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苏州文士顾禄在《清嘉录》记载:“(苏州)居人有宴会,皆入戏园,为待客之便,击牲烹鲜,宾朋满座。”这反映出清代的苏州
①社会消费出现了奢靡之风 ②商品经济促进了服务业发展
③戏曲的流行丰富了城市生活 ④“击牲烹鲜”破坏了生态平衡
A.①②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
《旧唐书•郑注传》记载:“上(文宗)访以富人之术,(郑注)乃以榷茶(茶叶专卖制度)为对。其法,欲以江湖百姓茶园,官自造作,量给值分,命使者主之。”材料反映了
A.唐朝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 | B.唐朝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
C.唐朝已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 D.封建官府与百姓争夺茶利 |
晋商和徽商是明清时期叱咤在商场上的两大赫赫商帮,他们凭借高人一筹的生意手腕、运筹帷幄的权略谋术获得了生意场上的巨大成功,取得了富比王侯的财富,使之在商界风光无限。但有学者却对其作了如下评价:(它们)虽然对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一些条件,但遗憾的是却无法走向资本主义,它们就像生长于牛粪之上的幼苗,不管长势如何诱人,当滔天的洪水奔袭而来时,必然随着牛粪一起消失在历史的洪波之中。这主要是由于古代商帮( )
A.发展规模受到限制 | B.活动得不到官府支持 |
C.商业经营观念落后 | D.没有根植于生产领域 |
明代江南封建经济继续发展,但也潜伏着诸多的社会危机,对下表解读最正确的是
弘治、嘉靖年间江西的人口户数及朝廷在江西的征税统计表
时间 |
人口户数 |
官民田地山塘 |
夏税米 |
农桑丝 |
折绢 |
秋粮米 |
弘治年间 (1488-1505) |
148.7万户 |
399270顷 13亩余 |
86600 石余 |
3970 斤余 |
3175 匹余 |
2560270 石余 |
嘉靖年间 (1522) |
130.3万户 |
398566顷 35亩余 |
82965 石余 |
4264 斤余 |
3411 匹余 |
2576888 石余 |
A.明弘治、嘉靖年间农业税收方式未反映出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
B.明弘治、嘉靖年间江西人口减少政府税收也相应大幅削减
C.明弘治、嘉靖年间社会经济凋敝,农业衰退
D. 明弘治、嘉靖年间江西成为朝廷重要的税收来源地
历史学家陈寅恪指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下列史实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①市坊融为一体 ②活字印刷首创 ③儒家信仰重建 ④世俗文学兴盛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下图是明人绘制的《南都繁会图卷》,图中传自西方的事物是
A. | 老者的眼镜 | B. | 门前的店幌 |
C. | 兴盛的商铺 | D. | 商人的衣着 |
历史学家陈寅恪指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下列史实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①市坊融为一体 ②活字印刷首创
③儒家信仰重建 ④世俗文学兴盛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明朝小说《醒世恒言》里描写的苏州盛泽镇上的施复夫妇,靠养蚕织绸生活,本是小户人家,几年后他们增买了三四张织机,雇人织绸,后来他们又买了两所大房子和三四十张织机,雇人织绸。由此可知
①施复夫妇是机户
②当时江南一些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③明代手工业还较落后
④封建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A.①③④ | B.①②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晚清福州文人郭柏清在《沁泉山馆》中写道:“年来通商号令行,穷黎遍享茶山利,高阜小丘恣铲除,百万磳田(即山田)一朝弃。”从中可提取的信息不包括
A.商品经济渗透到农村 |
B.大批农民弃农经商 |
C.农民种茶收入增加 |
D.农业生产结构变化 |
宋朝的《清明上河图》备受史学家关注,在欣赏宋朝的《清明上河图》时,参观者发表了以下见解,其中不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甲:它反映了两宋时期宫廷画的活跃 乙:它是北宋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繁荣的产物
丙:它是北宋张择端的代表作 丁:它以表现社会风俗为主题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皇帝不专制,文人言论自由,社会经济发达,商业繁盛,人民富足的时代。”这可能是对下列哪个时代的描述( )
A.秦汉时期 | B.隋唐时期 | C.两宋时期 | D.明清时期 |
世界著名的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亚洲大趋势》中说:“华人社团是宗族和同乡组成的公司和企业网(俗称为“抱团精神”),各企业之间层层连接,规模不断扩大,直至覆盖全球,用个形象的比喻,它就像当今的互联式电脑网络。”下列各项与这种社团网络发展相关的是
①西周的宗法制 ②明清时期的晋商与徽商
③1980年设立首批经济特区 ④改革开放后异军突起的民营经济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