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柳宗元在《封建论》一文中认为:“封建非圣人之意也,势也。”对文中“势”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西周初年的复杂局面 | B.强大的贵族势力 |
C.日益强化的皇权 | D.唐朝强盛的国力 |
《左传》有云:“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夹辅成王。成王劳之,而赐之盟,曰:世世子孙无相害也。载在盟府,大师职之。”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成王是天下共主,其盟约会长期遵守 |
B.成王年代分封制尚稳固 |
C.周公辅成王体现了宗法制原则 |
D.周公与大公政治地位相等 |
有学者认为:“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来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亲族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这说明西周社会在政治上( )
A.具有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特点 |
B.建立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中央集权 |
C.宗族组织与政治系统截然分开 |
D.“天下为家”开始取代 “天下为公” |
“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重社稷故爱百姓……” 材料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 )
A.分封制度 | B.宗法观念 |
C.礼乐制度 | D.仁爱思想[来 |
有学者指出:“西周之所以实行分封制,是由当时的历史条件决定的。为了巩固新建立的西周政权,不得不实行分封制……春秋战国时代的历史证明,西周那种宗法血缘与政治关系互补性的国家形态己失去了存在的根据,郡县制正是适应了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创造并选择的一种新的国家管理方法。”这说明( )
A.郡县制和分封制都具有存在的合理性 |
B.郡县制比分封制更具有优越性 |
C.宗法血缘建立起的政治联系很不稳定 |
D.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了分封制的瓦解 |
战国时期,“官分文武,惟王之二术也”。这反映了当时( )
A.分封制的强化 | B.国君权力的加强 |
C.郡县制的确立 | D.儒学地位的提升 |
有学者认为:“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 该学者揭示了
A.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 |
B.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
C.宗法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 |
D.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 |
苏东坡在《论养士》中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进行了总结:“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反映了古代对教育的重视 |
B.古代重视对基层官吏的提拔任用 |
C.反映了统治者一直重视廉政建设 |
D.选官制度的变化体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趋势 |
明十三陵是皇家陵墓群,其以长陵(祖陵)为中心,有序地排列形成一个整体。对这种墓葬制度有影响的古代政治制度是( )
A.宗法制 | B.分封制 |
C.世卿世禄制 | D.宗主督护制 |
先秦许多名臣出身微贱,如“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魏晋时期则愈加强调官吏的出身和门第。这反映了秦汉至魏晋时期
A.宗法思想逐渐退出政坛 | B.儒学被用于规范君臣关系 |
C.阶层固化影响官僚政治 | D.天下大同替换为社会不公 |
学完“古代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后,某班四位同学就本单元内容分别拟定四个选题准备开展研究,这四个选题的研究最终将无法成功的是( )
A.《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
B.《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 |
C.《浅议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创立者—大禹》 |
D.《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 |
“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堂乱。”但事与愿违,这种继承制度在政治上给西周带来的最不利的影响是( )
A.权力世袭制度渐渐地消亡 |
B.中央和地方的政治隶属关系失控 |
C.贵族普遍地转化成为庶人 |
D.使世卿世禄的贵族特权自生自灭 |
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征各异,如周的“秩序井然”,汉的“凝重”,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清的“纤巧”。这里周的“秩序井然”对应的制度是( )
A.分封制 | B.郡县制 | C.宗法制 | D.行省制 |
“父死子继,兄终弟及”是中国古代王位传承的主要方式。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A.小农经济的需求 | B.宗法观念的延续 |
C.儒家道德的影响 | D.社会习俗的约束 |
中国古代历史上皇帝册立过“皇太子”、“皇太孙”、“皇太叔”、“皇太弟”等皇位继承人,但就没有册立过“皇太女”,这种现象的出现与什么有关?
A.大一统观念 | B.宗法观念 |
C.皇权至上观念 | D.中央集权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