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西汉以前,中国丝绸大量经西北各民族运至中亚、西亚、南亚诸国
B.最早记载中国同欧洲直接往来的正史是《后汉书》
C.唐朝的玄奘和义净在中印文化交流中起了主要作用
D.《农政全书》与《天工开物》均收录了国外传来的技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中央权威的丧失以及随之而来的分权和权力的地方化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意义。把政治权力分到各镇治所,这意味着许多这样的城市成了地区性大都会——有大批富裕官户和从事服务行业的人的大规模行政中心。同时,在财政方面又给了各镇新的自由,此举意味着该镇的岁入被就地使用而不是上缴京师。……其中较重要的为长江中下游的成都、江陵以及扬州,这些商业繁荣和行业俱全的大城市成了地区中心,小城镇和地方集市网络在它们的郊区发展起来,其中有些网络还涌现在地方军戍守的镇的周围。到9世纪,以地区市场体系为基础的各级新的经济定居地开始在现存的各级行政中心旁边出现,从而使城市发展的过程呈现崭新的面貌。
城市化的总过程以生产力的全面发展为基础。人口的普遍南移不但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水平,而且工业和手工业也开始在长江流域发展起来。              ——《剑桥中国史》
材料二:19世纪50年代末,“其时黄河决口,江苏北境竟成泽国,人民失业,无家可归者,无虑千万,咸来上海就食……上海在开埠以前,城市人口二十多万,到1949年,已超过500万。城区范围在开埠以前不到10平方公里……到1935年,航行在上海至汉口线的轮船为中国的招商局、三北轮埠公司、宁绍商轮公司的轮船共19艘……到20世纪30年代,长江沿江城市,东起上海,经南通、扬州、镇江、南京、芜湖、安庆、九江、汉口、岳阳、沙市、宜昌,西至重庆,已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狭长工业带,……棉纺织业、面粉业、卷烟业是近代中国工业中最大的三个行业。抗日战争以前,长江沿江城市在这三个行业的产值在关内地区占将近一半。
到1936年,全国有本国资本的银行164家,其中总行设在沿江城市的有72家,占43.9%。上海是全国金融中心,是外资在华银行的集中地,也是本国资本银行最集中的地方。汉口是长江中游和中南地区的区域金融中心,重庆是长江上游和西南地区的区域金融中心,镇江、芜湖、九江、沙市则起着金融中转站的作用。
(1)据材料一分析唐朝长江中下游城市发展的原因和特点
(2)与材料一相比,近代长江中下游城市的发展原因有何异同?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薛福成在《强邻环伺谨陈愚计疏》中称:近年洋货骤赢,士货骤绌,中国每岁耗银至三四千万两,则以洋布、洋纱畅销故也。盖其物出自机器,洁白匀细,工者价廉。华民皆乐购用,而中国之织妇机女束手坐困者,奚啻千百万人?薛福成的话主要反映了( )

A.洋货在中国遭遇顽强抵制 B.中国官僚、商人开始投资近代企业
C.外国商品占据中国市场 D.中国产品降价出售,薄利多销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日)斯波义信指出:“划分官方指定市场区域的边界,并将其与居住区分离开来的惯例瓦解
了。在首都,因为街道被专业化的商人控制,这种情况尤其突出……有形的分区壁垒已彻底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一种更为自由的的街道模式。”斯波义信所述的这一种现象最早可能出现于(    )

A.汉代长安   B.唐代长安    C.宋代东京   D.明代北京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宋徽宗时期,宋政府下令征收“侵街房廊钱”,表明宋政府对城市街道两旁的居民不断地扩大商业用地,导致城市街道越来越狭窄的现实无可奈何。这说明:
①宋政府巧立名目,征收苛捐杂税②宋代的城市规划已经出现失控的苗头 
③“市坊”制度已经被打破     ④“侵街”的现象在今天的城市发展中仍大量存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不包括

