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中共“二大”在宣言中指出“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中的最大要素。农民因为土地缺乏、人口稠密、天灾流行、战争和土匪的扰乱、军阀的额外征税和剥削、外国商品的压迫、生活程度的增高等原因,以至日趋穷困和痛苦。”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A.以发动农民运动作为党的中心工作
B.提出了由国民革命转向土地革命的方针
C.认识到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重要地位
D.决定建立革命根据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由中央电视台组织的“红色之旅”正在行进中。他们从江西出发,途经贵州遵义等地,最终将到达陕北。这一活动是为了纪念( )

A.武昌起义 B.红军长征
C.百团大战 D.延安保卫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毛泽东同志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同时还是文学家、艺术家。下列诗句中含有其“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是(  )。

A.“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B.“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C.“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 分田分地真忙。”
D.“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最早革命的主体力量是海外的留学生群体,还有一部分海外华侨和会党,与当时中国的普通民众没有太大的关系,更谈不上“主义”深入底层老百姓的问题。中国革命最终还是从“精英革命”
转向了开始重视深入民众的“平民革命”,开始指的是(    )

A.国民革命运动 B.南昌起义 C.井冈山革命道路开辟 D.抗日战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蒋介石在国民党南京市党部党员大会上,要求全国人民“此刻必须上下一致,先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平对野蛮,忍痛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断。”其发言针对的是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皖南事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79年前,当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处于生死攸关的历史时刻,在中国的大西北先后发生了两件几乎堪称扭转时局的政治事件。下列诗句与这两件事件有关的是
①铁流两万五千里,各路劲旅大会师  ②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③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④谁人不知张少帅,千古功臣一代骄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     )

A.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B.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
C.重视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的结合
D.认为农民阶级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导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下列事件的革命模式与此思想相悖的是(    )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朱德在民主革命时期曾作诗一首:“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左右偏差能纠正,天空无限任飞扬。”该诗反映的历史情形出现于(   )

A.北伐时期 B.长征时期
C.全面抗战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著名历史学家胡绳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一书中说:“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成熟”的表现是
①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②对中国革命道路进行了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成功探索
③摆脱共产国际“左”倾错误的干扰
④根据国内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正确处理国共两党关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20年代农会会员数的变化反映了农民运动的状况。导致表1所示变化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

     省份
农会会员数
时间
广东
广西
湖南
湖北
江西
山东
直隶
河南
1926年6月
647,766
8144
38,150
4120
1153
284
1342
270,000
1927年6月
700,000
8144
4,517,140
2,502,600
382,617
284
360
245,500

A.南昌起义 
B.北伐战争
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D.《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发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西北小山村的土坯墙上,写着醒目的黑字标语:“打倒喝我们血的军阀!”“打倒把中国出卖给日本的汉奸!”“欢迎一切抗日军队结成统一战线!”“中国红军万岁!”这一历史场景最早出现在(   )

A.九一八事变前后 B.一•二八事变以前
C.西安事变前后 D.八一三事变以后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央诸要人于真相未全明了之前,遽于数小时内决定张学良之处罚,……然余个人实不敢苟同,因此立下决心愿全力以求不流血的和平与迅速之解决”。据此判断,该材料应出自(  )

A.张学良《东北易帜回忆录》
B.张学良《西安事变回忆录》
C.蒋介石《1936年日记》
D.宋美龄《西安事变回忆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蒋介石在国民党南京市党部党员大会上,要求全国人民“此刻必须上下一致,先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平对野蛮,忍痛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断。”其发言针对的是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皖南事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25年,苏联建立了为中国革命培养干部的莫斯科中山大学。1928年9月,苏联将莫斯科中山大学与莫斯科东方大学中国部合并,改名为“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苏联更改校名是基于中国(   )

A.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B.北洋军阀统治基本被推翻
C.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多民族政权的并立试题