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诗句中,能够反映我国古代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是
A.海将盐作雪,山用火耕田 | B.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 |
C.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 D.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
《全唐文》卷316载:“杭州东南名郡,……咽喉吴越,势雄江海,国家阜成兆人,户口日益增,……水牵卉服,陆空山夷,骈樯二十里,开肆三万室。”下列对杭州商业繁华原因的分析最符合材料的是
A.政治中心地位万民归向 | B.海运发达外贸兴盛 |
C.自然资源丰富商埠密布 | D.大运河的带动促进 |
《晋书·食货志》记载:魏文帝曹丕于黄初二年“罢五铢钱,使百姓谷帛为市”。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以物易物成为魏晋时期主要的交换手段,其主要原因是
A.封建统治者限制商业活动 | B.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 |
C.朝代更替频繁和社会动荡 | D.我国经济重心南移 |
下列对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城市的兴旺和工商业的繁荣,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著名历史学家傅衣凌先生提出:“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前),苏杭地区的工商业面向全国,呈现了清新、活泼、开朗的气息”。结合图7,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
A.太湖地区的小麦产量始终居全国之首 |
B.该地区成为当时全国唯一的白银集聚地 |
C.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区域性市镇网已形成 |
D.苏杭地区的生产方式在全国占主导地位 |
①自周秦至唐代,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②城市的职能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③唐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④明清时期城市的商业性、生产性增强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读《清明上河图》,与前代相比,从中能得到有关宋朝商业发展的哪些“新”信息( )
①打破市坊界限 ②对外贸易以陆路为主 ③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 ④边境贸易繁荣 ⑤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
A.①②③④ | B.④⑤ | C.①⑤ | D.①③⑤ |
在2007年央视的开篇大剧《贞观长歌》选取了唐初贞观年间的历史画面,艺术地再现了“贞观之治”的历史。假如你生活在贞观年间的长安,可能经历的事情是( )
A.可以在逛夜市时品尝各种小吃 |
B.邻居的一个远房亲戚在最高行政机构——中书省担任长官 |
C.在私家店铺中边喝酒边呤咏白居易的《琵琶行》 |
D.去东市和西市逛街时碰到了波斯、大食的商人 |
《国语·晋语四》载“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皂隶食职,官宰食加。”对材料中“工商食官”的正确理解是( )
A.通过从事工商业发家为官的人 |
B.工商业的税收成为官府的主要财政来源 |
C.依靠政权力量管理和经营工商业 |
D.工商业满足王室和贵族的奢侈生活的需要 |
下图为宋代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印记。其上部文字为:“济南刘家功夫针针铺”;中部文字为“认门前白兔儿为记”;下部文字为“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转买兴贩,别有加饶,请记白”。作为直接证据,它可用以研究宋代的( )
①商业广告 ②印刷技术 ③商标意识 ④冶金技术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下图是明朝小说《醒世恒言》里描写的苏州盛泽镇上的施复夫妇,靠养蚕织绸生活,本是小户人家 ……几年后他们增买了三四张织机雇人织绸……后来他们又买了两所大房子和三四十张织机,雇人织绸。由小说所描写的情景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 施复夫妇是机户 ② 当时江南一些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③ 明代手工业还较落后 ④ 封建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A.①③④ | B.①②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这句话反映了 ( )
①专业市镇发展 ②区域分工加强 ③经济重心南移 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