A.江南经济发展迅速 B.士族庄园经济占有重要地位
C.北方出现很多繁华的商业城市 D.寺院经济发达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分别为汉代和清代一级行政区划示意图。从汉到清区划密度的变化所反映的本质要素是

A.中央集权的强化 B.民族融合的深化
C.疆域范围的扩大 D.经济重心的转移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朝时“北土广树艺而昧于织,南土精织而寡于艺,故棉则方舟而鬻于南,布则方舟而鬻于北”。如果你是当时的一名大布商,你会选择以下哪些经营方式?(   )
①为了安全和方便,搭乘轮船进行长途贩运
②和同乡布商结伴北上贩棉,南下购布
③为了节省成本和获取更多利润,将棉花直接交给松江织户加工,支付一定薪酬
④少部分货物在国内异地销售,大部分货物雇船运往东南亚销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材料反映出唐朝时期        (   )

A.鼓.钲成为主要的经商工具
B.商业交往的形式多样
C.经商的人很多
D.商业交往有时间限制,说明坊市界限仍未打破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1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官方以法令来保护手工业技术的世代传习。有时,为了技术的世代传习,官府还要干涉到某些手工业者家属的婚姻,使民间技术的传习成为顽固的传统。元稹《织女词》:“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可见其一斑。一直到不久以前,各地还有所谓“祖传秘方”的存在,这种传习,主要由于手工业市场的狭小,手工劳动者为了防止技术竞争而采取的自卫措施,手工业成品也往往因此而保证了工艺水平。但这种世代传习显然是妨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
——摘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六朝古都金陵(今江苏南京)原是一个“市廛列肆,埒于二京,人杂五方”的大都会,唐代成为润州(今江苏镇江)一县。正如诗人所说:“霸气尽而江山空,皇风清而市朝改。昔时地险,实为建业之雄都;今日太平,即是江宁之小邑。”连一个州的治所也不是。全国的统一,使金陵失去长江中下游之间的枢纽作用,运河的开通,使金陵失去咽喉地带的地理位置,缺乏经济依托的金陵地位一落千丈。而扬、润、苏、常、杭等州由于本身经济的发展和运河流经其地而成为重要的都会。
——摘自吴宗国《隋唐五代简史》
材料三 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于力,末技游食转而缘南亩,则蓄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摘自贾谊《论积贮疏》
材料四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摘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古代出现手工业世代传习的原因。指出手工业世代传习对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何影响?
(2)据材料二指出隋唐时期扬州、苏州、润州、常州、杭州等城市的地位和作用发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3)材料三和材料四是分别是如何看待商业和农业的关系的?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观点产生的原因和意义。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古代的“城市”是由护卫的“城”和商贸的“市”连称而来,自都城、省城、府城至县城,城的建筑规格和面积依次减小。由此能得到的错误信息是                     (   )

A.中国古代城市具备多种功能 B.筑城是为了维护统治秩序
C.古代政治体系等级明显 D.历代政府重视城市商业贸易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汉代大学者班固的《西都赋>描绘了长安的繁华,“街衢洞达,闾阎且千。九市开场,货别隧分。人不得顾,车不得旋。阗城溢郭,傍流百廛。”文中的“九市”指的是(   )

A.政府严格管理的正式市场 B.工官监督的草市
C.国家统治中心的都市 D.早晚开张的晓市、夜市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时期的知识分子有可能经历的事情,包括
①空闲之余茗茶品葡萄酒②参加科举考试,向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生活
③空闲时可以逛夜市④访朋问友,吟诗作画⑤平时可以看看杂剧,吟吟散曲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⑤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情况的出现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关的是
①话本的兴起 ②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③一条鞭法的实行 ④早期民主思想的出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宋代是我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高峰期之一,商业在农业、手工业快速发展的基础上获得前所未有的全面发展。下列表述不符合宋代的是

A.草市具有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B.海外贸易融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 D.庙会集市商贾云集,百货杂陈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商业发展的基本要素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