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十二年,明王朝颁布了《大明律》,它规定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内乱等为“十恶”重罪,属于“常赦所不原”;“大臣专擅选官”、“交结朋党紊乱朝政”、“交结近侍官员”、“擅为更改变乱成法”等列罪条款又为明律所特有。这些规定( )
A.表明皇权专制的继续强化 | B.规范内阁机构的运作程序 |
C.协调了君权与相权的关系 | D.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
清朝制度规定,军机处对皇帝当日所下谕旨和当日所收公文,均要在当日处理完毕。由此可见,军机处的设置( )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 B.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 |
C.军机大臣地位高,有决策权 | D.加强了专制皇权 |
我国丞相一职的设立与废除体现了( )
A.国家统一安定的需要 | B.权力互相制约的需要 |
C.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 | D.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
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
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 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
黄宗羲晚年为人撰写的碑铭传状和致友人书中赞誉康熙帝为“圣天子”,称清朝为“国朝”,并使用清朝年号。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清朝统治得到汉族知识分子认可 |
B.康熙帝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 |
C.黄宗羲充分肯定君主专制制度 |
D.清政府不再限制知识分子言论 |
关于清朝军机处,不正确的表述是( )
A.军机处工作效率高 |
B.军机处是位于六部之上的中央最高行政中枢机构 |
C.军机大臣由皇帝的亲信、重臣组成 |
D.军机处能决策军国机要 |
历史学者郭蕴静认为:“历来任何主权国家的统治者,为了维护国家、民族的利益和自身的地位,在对外关系方面(无论政治或经济)制定的政策、措施,都带有限制性。”以下各项说法可为这一观点提供历史依据的是
①明朝推行“海禁”政策
②中国签署《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③德国颁布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④英国颁布《航海条例》
A.①③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 )
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的进程 | 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 |
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 | 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 |
1924年《现代初中教科书•本国史》讲:“明太祖由平民得帝位,乃不料君权的膨大,反比从前加厉,这为什么呢?其实只是君主专制的自然趋势,明朝适逢其会,便得更上一层罢了。”这表明( )
A.皇权至上是古代中国的政治传统 |
B.皇权加强是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 |
C.中央对地方的权力制约大大加强 |
D.相权为核心的官僚政治体制终结 |
明太祖规定:子孙做皇帝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规定体现主要目的( )
A.提高办事效率 | B.精简政府机构 |
C.让群臣监督皇帝 | D.强化君主专制 |
皇帝下达给臣下指示方略、考核政事、责问刑罚失当等机要文书,为防止泄露,不交内阁而由军机大臣密封,加盖军机处印信后,交兵部捷报处寄送各省有关官员,通称为“廷寄”。“廷寄”制度反应出( )
A.军机处权力大于内阁 | B.军机处提高清政府行政效率 |
C.军机处直接统领兵部 | D.军机大臣掌握行政决策权 |
著名思想家黄宗義在评价内阁制度是说:“或谓后之入阁办事,无宰相之名,有宰相之实也。曰:不然。入阁办事者,职在批答,犹开府之书记也。……吾以谓宰相之实,今之宫奴也。”由此可知( )
A.内阁提高了行政效率 | B.内阁成员拥有决策权 |
C.黄宗義肯定内阁制度 | D.内阁制度强化了专制皇权 |
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为此他对中央机构作出的重大调整是( )
A.设立军机处 | B.设置枢密院 |
C.实行一省制 | D.废除宰相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