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家指出:西周王朝虽然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是最本质的特点。造成“分散性、松散性”的原因是( )
A.贵族拥有土地所有权 | B.分散的自然经济 |
C.贵族拥有世袭特权 | D.王室日益腐败 |
春秋战国是个大变革的时代,其中政治体制的“变”体现在
①从禅让到世袭 ②从分封制到中央集权制 ③从井田制到私有制 ④从宗法制到官僚制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在古代中国政治文明的演进过程中,出现过许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以下对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论述,正确的是
A.分封制既稳定了当时的政治秩序,也蕴含着以后分裂割据的因素 |
B.郡县制是贵族政治取代官僚政治的标志,推动了中央集权制的形成 |
C.行省制是满洲族的重要政治创新,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
D.三省六部制明确了宰相之间的分工,大大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因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下列对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西周的创制”主要指实行分封制 |
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持“贵族色彩” |
C.“共主”指西周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
D.“地方分权体制”指地方有较大自主权 |
“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争乃不生。”这句话充分说明了西周宗法制度的精神。其中的“天”是指
A.确定继统人选的天子 | B.决定嫡庶身份的天命 |
C.辨别是非善恶的天理 | D.表现自然主义的天道 |
宋代有学者说,“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本,须是明谱系、世族与立宗子法”,“宗子法坏,则人不自知来处,以至流转四方,往往亲未绝,不相识一”。他们的主张是基于( )
A.宗法制能够维系社会安定 | B.宋朝时期人们的宗法观念淡薄 |
C.宋朝人具有迁徙的特点 | D.宗法观念有利于理学的传播 |
历史学家指出:西周王朝虽然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是最本质的特点。确切的说,造成上述“分散性、松散性”的原因是
A.贵族拥有世袭特权 |
B.小农经济具有分散性的特点 |
C.郡国并行不利于国家长治久安 |
D.贵族兼并土地愈演愈烈 |
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熊彼得曾经提出“领地国家”的概念,其中“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在封 建制度下,国王的税收有两个来源,一部分来自国王自己的领地,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则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根据这个概念,对古代中国处于“领地国家”时期叙述 正确的是
A.构建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文化心理认同 |
B.形成了地方绝对效忠中央的制度 |
C.确立了以土地国有为基础的社会公有制 |
D.实现了以家天下为核心的集权机制 |
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能够判断
①晋国是姬姓封国 ②晋燕两国可以通婚 ③晋宋两国可以通婚 ④秦燕两国可以通婚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史载:“夏氏革命,叉为九州,涂山之会,亦云万国。四百年递相兼并,殷汤受命,其能存者三千余国,亦为九州,分统天下,载祀六百,及乎国初,尚有千八百国,而分天下为九畿……其后诸侯相并有千二百国。”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从制衡向统一的君主专制国家过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
B.从夏到商,中央王朝控制的范围越来越小 |
C.兼并战争在国家的统一方面客观上起着重要的催化作用 |
D.为有效削弱地方诸侯的权力,中央王朝鼓励诸侯之间相互征伐 |
反映我国原始社会最终被奴隶制的国家夏朝所取代的史料是( )
A.《国语》中记载的“防风后至,禹杀而谬之” |
B.《越绝书》中记载的“禹穴之时,以铜为兵” |
C.《左传》中记载的“茫茫禹迹,划为九州” |
D.《礼记》中记载的“天下为家……大人世及以为礼” |
下列对古代的分封制和郡县制比较的表述最为恰当的是
A.都突出了最高统治者的中心地位,强化了最高统治者的权力 |
B.都属于地方管理制度,但长官的出任方式不同 |
C.都淡化了血缘宗族色彩,长官都由最高统治者任免 |
D.都适应了统治的需要,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
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能够判断
①晋国是姬姓封国 ②晋燕两国可以通婚
③晋宋两国可以通婚 ④秦燕两国可以通婚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对夏朝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认识,正确的是( )
A.生产力提高所促使的社会进步 |
B.部落首领转变为奴隶主的标志 |
C.人类社会由文明时代进入野蛮时代 |
D.公有制被私有制代替的历史倒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