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开通了京杭大运河,把北方政治同南方的经济连接起来,经历五代十国的分裂以后,北宋恢复了这条南北枢纽,京师开封已日益依赖通过运河运来的南方米粮,漕运成为北宋朝廷的生命线。材料观点实际上说明了( )
A.发展京师经济的重要性 |
B.京杭运河是北宋水路交通枢纽 |
C.建设都城防御的急迫性 |
D.国家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向南方 |
唐甄说:“吴丝衣天下,聚于双林,吴、越、闽、番至于海岛皆来市焉”。嘉庆《嘉兴府志》卷4记,平湖县的乍浦镇,“番舶凑集,居民成市”。两则材料反映了( )
A.政府对民间贸易约束比较少 | B.我国手工业生产的专业化趋势 |
C.国内长途贩运贸易比较兴盛 | D.国内市镇已同国外市场建立联系 |
宋太祖曾发布诏令:“所在不得苛留行旅,赍装非有货币当算者,无得发箧搜索。”又诏:“榜商税则例于务门,无得擅改更增损及创收。"这表明当时( )
A.统治者注意保护商人的权益 |
B.商人的政治经济地位得到较大提升 |
C.商业税率比较低 |
D.官商勾结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
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
A.统领军队,处理各种军务 |
B.参与决策,负责朝廷事务 |
C.参与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
D.负责行政,安排地方事务 |
《危楼上的盛宴》一书中记载:1884年,张荫桓被清政府任命为太常寺少卿,一群官员攻击他“出身卑微,幼习洋业,故夷情略悉,已为自爱者所鄙”,这说明当时
A.门第的高低仍是官员晋升的主要依据 |
B.部分士大夫对“洋业”不屑一顾 |
C.开眼看世界成为一种社会思潮 |
D.清朝的选官用人制度已成为众矢之的 |
唐朝时在广州设置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清朝时则在广州设置“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以下各项是对这句话的概括,其中恰当的是( )
A.中国古代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
B.广州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 |
C.清朝时期中国对外贸易不断萎缩 |
D.中国古代政府完全垄断了对外贸易 |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此言末业,贫者之资也”。材料反映了( )
A.汉代统治者重农抑商的经济思想 |
B.汉代贫苦百姓普遍通过经商致富 |
C.司马迁的重商思想 |
D.汉初工商业发展影响农业生产 |
1402年,刚从自己的侄子手里夺过皇位的明成祖,为了巩固权力,做出两个重大决定:一是把首都迁到自己的势力范围北京,二是正式建立了一个国事咨询机构。其中“正式建立了一个国事咨询机
构”的影响是( )
A.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 B.进一步加强了皇权 |
C.进一步削弱了相权 | D.使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
商周“工商食官”,春秋战国自由商人崛起,秦汉国内外贸易的发展,隋唐柜坊与飞钱的出现,宋元坊市界限的打破与营业时间限制的突破、纸币的产生,明清出现地域性商人群体。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商业
A.发展水平世界领先 | B.发展过程极为艰难 |
C.发展阶段特征明显 | D.抑商政策制约发展 |
清朝雍正时期获得密奏权的官员达l200人,密奏内容涉及范围很宽泛,军务、政务、官吏、民情、水旱、传闻等等。雍正时期摊丁入亩、改土归流等重要政策,都是臣下密奏先提出,雍正帝又与臣下反复讨论后做出决策。据此可知密折制( )
A.体现古代官僚体制的完善 |
B.是民意上达中央的途径 |
C.逐渐取代了军机处的职能 |
D.是君主专制制度的发展 |
明成祖时期若有大臣上奏言事,一般情况下,他的奏本上达皇帝的途径是
A.通政使司→内阁→皇帝 | B.通政使司→军机处→皇帝 |
C.通政使司→丞相→皇帝 | D.通政使司→中书省→皇帝 |
洪武十三年,朱元璋以诛丞相胡惟庸为契机,对朝廷机构进行了改革,废除了中书省和丞相制,朝廷政务改由六部分理。朱元璋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加强中央集权 | B.打击地方势力 |
C.强化君主专制 | D.打击宦官集团 |
唐太宗、康熙帝时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出现了太平盛世的景象。出现这一局面共同的因素是
A.开放国度礼待外宾 | B.崇儒尊孔延揽汉族文士 |
C.广开言路虚怀纳谏 | D.经营边疆册封藏族首领 |
有学者认为,清朝军机大臣的任命和职务都没有制度上的规定可供遵循,完全出于皇帝的自由意志,只是奉旨办事而已。这主要反映了军机处( )
A.沦为特务机关 | B.只为个人服务 |
C.缺乏制度保障 | D.显示皇权加强 |
密折”一词始用于康熙朝,最初为一种特权,仅限于少数亲信官员等使用。康熙五十一年前后,地方和中央人员才普遍获得奏折权。雍正帝继位以后,又给予道员、知府、同知、副将一级的官员密上奏折的权力。据统计,当时上密折的人数已达到1000人以上。这表明( )
A.清朝中央政府决策的开放性 |
B.清朝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和镇压 |
C.专制主义达到顶峰 |
D.中央的政治权力进一步加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