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下列史实体现这一观点的是:①西汉设立中朝 ②改土归流 ③行省军政要务呈报枢密院 ④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④ | D.①③ |
某学者在评价中国17、18世纪的科技时强调:“在中国,技术的发展跟不上科学的发展,它在原地踏步。出现这种状况的一个主要原因无疑是中国的□□□,不必发明机器来节省人力。它是由地方性的人口过剩产生的贫穷的永久性受害者。”根据该学者的观点,你认为空格部分最合适的内容应该是
A.小农经济自给自足 | B.人力资源太过丰富 |
C.专治体制腐朽僵化 | D.商业发展缓慢迟滞 |
《明史·食货五》记载,永乐初,西洋刺泥国回回哈、只马哈没奇等来朝,附载胡椒与华商互市,有司请征其税,为皇帝所拒绝,并发表议论说:“商税者,国家抑逐末之民,岂以为利?今夷人慕义远来,乃侵其利,所得几何,而亏辱大体多矣”。这说明
A.皇帝推行好客之道 | B.华夷思想根深蒂固 |
C.清初海禁政策松弛 | D.中外贸易盛况空前 |
民国教育家杨昌济认为:“科举之弊,人人能言之,然强迫全国士子以读四书五经,亦未始无其效。彼多数之读经者,固志在科第,非真有取法古人之心,然沉浸于此不识不知之间,自隐受古圣先贤之感化”。这一说法旨在( )
A.指出四书五经的不足之处 |
B.强调恢复科举制的必要性 |
C.肯定传统经典的教化作用 |
D.批评知识分子的功利心态 |
明天冯元飙说:“(阁臣)夫中外之贵,孰大于票拟?有汉唐宰相之名,而更代天言……柄用专者莫如今日。”反映出明朝内阁
A.控制了国家决策大权 | B.上升为法定的行政中枢 |
C.权力和地位日益提高 | D.阁臣专权超过汉唐宰相 |
“衣冠禽兽”一词源于明代官员的服饰。明朝规定,文官官服绣禽,武将官服绘兽。到了明朝中晚期,大小官员欺压百姓,百姓视官为匪,于是衣冠禽兽一词有了贬义。该词含义的变化从本质上说明( )
A.国家应加强对腐败的控制 |
B.明朝中晚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
C.明朝服饰文化的变化 |
D.明朝封建制度的衰落 |
明代户部尚书丘浚主张,“市者,商贾之事。官不可与民为市,非但榷(专卖)盐一事也。大抵立法以便民为本,苟民自便,何必官为。”该言论侧面反映出明代
A.私人市场自由 | B.自然经济解体 |
C.法律观念浓厚 | D.商品经济繁荣 |
下图涉及的两个机构的共同特点是( )
A.统领军队,处理各种军务 |
B.参与决策,负责朝廷事务 |
C.参与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
D.负责行政,安排地方事务 |
“品”是我国古代官吏的级别,分一到九品。在隋唐时期六部最高长官是正三品,到了明代提升为正二品。这主要是因为明代( )
A.官员晋升相对容易 | B.中枢机构设置调整 |
C.科举选拔趋向严格 | D.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
据研究,自明初到清末的500余年间,尽管全国总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但城市人口数量几乎没有变化,城市化进程陷入停滞。其根源在于( )
A.君主专制的强化 | B.“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
C.闭关锁国的政策 | D.宋明理学的消极影响 |
判断以下电视剧场景,符合历史史实的有( )
A.《康熙王朝》中,康熙派彭春率军平定了三藩之乱。 |
B.《鹿鼎记》中,清政府派施琅进攻台湾,并从郑克塽手里收回台湾。 |
C.《小宝与康熙》中,康熙帝御驾亲征,指挥清军取得抵抗外来侵略的胜利。 |
D.《康熙秘史》中,康熙帝在多伦、乌兰布通战役中打败噶尔丹,迫使其兵败自杀 |
明朝永乐帝时设立了内阁制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英国“光荣革命”之后,国王威廉三世逐渐以内阁代替枢密院,成为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下面关于两国内阁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阁制的形成标志着两国的皇权(王权)得到空前强化 |
B.内阁已经成为两国最高权力的象征 |
C.明朝的内阁长官称丞相,英国的内阁长官称首相 |
D.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加强的结果,英国内阁是君主立宪的象征 |
儒家学说倡导“宽刑慎杀”,强调执法有准、量刑有据。明初朱元璋说,“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这表明朱元璋( )
A.力图为专制集权确定理论基础 |
B.试图以重刑迅速稳定社会 |
C.放弃了儒家的治国理念 |
D.执法无准、量刑无据 |
中国象棋是一种古老的智力游戏,是中国人智慧的体现。以下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
A.“火”旁的“炮”最早可能始于宋代 |
B.“围魏救赵”的象棋战术源于春秋史 |
C.“楚河、汉界”源于春秋战国的历史 |
D.“相”退出历史舞台始于朱元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