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毛泽东主张用事实反击敌人的毁谤:“敌人说:‘广东共产’,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勾联俄国丧权辱国’,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治下水深火热民不聊生’,我们说:‘请看事实’。”这些“事实”都发生于(    )

A.辛亥革命时期 B.国民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及其解决的道路,取决于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压迫和阻止近代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东西是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中国的地主阶级。因此,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历史主题是……
——苑书义《论近代中国的进步潮流》
材料2  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少了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这两件少了一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一面少了两件,另一面却多了两件。多了两件是什么样东西呢?一件是帝国主义的压迫,一件是封建主义的压迫……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
材料3  下图为农村革命根据地形势图(1930年夏)

(1)根据材料1、2,指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题是什么。提出这一主题的依据又是什么?
(2)下面表格反映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大事,请你根据所给的信息,完成下表。

重大事件
主要领导人
革命的性质
主要历史意义

洪秀全
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沉重打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

孙中山

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
南昌起义
周恩来、贺龙
新民主主义革命

(3)材料3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其结果如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毛泽东曾对一个外国来访者说:“……哎!1927年,老蒋够厉害啦!它把我们像鸡蛋一样摔在地上。可他没有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下列对“孵出小鸡”最准确的理解是(  )

A.发动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
B.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C.长征途中召开了遵义会议
D.完成了艰苦卓绝的长征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江西井冈山、陕西延安、贵州遵义、河北西柏坡都是重要的革命圣地,以下信息中正确的是(    )

A.井冈山→八七会议→指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方针
B.延安→中共“七大”→中共找到了革命的道路
C.遵义→遵义会议→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解决了党内问题
D.西柏坡→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同时代有不同的革命精神。下列革命精神按出现的先后排序完全正确的一组是:①“五四”精神 ②“延安”精神 ③“井冈山”精神 ④“长征”精神(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④③② D.①③④②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东北民歌《松花江上》唱道“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皆在关内流浪。”那个悲惨的时候是指(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蒋介石年谱》记载,1933年3月,蒋电张学良,“明日恐不能起飞,而热(河)战紧急,兄须速往承德督战,不必待弟到平,免误战机”,这一电文发出的背景可能是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备战日寇 D.“围剿”红军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者指出:南昌起义作为中国共产党人武装斗争的开始,还存在着认识与实践上的不足,由于没有解决好这些问题,南昌起义虽然成功了,但在国民党军的反扑之下,胜利果实并没有保存多久。这里的“不足”应指

A.缺乏建立根据地进行长期斗争的思想
B.右倾思想一直在党内占据主导地位
C.没有创建革命军队和掌握革命领导权
D.“左”倾思想严重影响领导者决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或动摇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三次高潮。这“三次高潮”一致的是
①革命对象 ②革命结果 ③指导思想 ④革命性质 ⑤革命任务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 D.④⑤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下列史实发生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中共诞生        ②北伐战争     ③淞沪会战         ④渡江战役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③④② D.②①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学好历史。以下是反映中国近现代四个不同时期历史阶段特征的主题词,其中表述最符合1927-1937年的应该是(   )

A.国共对峙,走向抗战 B.开天辟地,渐趋成熟
C.五四风雷,抗日烽火 D.星星之火,力挽狂澜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当年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 )

A.北伐战争失败 B.日军大规模侵华
C.西部急需开辟革命根据地 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蒋介石曾称赞“太平天国之历史,为十九世纪在东方第一光荣之历史。”但是,1930年后则对太平天国运动进行了全面的否定和批判。导致这种转变的原因应该是

A.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 B.中共领导的土地革命蓬勃发展
C.抗日战争的爆发 D.新中国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肯定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民国十九年,国民政府颁布特令,宣布“自1月1日起,凡侨居中国之外国人民,现时享有领事裁判权者,应一律遵守中国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依法颁布之法令规章。”该段文告颁布于

A.五四运动期间 B.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
C.北伐战争结束后 D.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后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   )

A.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B.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
C.重视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的结合 D.认为农民阶级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导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多民族政权的并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