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图是罗马帝国时期伽太基城里的一个铁匠,他向贵族卡西借了20个金币,并立契约30天以后归还。但30天过去了,布鲁图并没有能力还钱,贵族卡西将他告上法庭,要求布鲁图做他的奴隶。法官同意了卡西的要求。法官之所以这样判决主要是因为( )
A.布鲁图是铁匠,地位低下 | B.罗马法规定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
C.罗马法只保护贵族的利益 | D.罗马法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罗马法在程序法律方面确立了很多基本原则,如:审判员不得审理与已有关的案件;举证的义务由主张者而不是否认者承担;单一证据不能证明,与其他证据相结合可以证明;判决应当与请求相对应等。确立这些原则的直接目的是为了( )
A.更好地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 B.确保司法审判的公正性 |
C.防止法官以权谋私 | D.确保被告不受冤屈 |
下列关于古代罗马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万民法是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的一切公民的法律 |
B.罗马法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承认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
C.自然法是整个法律科学的思想基础和各种具体法规的指导原则 |
D.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利益 |
假设你是中国秦朝的丞相,当你与同时期的罗马元老院成员相遇时,在治国原则上的最大分歧是
A.“秦法”与《十二铜表法》 | B.“郡县制”与“元首制” |
C.“皇权至上”与“政事共商” | D.“三公九卿”与“公民大会”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对“理性”的正确理解是
A.罗马法完全摒弃了习惯法 | B.罗马法形成了完备的法律体系 |
C.罗马法崇尚自由平等 | D.罗马法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现实服务 |
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在《罗马法精神》中说:“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武力;第二次是宗教;第三次是法律。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在“征服世界的法律”中,其基本法是( )
A.《十二铜表法》 | B.《查士丁尼法典》 |
C.《查士丁尼法学总论》 | D.《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
罗马法在世界法律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它 ( )
A.是近现代西方法律的先驱 | B.维护和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
C.揭露和批判了私有制的罪恶 | D.给予自由民和奴隶以公民权 |
罗马帝国颁行的公民法和万民法最主要的不同是 ( )
A.规定的内容不同 | B.适用的范围不同 |
C.制定的依据不同 | D.量刑的标准不同 |
德国法学家耶林说:“罗马帝国三次征服世界……只有法律是征服世界最为持久的征服。”在“征服世界”的法律中,古罗马最早颁行的是( )
A.《十二铜表法》 | B.公民法 | C.万民法 | D.习惯法 |
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在《论义务》中指出:处于国家领导地位的人应该具有这样的义务感:第一,他们不论做什么,都要符合公民的利益;第二,他们应该维护国家的整体,而不要为维护某一个部分而忽略了其它的部分。罗马法律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统治者的治国理念,以西塞罗观点评价古罗马法律,正确的是( )
A.习惯法源于社会生活实践有利于维护公民利益 |
B.十二铜表法是统治者自觉维护公民利益的表现 |
C.由公民法到万民法体现了维护国家整体的精神 |
D.经过不断发展完善罗马法基本实现了国民平等 |
罗马在由共和国到帝国的发展过程中,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罗马帝国的建立者屋大维的顾问叫苦不迭:“麻烦在于人口众多,管理事务繁杂。因为公民包括了种族和能力上形形色色的人,他们的秉性和愿望更是千差万别,所以统治起来困难至极。”罗马帝国于是通过了一系列司法实践,形成了
A.《十二铜表法》 | B.《自然法》 | C.《公民法》 | D.《万民法》 |
中国秦朝时期制定的法律细密严苛,实行“轻罪重罚”;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以上材料说明二者( )
A.对犯罪的界定不同 | B.都依法治国形成法治社会 |
C.立法的出发点不同 | D.打击犯罪的效果不同 |
“在共和国晚期,特别是在罗马帝国时期,司法者……建立起一项原则,即被告在被确认犯罪之前是无罪的,被告有权利在法庭的法官面前同原告对质。”这项“原则”( )
A.推动了罗马法由习惯法向成文法转变 |
B.确保了罗马境内居民权利和平等 |
C.反映出民主是罗马法精神的本质内涵 |
D.体现出古罗马司法追求公平公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