送进器官,除了经过的气味和偶尔粘在牙齿上的碎屑之外,没有留下任何东西。”上述“没有留下任何东西”主要是指
A.没有发生“价格革命” | B.没有经受文艺复兴的洗礼 |
C.没有受到资产阶级革命风暴冲击 | D.资本主义工商业没有发展起来 |
有人说,欧洲人具有冒险精神和扩张性,中国人讲究“中”、“和”以及安土重迁。下列各项,能为这一观点提供佐证的是( )
①罗马法的发展 ②新航路的开辟 ③郑和下西洋 ④农本商末的观念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从( )
A.地中海转移到了非洲东海岸 | B.地中海转移到了太平洋沿岸 |
C.地中海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 | D.波罗的海转移到地中海地区 |
1500年,欧洲航海家卡布拉尔率远征队准备东去印度,但途中在赤道海流冲击下离开了航道,结果漂流到南美洲东部,他登陆后宣布该地为本国领地,这位航海家应属于
A.西班牙 | B.葡萄牙 |
C.荷兰 | D.英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