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原创)中国衣冠服饰制度夏商时期已见端倪,到周代渐趋完善并成为“昭名分,辨等威”的工具;战国时期则出现了“七国异族,诸侯制法,各殊习俗”的现象。这表明先秦时期

A.服饰多元成为主流 B.宗法礼制逐渐崩溃
C.思想领域百家争鸣 D.等级政治走向消亡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中国封建专制的基本特征,史学家白钢认为:政治上的表现,一是有权就有一切,二是家长制,三是官僚政治;经济上的表现,一是以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其经济基础,二是以自然经济为基本面貌的封建生产方式,文化上推行蒙昧主义,一是天命观。其中“有权就有一切”、“家长制”、“官僚政治”、“蒙昧主义”历史根源分别是

A.三公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
B.皇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
C.三公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
D.皇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了“领地国家”与“税收国家”的概念。其中“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在封建制度下,国王的税收有两大来源,一部分来自国王自己的领地,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则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根据这一定义,下列中国古代王朝中属“领地国家”的是

A.西周 B.秦朝 C.唐朝 D.清朝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某地发现一座古墓,出土了距今5000年的玉面人和一尊扁足青铜方鼎,鼎内壁铸有篆字铭文。如按迄今为止的考古常识,要推测其最早属什么时期墓葬,最有证据意义的是

A.玉面人的特征 B.玉面人的年代
C.扁足青铜方鼎 D.鼎内壁的篆字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中国历史发展的特点是
①国家由分裂割据走向统一 ②封建制度逐步确立 ③华夏族与周边各族的融合加强 ④儒家思想已成为中华文化的主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于2006年7月13日一致表决:将中国安阳殷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是因为在殷墟发掘出土了(  )

A.甲骨文、兵马俑 B.茶叶、青铜器
C.甲骨文、青铜器 D.丝绸、甲骨文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人对于祭祀非常重视,祭祀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祭祀先祖。这种对先祖的膜拜出自于我国古代的(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皇帝制度 D.王位世袭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分析刘邦与项羽胜负的原因时,刘邦的重要将领都武侯高起、安国侯王陵认为,“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项羽“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这反映出(    )

A.分封制符合秦汉历史发展趋势
B.分封制平衡了中央与地方关系
C.分封仍是当时重要的政治观念
D.稳固统治须依靠满足部将利益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西周)时期,“‘宗’原先握有的那些权渐渐于无形中转移给了‘君’,而成为‘君有合族之道’。君权既并吞了宗权,于是形成君不见宗的‘有君无宗状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分封制度随着君权的加强而消弭
B.扩充以君权为中心的宗法封建制
C.周天子的权威得以强化,宗法制消亡
D.君权与宗权合并,形成中央集权体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古籍中有些人名,如刘敬先,殷孝祖(《宋书》),杨延宗(《新庸书》),汤显祖(《明史》)等。你推测材料中这一现象主要受下列哪一因素的影响(    )

A.程朱理学 B.宗法制度 C.王位世袭制 D.礼乐制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记载盛况,。周礼记载:“天子用九鼎”,但考古人员在春秋时期的诸候墓中发现也有九鼎,这说明当时(    )

A.诸候争霸,胜者为王
B.分封制崩溃,周王室衰微
C.尊王攘夷,号令诸候
D.大国诸候饮马黄河,问鼎中原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吕氏春秋》记载:“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材料反映了:(    )

A.财产继承的原则 B.嫡长子继承原则
C.任人唯才的要求 D.兄终弟及的传统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讲述的是,诸侯因义务所在,看见烽火点燃,蜂拥而至勤王。这一典故所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王位世袭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汉高祖刘邦称帝后,尊旧礼,“五日一朝太公(刘邦父亲),如家人父子礼。”后来其父以尊礼待刘邦,口中还念念有词,“帝,人主也,奈何以我乱天下法。”这里的“天下法”是指(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D.皇位世袭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史记》载:一日,魏太子下车,向一位新贵——宫廷文士田子方致意,竟未得到回礼。太子问:“究竟富贵者还是贫贱者应当骄傲?”田子方答:“贫贱者。”并解释,他随时都能在别国宫廷被派上用场。材料不能说明的问题是

A.士人为诸侯国所重用
B.田子方轻视礼乐制度
C.田子方轻视功名利禄
D.士人阶层地位有所提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明清时期科技的衰落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