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将清代学术的发展脉络概括为“国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道咸以降之学新”。下列属于道咸以降“新学”的开创性著作是( )
A.《明夷待访录》 | B.《海国图志》 |
C.《孔子改制考》 | D.《天演论》 |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曾提出“预定奕世之规,置天子于有无之处,以虚静而统天下,则不恃贵戚旧臣以夹辅”,“以法相裁,以义相制,……自天子始而天下咸受其裁”。上述言论反映出当时
A.西方君主立宪思想对中国影响深远 |
B.“共治天下”理念被思想界普遍认同 |
C.儒家对专制皇权的反思达到新高度 |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受到严重削弱 |
王夫之认为,不能离人而别有天,不能离欲而别有理,“随处见人欲,即随处是天理”。这一主张
A.反对“理”是世界本原的思想主张 |
B.反对“格物致知”的求理方法 |
C.反对“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教条 |
D.将满足“欲望”作为顺应“天理”的唯一途径 |
明清时期,儒家思想中带有早期民主思想色彩。究其原因,除封建制度的日趋没落之外,关键在于
A.抗清斗争高涨 | B.宋明理学兴盛 |
C.商品经济的发展 | D.西方思想的影响 |
黄炎培在《我亲自经历的辛亥革命》中说,社会风俗人心,从某些部分看来,辛亥以后和以前大大改变了。所有卑贱、颓废、放荡行为,有些少了,有些完全消灭了。……总之,辛亥革命无数头颅换得来的,除推翻封建帝制以外,广大民众的体格、品格相当提高了。材料中黄炎培认为辛亥革命的主要意义是( )
A.改变了中国的社会制度 |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C.社会生活领域出现重大变化 | D.促使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在清代被列为禁书,其主要原因是该书( )
A.将人性与天理对立起来 | B.质疑孔子的权威性 |
C.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 |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
顾炎武说:“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非好占而多闻,则为空虚之学。虚之学,吾见其日是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顾炎武上述言论的主旨是( )
A.批判宋明理学空谈义理 |
B.倡导经世致用的学术取向 |
C.提倡无研不信的为学方法 |
D.强调学术与道德的结合 |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员刘志琴说:“从梁启超、胡适到侯外庐对中国早期思想启蒙的发掘和研究,揭示了中国传统思想发展到明末出现异质因素。”这种“异质因素”指的是:( )
A.彻底否定传统儒家思想 |
B.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出现 |
C.挑战正统,抨击君主专制 |
D.“发明本心”,心学的成熟 |
“他们竭力思索、探究前朝悲剧性的结局,将明朝皇帝的失败归咎于他们的专制统治和作为专制统治意识形态支柱的新儒家程朱学派。……将这群学者冠名为‘启蒙哲人’是完全合理的。”下列学者中可以被冠名为“启蒙哲人”的是( )
A.朱熹 | B.程颐 |
C.王阳明 | D.黄宗羲 |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曾提出“预定奕世之规,置天子于有无之处,以虚静而统天下,则不恃贵戚旧臣以夹辅”,“以法相裁,以义相制,……自天子始而天下咸受其裁”。上述言论反映出当时
A.西方君主立宪思想对中国影响深远 | B.“共治天下”理念被思想界普遍认同 |
C.儒家对专制皇权的反思达到新高度 |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受到严重削弱 |
中国古代儒学成为一种士大夫之学。到明代思想家李贽则提出要正视“世间惟下下人最多”的现实,强调“我为下下人说,不为上上人说”。这主要说明李贽( )
A.反对儒家的正统思想 | B.倡导只为下下人说 |
C.批判地发展传统儒学 |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
明朝有学者言:“惟夫国之有是,出于群心之自然……匹夫匹妇之所是,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非;匹夫匹妇之所非,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是。”以上言论强调的观点是( )
A.民主制比君主制进步 | B.治理国家应当尊重民意 |
C.建立法治社会是必然 | D.应当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
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以前所未有的犀利笔锋对以往正统宋明理学做出了总结性批判,从儒学内部逐渐发展出一个脱离程朱理学樊篱的、异质的新思想系统。”材料所说的“新思想系统”
A.抨击君主专制并倡导君主立宪制 |
B.彻底批判并否定了传统儒家思想 |
C.蕴含了近代“民主、法制”思想 |
D.体现了特定历史条件下时代诉求 |
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逆之所可私,而抑非一姓之私也。”“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对上述论述理解正确的是( )
A.将民本思想发展到新的高度 |
B.提出了民主政治的基本构想 |
C.触及到君主专制制度的要害 |
D.对清代制度产生深刻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