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部历史著作中有这样的叙述:“在万历的祖父嘉靖皇帝以前,大学士为三至六人,皇帝可能对其中一人咨询较频繁,但从名义上说,他和另外的几位大学士仍处于平等的地位。这以后的情况发生了变化,张居正名为首辅或称元辅,其他大学士的任命则出于他的推荐……”文中所指的制度是( )
A.宋代三司制 | B.唐代三省六部制 |
C.明代内阁制 | D.清代设军机处 |
“衣冠禽兽”一词源于明代官员的服饰。明朝规定,文官官服绣禽,武将官服绘兽。到了明朝中晚期,大小官员欺压百姓,百姓视官为匪,于是衣冠禽兽一词有了贬义。该词含义的变化从本质上说明
A.明朝封建制度衰落 | B.明朝中晚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
C.明朝服饰文化发生变化 | D.国家应加强对官员腐败的控制 |
选官是政治活动中重要的一环。下列对古代中国官员选拔的叙述,正确的是
A.汉武帝选拔身份低微的士人组成外朝以牵制内朝 |
B.九品中正制是世官制的一种,强化了中央的权力 |
C.科举制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政治公平性加强 |
D.明朝内阁是中央级行政机构,但始终无法定地位 |
有人指出:我们的老祖宗早就创造出了处理帝与相之间关系的模式或准则,那就是“君待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按照这种模式或准则来处理,一般情况下就不会发生帝与相之间的矛盾,其实例比比皆是……。这些“实例”不包括( )
A.秦朝皇帝和三公坐而论政 |
B.汉代向臣下问策 |
C.唐代三省长官各司其职 |
D.明初沿袭元朝中书省制度 |
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播出之后,人们认识了清朝官吏刘墉。但是,有历史学家认为这个电视剧剧名犯了错误,他最有可能的理由是( )
A.刘墉不是驼背,所以不能称为“刘罗锅” |
B.丞相制度早在明太祖时已经被废除,所以称“宰相刘罗锅”会误导观众 |
C.刘墉既不是驼背,也不是宰相,所以剧名错误 |
D.他没有理由,只不过是哗众取宠 |
“胡惟庸绝不是朱元璋的真正目标,朱元璋要毁灭的是胡惟庸背后的那个庞然大物。”“那个庞然大物”是指
A.内阁制度 | B.宰相制度 |
C.宦官集团 | D.胡惟庸集团 |
以下关于明朝内阁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明太祖时期殿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决策
②内阁制度正式确立于明成祖时期
③内阁是专制皇权强化的产物
④内阁起到了制约皇权的作用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北京故宫“军机处”景点的文字说明写道:“军机处一日日程……接近(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说明军机处的主要职能
A.纵论军务,谋划战事 | B.辅佐皇帝,参与决策 |
C.陪读陪写,赋诗作画 | D.奉旨笔录,上传下达 |
明朝时期有多位皇帝不上朝,比如正德、嘉靖,万历皇帝更是创造了近30年不上朝的专制主义君主制史上“荒诞奇迹”,但明朝统治还得到延续。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 )
A.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 | B.封建统治腐朽黑暗 |
C.内阁成为正式的行政机构 | D.宦官专权控制朝政 |
谕大学士等曰:“朕不时观书写字,近侍内无博学善书者,以致讲论不能应对。今欲于翰林内选择二员,常侍左右,讲究文义。但伊等各供厥职,且住外城,不时宣召,难以即至。著于城内拨给闲房,停其升转,在内侍从数年之后,酌量优用。再如高士奇等能书者,亦著选择一二人,同伊等入直。尔衙门满汉大臣会议具奏。(《清圣祖实录》)该谕旨的目的是( )
A.选侍从陪皇帝读书写字 |
B.成立机要秘书班子,帮助皇帝理政 |
C.削弱丞相权力,加强皇权 |
D.削弱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 |
日本1870年的地理教科书《舆地志略》中对比中日两国:“贵古贱今,妄自尊大,自称中华,视外国为夷狄禽兽,屡失信于外国,虽蒙其侮辱,却依然固守旧习……止步于数千年前之开化之域”;“方今我邦,朝纲一振,转为开化之方向,国势将大为隆盛,是东洋诸国中,绝无仅有之类”。这段文字
A.客观分析了中国的旧习弊端 |
B.体现出强烈的海外扩张意识 |
C.尚未突破传统的儒学华夷观念 |
D.显示出西方文明观念影响日本 |
清顺治帝曾说:“尔等(大学士)职司票拟,一应章奏有成规者,尔等不过照例拟旨,凡有改正者,皆朕亲裁,未能俾尔等各出所见佐朕不逮,是皆朕不能委任大臣之咎,以致尔等俱未获尽展才猷。”据此判断清初
A.处理章奏完全依靠成规 |
B.内阁大臣辅佐皇帝不力 |
C.皇帝裁决国家军政要务 |
D.顺治皇帝不能知人善任 |
北大历史系教授阎步克研究认为:中国古代官制中存在着两类官职,一类承担兵刑钱谷、监察考选等实际行政职能,即“职能性官职”;另一类则主要用于安排官僚品位高下,属“品位性职类”。秦汉以后,官职复杂多变,每一细微变化都折射出相关政治变迁。 (阎步克:《论中国古代官制的品位与官阶》)下列有关解读中不正确的是( )
A.秦汉“以吏治天下”,禄秩等级从属于职位的色彩浓厚 |
B.魏晋官僚“士族化”,等级品位因素发展到历史新高度 |
C.唐宋入仕者皆授官阶, 说明已基本摆脱魏晋品位的影响 |
D.明清以职能官职为主,与专制皇权的高度强化紧密相关 |
《清文献通考》记载:清政府对边疆民族实行“因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的政策,为实施该政策,清政府在中央设置的少数民族管理机构是( )
A.宣政院 | B.理藩院 | C.军机处 | D.总理衙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