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依据西周的政治制度,周王与诸侯之间具有(  ) 
①君臣关系 ②大宗与小宗的关系 ③等级从属关系 ④兄终弟及的关系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文中的两个“制”分别是(  )

A.分封制和郡县制 B.宗法制和郡县制
C.分封制和皇帝制 D.世袭制和行省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生不有命在天”一语,见载于《尚书·西伯戡黎》,此语乃殷大臣祖伊深感周邦对殷王朝已构成巨大威胁而奔告于纣时,纣对祖伊说的话。它反映出殷商时期(    )

A.天子成为君主称号 B.存在君权神授观念
C.纣王权威受到质疑 D.萌发天人感应学说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了梦想的民族,“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不竭动力,牵引着中国砥砺前行的脚步。梦想不灭,希望永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少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祸恶疾弃于地也 ,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礼记•礼运》(注:约成书于汉代)
材料二  二、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故对于全国人民之食、衣、住、行四大需要,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大计划之各式屋舍,以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
三、其次为民权。对于人民之政治知识、能力,政府当训导之,以行使其选举权,行使其罢官权,行使其创制权。
四、其三为民族。故对于国内之弱小民族,政府当扶植之,使之能自决自治;对于国外之侵略强权,政府当抵御之。并同时修改各国条约, 恢复我国际平等,国家独立。
—— 孙中山《建国大纲》
材料三   我们是一个六亿人口的大国,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要实现农业的社会主义化、机械化,要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大概经过五十年即十个五年计划,就差不多了,就象个样子了,就同现在大不一样了。    
——毛泽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
材料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上的讲话(摘录)
请回答:
(1)依据上述材料分别概括古代、近代、现代“中国梦”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不同历史时期产生“中国梦”的原因。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梦的实践者、实践途径、实践效果等方面概述不同历史时期“中国梦”的特点。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者评价中国古代史说:“强迫性的等级制度是建立在主动性、情感性的亲情关系之上的”。能用来支撑该观点的是(    )
①西周实行宗法制②孟子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③董仲舒提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思想
④李贽提出“各从所好,各聘所长”的观点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礼记·礼器》云:“太庙之内敬矣。君亲牵牲,大夫赞币而从。君亲制祭,夫人荐盎。君亲割牲,夫人荐酒。”材料中“君”的行为意在

A.表达对周王虔诚和崇敬
B.突显自己特殊政治地位
C.强化皇权神圣不容僭越
D.彰显家国一体祥和精神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百家姓》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排序。宋代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明代为:朱奉天运,富有万方……”。这种排列主要体现了(    )

A.皇权的独尊 B.中央集权的强化
C.等级制度森严 D.文化专制的扩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见同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予他们(    )

A.封号和工具 B.土地和耕牛 C.土地和人口 D.人口和铁犁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公元前202年,刘邦击败项羽一统“天下”,建立汉朝。遵循周朝制度,他应立下面哪个孩子作为帝位的法定继承人(    )

姓名
性别
年龄
生母姓名及身份
个性特点
A.刘肥

20
曹氏,刘邦在家乡的女友
最年长且最贤能
B.刘元

12
吕雉,刘邦结发妻子,封皇后
人缘最好
C.刘盈

10
柔弱善良
D.刘如意

3
戚懿,刘邦最宠爱的妃子
活泼可爱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商周时期,姓和氏是有严格区别的。“姓”原于氏族,同一氏族的后代,属于同一个姓。“姓”具有“别婚姻”的作用,同姓不能结婚。但是,女子用姓,男子不称姓。“氏”是为了区别氏族内部不同家族而出现的。其来源有地名、官名、兄弟排行等等。但是,“氏”是用于“别贵贱”的,只有贵族出身的男子才能称“氏”。……“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战国以来姓氏已不再有别,姓亦是氏,氏亦是姓。《史记》叙事称人,氏亦称姓,姓亦称氏,即是明证。氏与姓皆只是冠人名别父系或母系亲缘而已,氏亦不复是尊贵与地位的象征,百姓也称“氏”,姓亦不再是女子的专称。于是姓氏合一。
——pujr 的博客《探究春秋人名姓氏及称谓的意义》
材料二  广义的人名除名字外,还有字、号等称谓。辛亥革命以前,称字称号的风气颇盛,尤其是在文人雅士圈子内。辛亥革命以后,特别是新文化运动以后……字、号骤减,只用名的风气日炽,这一现象一直延续至今。
——王泉根《当代中国人取名用字的时代性与地域特色》
请回答: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取两项有关姓氏、称呼变化的信息,并予以说明。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幽王为讨宠妃褒姒欢心,烽火戏诸侯,又废太子宜臼,立褒姒子为太子,申侯联合缯国、犬戎杀死幽王,立宜臼为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西周分封制受到冲击
B.宗法制引发贵族间争权夺利的斗争
C.周幽王厉行君主专制
D.申侯以实际行动维护了宗法分封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太史公自序》载:“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胜数。”材料所揭示的深层信息是

A.分封制遭到破坏
B.诸侯弃国逃跑,井田制瓦解
C.诸侯国相互厮杀
D.争霸战争使诸侯国数目减少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夏传子,家天下。……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赢秦氏,始兼并,传二世。”这段《三字经》反映了

A.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加强 B.地方行政制度的变迁
C.由分封走向统一的进程 D.君主专制强化的历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史记·周本纪》载:褒姒不好笑……(周)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这段史料记载的是

A.诸侯有随时朝觐天子的义务
B.受封诸侯有义务提供军赋
C.幽王荒淫遭遇诸侯联合反叛
D.周王室衰微面临诸侯攻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文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   )

A.分封制和郡县制
B.宗法制和郡县制
C.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明清时期科技的衰落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