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年间苏州《吴县永禁官吏占用钱江(杭州)会馆碑》记载 :“商贾捐资,建设会馆,所以便往还而通贸易,或存货于斯,或客栖于斯,诚为集商经营交易时不可缺之所”。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碑文反映出苏杭之间的商贸联系 | B.会馆为商人出资建造的地方商业中心 |
C.会馆为旅居异乡的同乡商人所组建 | D.会馆为同一地域商人活动的重要场所 |
近代驻英公使郭嵩焘《使西纪程》写道:“三代有道之圣人,非西洋所能及也。即我朝圣祖之仁圣,求之西洋一千八百七十八年中,无有能庶几者。圣人以一身为天下任劳,而西洋以公之臣庶。一生之圣德不能常也,文、武、成、康,四圣相承,不及百年,而臣庶之推衍无穷,愈久而人文愈盛。”材料不能反映的是
A.靠圣人治国不能代代常有 | B.西方靠“民众自治”可以长久 |
C.中国“三代之政”不如西方民主政治 | D.否定清朝的政治制度 |
日本学者内藤湖南提出的“唐宋变革说”认为,自唐朝开始,中国社会发生深刻的变化,宋朝以后进入到“近世”时期,中国历史的方方面面都呈现出新的特征。以下关于唐宋时期中国社会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商品货币在经济中影响增大 ②文化生活明显出现市民化趋势
③经济重心转移逐渐完成 ④中枢机构分权制约了君主专制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 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 |
C.专制程度随着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 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 |
宋徽宗时期,城市街道两旁的居民不断扩大商业用地,导致城市街道越来越狭窄,政府下令征收“侵街房廊钱”,这说明:
①宋政府力求扩大税源 ②宋代的商业比较发达
③“坊市”制已经被打破 ④宋代的经济发展与城市规划已出现矛盾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明朝万历年间的《帝乡纪略》卷5《风俗·女仪》中记载:“今男人不勤农业,而专以耕事责之妇人,妇人不习纺织,而专以体肤勤之田亩……”这表明当时在中国某些地区
A.男女双方社会地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已经趋于解体 |
C.男耕女织的经济模式发生了变化 |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已经出现 |
“华表”源于尧舜时期的“谤木”。相传尧舜时于交通要道竖立木牌,让人民在上面写谏言。《淮南子·主术训》记载:“尧置敢谏之鼓,舜立诽谤之木。”夏朝中期“谤木”的设置地点由 交通要道移至宫室之旁。“谤木”几经变化,逐渐演变成为“华表”,明永乐年间建于天安门,其含义也变成“华饰屋之外表”了。由“谤木”到“华表”的演变见证了
A.直谏臣民的减少 | B.专制统治的加强 | C.交通工具的发展 | D.工艺美术的进步 |
清代前期,扬州有首童谣唱道:“扬州好,侨寓半官场,购买园亭宾亦主,经营盐、典仕而商,富贵不归乡。”可见,当时
A.重农抑商政策被摒弃 | B.官商勾结官商身份难以界定 |
C.商业发展推动社会风气变动 | D.地方商业由官员垄断经营 |
吴江的屯村市自明代以来为制铁业发达的市镇,嘉靖时,“居民数百家,铁工过半”。苏州长洲县的陆墓镇,“居民多织汗巾为业。”吴江的同里,既是大米的市场,又是造船的地方。常州宜兴的张渚镇是茶叶的产地。这种状况表明
A.江浙地区的自然经济已经解体 |
B.生产的社会化比较明显 |
C.中国古代手工业者具有保守性 |
D.行政区划所导致的地域分割对经济特色产生重要影响 |
有学者指出:“划分官方指定市场区域的边界并将其与居住区分离开来的管理瓦解了。……有形的分区壁垒已彻底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一种更为自由的街道模式。”与这一现象说法相一致的是( )
A.日中而市,交易而退 | B.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
C.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客 | D.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 |
据《唐两京城坊考》记载,洛阳南市,“东西南北居二坊之地,其内一百二十行,三千余肆,四壁有四百余店,货贿山积”。长安崇仁坊“一街辐辏,遂倾两市,昼夜喧呼,灯火不绝”。从材料可以看出,唐朝时期( )
①商品经济繁荣 ②商业活动有严格的地点限制
③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 ④政府重视对商业活动的管理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下列文字所描述的经济现象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②“宗庙之牺(指宗庙中用来祭祀的牛)为畎亩之勤”
③“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④“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A.④①②③ | B.④①③② | C.④②③① | D.②④③① |
下列诗句中,可以获取我国古代农村商品经济发展这一历史信息的是( )
A.“金多众中为上客,夜夜算缗眠独迟” |
B.“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
C.“尔来盗贼往往有,劫杀贾客沉其艘” |
D.“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
史载:明朝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皇帝不满内阁意见发回重拟时,如果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可以拒绝重拟,以原票封进。对上述理解正确的是( )
A.明朝内阁大臣掌握了决策权 | B.明朝政治初露民主迹象 |
C.明朝君主专制较前代有所弱化 | D.明朝内阁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