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律例》明确规定,儿子殴打父母,不论有伤无伤,处斩刑。如果是父母殴打儿子,情形就大不相同,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殴打儿子致死,最重也只处杖六十、徒一年的刑罚。上述规定反映出清代法律的特点是( )
A.皇权至上,法自君出 |
B.强调等级尊卑,主张同罪异罚 |
C.法分贵贱,因人而异 |
D.强调以礼入法,忽视个人权利 |
《史记·货殖列传》载:“《周书》曰:‘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财匮少则山泽不辟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司马迁认为
A.西周时期实行“工商食官”制度 |
B.秦汉行重农抑商政策 |
C.耕种、开采、加工、交换本末有别 |
D.农工皆本,经济民生 |
明初发行纸币后,政府下令禁止白银甚至铜钱的流通,但纸币发行后贬值严重。永乐后,民间流通货币兼有宝钞、白银和稻谷布帛,朝廷屡禁不止。至成化年间,白银大量流入我国,民间契约文书中已主要用银。至英宗颁布白银货币新法后,白银逐渐成为法定货币。对此,下列说法最准确的是
A.贵重金属的短缺导致宝钞贬值 |
B.白银大量流入推动白银货币化 |
C.白银货币化是民间推动的结果 |
D.货币改革推动白银成法定货币 |
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A.皇权渐趋衰弱 | B.内阁取代六部 |
C.首辅权力失控 | D.君主集权加强 |
某位学者描述中国历史上某个制度:“虽无相名,实有相责。既有相责,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又有相实”这一制度指( )
A.秦代的三公九卿制 | B.唐代的三省六部制 |
C.元代的中书省制 | D.明朝的内阁制 |
据记载,赵人卓氏“用铁冶富”,秦破赵迁之于临邛,仍“即铁山鼓铸”,“富至僮千人,田池射猎之长,拟于人君”;“程郑,山东迁虏也,亦冶铸,贾椎髻之民,富埒卓氏,俱居临邛。”据此可知
A.临邛是当时的商业都会 | B.临邛并未受到战乱影响 |
C.私营手工业者实力强大 | D.私商成为当时商人主体 |
据《宋史·张逊传》载:太宗二年,“阇婆、三佛齐、渤泥、占城诸国亦岁到朝贡,于是犀象香药珍异充溢府库。(张)逊请于京置榷易物,稍增其价,听商人入金帛市之,恣其贩鬻,岁可获钱五十万缗助经费。太宗允之,一岁中果得三十万缗。自是岁有增羡,至五十万缗。”下列对该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北宋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 B.北宋国力强盛、万邦来朝 |
C.商业收入成为北宋重要财源 | D.北宋政府限制朝贡贸易 |
唐朝时,波斯和大食商人把珠宝玉石等奢侈品带到(长安)西市来卖,然后购买丝绸、瓷器等中国特产运回转卖,西市的繁荣超过了东市。下列诗句描写符合材料所反映的西市场景的是
A.“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
B.“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
C.“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
D.“五陵少年金市东,笑入胡姬酒肆中” |
下图是西汉手工业分布图,该图反映了
A.纺织业分布较广 |
B.长江流域盐铁业发展水平较高 |
C.黄河流域手工业水平高于长江流域 |
D.手工业集中分布于交通要道 |
下列的著作的先后顺序是( )
①《梦梁录》 ②《武经总要》 ③《日知录》 ④《考工记》 ⑤《说文解字》
A.④⑤②①③ | B.④①⑤②③ | C.⑤①②④③ | D.⑤④①②③ |
《梦溪笔谈》记载“皇佑(宋仁宗年号)二年,吴中大饥,殍殣枕路。是时范文正(范仲淹)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粮食),为术甚备……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范仲淹救灾措施的主要特点是
A.鼓励百姓生产,实行自救 | B.救济与“以工代赈”相结合 |
C.宣传佛教,要求百姓忍耐 | D.寺院提供饮食,救济百姓 |
下列诗句中,可以获得我国古代农村商品经济发展这一历史信息的是
A.“金多众中为上客,夜夜算缗眠独迟。” |
B.“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
C.“尔来盗贼往往有,劫杀贾客沉其艘” |
D.“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
汉初“驰山泽之禁”,吴王刘濞得以“专山泽之饶”,势力日增。后汉武帝行盐、铁专卖,断绝了豪强大贾对盐、铁的专擅,大大地削弱了地方势力的经济实力。材料认为实行专卖制度
A.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 | B.干扰了正常的商业秩序 |
C.是一种与民争利的行为 | D.是政治专制主义在经济领域的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